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熬了114年,保溫杯終於紅了

熬了114年,保溫杯終於紅了

作者: 馬越

前幾周還沉浸在由一個保溫杯引發的網路集體「中年危機」中的人們,大概怎麼也不會想到,在9月2號的黑豹樂隊北京30周年演唱會上,一群年輕人拿著保溫杯為偶像打call。

黑豹樂隊30周年演唱會外場

當然,這是一次商業合作。在演唱會的前三天,擁有授權業務的阿里宣布,虎牌以冠名的方式贊助這場演唱會。

促成這次合作的,是在社交網路上意外火爆的「保溫杯」話題。一位攝影師對搖滾樂手保溫杯的無意吐槽,在網友的熱烈討論和媒體的跟進之下,成了一場輿論狂歡,一時間,中年人的三大標誌變成了保溫杯、熱水和枸杞。

保溫杯和搖滾之間的劇烈反差

趙明義的保溫杯

不過,微妙的是,一場關於中年危機的討論卻讓這個淡出江湖多年的黑豹樂隊和無人問津的保溫杯品牌重新回到了年輕人的話語體系里。阿里大文娛負責人周桓甚至表示,根據大麥網上的售票數據,「保溫杯事件」讓更多30歲甚至25歲以下的年輕人走進演唱會現場,成為購票主體。

虎牌冠名黑豹樂隊演唱會

虎牌X黑豹眾籌保溫杯

而保溫杯這個低調老氣的物品,經過畫風幾次反轉和品牌的借勢營銷,迅速成為了一代網紅。保溫杯到底代表著中年,還是年輕文化,似乎答案也變得模糊起來。

而中國許多網友們不知道的是,在摸不透時尚潮流中,在國外保溫杯其實已經悄然逆襲成為一個漂亮的網紅。在時尚達人必備的Instagram里,時常就能看到保溫杯的身影。在那些被精心拍攝的圖片中,「網紅杯」要麼是被明星拿在手裡假裝街拍,要麼是被仔細地擺放拍攝,告訴你保溫杯可以有許多使用場景,比如野餐、健身、戶外旅行等等,凸顯出一種精緻生活的藝術感。

的確,這個誕生了一百多年的物品,經歷了全球各國時代和文化的變遷,其實有相當多的故事可以講。在營銷策劃的包裝下,保溫杯也有了新的可能性。

低調的保溫杯明明有很酷的歷史

和許多時髦的單品一樣,保溫杯也有著很酷很「硬漢」的起源。

保溫杯之所以可以保溫,原理就在於它有兩層結構,中間是高真空狀態,就像是宇宙的空間一樣,阻擋了對流和散熱。另外瓶內增加的鏡面功能,也能有效阻絕因為輻射產生的熱量散失,從而讓杯中的液體保持一定的溫度。

不過這種雙層真空的容器,起初並不是用來喝熱水的,而是用來保存低溫氣體。1892年,蘇格蘭物理學家、化學家James Dewar為了進行液化氣體的研究工作,發明了全世界第一支雙層真空玻璃瓶,並且在兩層內部上塗滿水銀。

真正讓這種發明走進生活的是德國人Reinhold Burger。1903年,他獲得了保溫瓶的專利,並且制定了把它投入市場的計劃。於是在1904年,他給保溫瓶挑選了一個獨特的名字——THERMOS,源自希臘語,意為「熱量、保溫」,並且在慕尼黑建立了第一家工廠,而這正是如今我們熟悉的保溫杯品牌「膳魔師」。

THERMOS膳魔師保溫杯的歷史廣告

古老的保溫杯

在隨後的幾年,美國、加拿大、英國分別得到了Reinhold Burger的特許使用權建立了分公司。1911年之後,膳魔師開始了機械化製造,並且通過廣告營銷活動,讓保溫瓶這種產品在市場上形成了爆發性的需求。在二戰期間,它還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和餐具組合一起成為了軍需用品。

1989年,日本酸素集團花了300億日元,買下全球各地的膳魔師,而這也正是為什麼如今你會覺得膳魔師是個日系品牌。在1980年代,日本開始改進保溫杯的技術,比如使用更輕薄的不鏽鋼材料,讓它耐用堅固的同時更容易攜帶。

如今的膳魔師保溫杯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選購保溫杯主要在於它的功能性:保溫、保冷、外帶方便。蓋子的設計,往往就是整個保溫杯的附加功能所在,比如隔熱更強的雙層蓋、帶茶漏的、帶手柄的、專門吸引小朋友的吸管蓋等等,而外帶是否輕便、是否漏水、開車時單手操作是否便捷、是否方便拆卸清洗,都是人們購買時候考慮的因素。

有了保溫杯,可以隨時喝到一杯熱咖啡、熱茶或是冰水。看起來,它的確是讓人們過上了更精緻的生活。

它為什麼淪為了中老年標誌

然而在中國,可以說是一場製造業的審美災難,和我們的父輩們對於「熱水」文化的迷信,毀掉了保溫杯的形象。

前段時間爆發的中年危機語境里,保溫杯常常和幾個場景相聯繫:熱衷養生的中年人、茶葉、枸杞、手串,和微微挺起的肚腩,「老幹部」的畫面感非常強烈。

從小到大,你一定對「多喝熱水」這句話十分熟悉,除了受中醫養生的傳統文化影響外,在大象公會一篇文章里,這種獨特的熱水文化和保溫杯的興起還有另外一種解釋——1950年代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大院生活,和全國性的愛國衛生運動,把群眾性衛生宣教活動發展到頂峰,自此,「喝開水」作為一條政治口號,遍布全國各地。後來隨著集體鍋爐房的消失,更加私人化的保溫杯取代了暖水瓶,但不變的還是老一輩對於熱水的信仰。

國內保溫杯的大規模生產,開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從日本引進了這項技術後,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不鏽鋼保溫杯的主要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也是不鏽鋼保溫杯消費水平最高的市場。

雖然產量很大,但你很難叫出一個響亮的國產保溫杯品牌。在大多數人眼中,國產保溫杯便宜、性價比高,丟了也不是太心疼,因為它長期就是一個十分低調的存在,而保溫杯也常常成為印著各種醜陋字體的活動紀念品。

保溫杯紀念品

其實就連主要面向高端市場的日系品牌象印、虎牌和膳魔師,雖然注重產品的質量和研發,但更多強調的還是功能和實用性,很長時間以來在營銷上也不是很積極。從趙明義手中保溫杯那個黑色、顏值平平的樸實模樣,你也可以看得出來,虎牌之前對於成為網紅,並沒有提前做好準備。

社交網路塑造的時尚潮流感,讓保溫杯有了新的商機

然而在社交網路重塑一切的時代,事情開始發生變化了。

就像網路可以把保溫杯打上「中年」的標記,也同樣可以把它塑造成代表時尚感的生活方式。在健康精緻生活被追捧的今天,保溫杯又找到了新的價值。

不同於傳統的日系品牌,一些誕生於美國的保溫杯品牌一開始就把目光瞄準了那些喜歡潮流的年輕人。

如果說一百多年來保溫杯發生了什麼最重大的變化,大概就是變得更加好看、好看、好看。

對於時下的年輕人來說,比起實用性,他們更在乎的還是杯子的顏值。一個例子是,你會發現日系品牌保溫杯蓋子多用塑料,這是為了防止燙嘴,這也讓它多少有點土氣;而對於美系品牌來說,為了體現出極致的美感,這點功能是可以犧牲掉的——通常採用全金屬杯身。

設計感成為了美系網紅品牌最強調的東西,比如曾經和星巴克合作、在社交網路上走紅的S』well,長得就像牛奶瓶或者保齡球瓶。

S』well和它的創始人Sara Kauss

為了做出一個讓年輕人願意買單的保溫杯,品牌創始人Sara Kauss找了很多設計師和製造商,最後和一家在紐約從事工業設計的公司進行合作。2010年,第一個S』well保溫杯誕生了。除了外形獨特,配色豐富也是它的一大特點,S』well已經推出超過100種不同顏色、圖案的水瓶,包括光面和啞光面的純色系列、金屬色系列、撞色系列、木頭/石頭表面肌理系列、動物花紋系列以及合作款。

S』well

另外一個靠網路火起來的品牌是美國的CORKCICLE,它顛覆了傳統的圓柱設計,兩邊削出平麵線條,更方便抓握,它在2016年還獲得設計紅點大獎。

CORKCICLE

而對於這些新興品牌來說,除了設計好看,包裝出一個好的品牌故事、用時尚化的方式在社交網路上營銷同樣關鍵。Sara Kauss推出S』well的初衷,希望設計一款好看的杯子來讓大家減少塑料瓶的使用。而CORKCICLE的最大賣點,是號稱可以放入冰塊、低溫保存葡萄酒。

網紅保溫杯的市場策略,是把它當做一件可以重複購買的消費品。很大程度上來說,這顛覆了日系傳統保溫杯品牌想要憑藉過硬的質量讓你使用很久的邏輯。就像服裝行業一樣,S』well也會推出春秋兩季的新品新色,希望你像買新衣服一樣收藏。

S』well

雖然在國內你還很難發現有這樣注重時尚感的品牌,不過經歷了這場和搖滾的碰撞,在許多人心裡,或許保溫杯也會搖身變成一個弄潮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ingwest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三星 S9 或許也會是一款帶「劉海」的全面屏手機
蘋果發布全新 Beats Studio 3 無線耳機
小米的第一款 Android One 手機在印度發布
光線傳媒近10億增持貓眼文化,後者估值達90億元

TAG:pingwest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