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小朝廷面臨生死存亡,文武大臣還在內鬥,這究竟是誰的錯?

小朝廷面臨生死存亡,文武大臣還在內鬥,這究竟是誰的錯?

明末清初福建海盜鄭芝龍絕對是個傳奇人物,亦商亦盜,從洋商翻譯再到海賊之王,最後受招安,成為大明官員。這一路逆襲漂白實在厲害,當然最後投降清軍,慘遭殺害,也令人唏噓,還好有個兒子鄭成功,建立明鄭台灣政權,被後人成為開台聖王。

甲申國變,崇禎殉國,清軍入關,北京城的主人換的太快,李自成的龍椅沒坐熱,吳三桂就領著多爾袞殺進來了。但是,大明東南半壁江山還在,南都應天府還有一套中央政府,倘若崇禎早點南遷,東晉、南宋的模式不是不可以複製。即便崇禎死了,南方偏安也不是不可能。

小朝廷面臨生死存亡,文武大臣還在內鬥,這究竟是誰的錯?

影視劇中的崇禎

無奈的是,福王弘光政權堅持不到一年就完了。這個時候,遠支的唐王朱聿鍵就登上了歷史舞台。這位唐王是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 唐王朱桱的八世孫,在明季亂世中,這位王爺不是一個很安分的人。崇禎九年(1636)八月,居然不顧從成祖時代開始定的「藩王不掌兵」的祖制,招兵買馬,從藩地南陽率軍一千多人,說是要北上勤王。當時確實北京有情況,清朝英親王阿濟格正在進攻北直隸,連克寶坻,直逼北京,京師戒嚴。

朱聿鍵太過憂國,或許也是參與權力的慾望太強烈,因此被崇禎皇帝關進了鳳陽宗人府的監獄。直到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為弘光帝的時候,朱聿鍵才被放出來,恢復了王爵。弘光政權覆滅之後,朱聿鍵在福州稱帝,其背後支持者就是東南海賊王鄭芝龍。鄭芝龍、鄭鴻逵兄弟是唐王稱帝的主要支持力量。

小朝廷面臨生死存亡,文武大臣還在內鬥,這究竟是誰的錯?

南明版圖

唐王入閩,首先借住在鄭芝龍家中,然後才搬入福建布政司,二者關係非常密切。唐王變成隆武皇帝之後,立馬給鄭氏一家封官許願。鄭氏一門盡得高官厚爵,鄭氏部將也多得高官。隆武帝其實是個光頭皇帝,沒錢沒人沒槍,只能依靠金主加保鏢的鄭芝龍。後來,給鄭芝龍的兒子鄭森賜予國姓,改名成功,又說沒女兒,否則就定為駙馬之類,無外乎是為了籠絡鄭氏家族。

鄭芝龍的原生家庭是福建地方的小吏,自己又干過海盜,所以雖然一下子位極人臣,還是有很多福建本地的士大夫看不起他,「芝龍初以海寇受撫,雖惡五等爵,與地方有司小相統屬,閩士大夫輒呼之為『賊』,絕小與通。」其實,這些讀書人也真是迂腐,朝廷都是人家幫著立起來的,你有什麼資格看不起他?朝中官員的俸祿也都是鄭氏海上集團掙來的,人家養著朝廷呢!

小朝廷面臨生死存亡,文武大臣還在內鬥,這究竟是誰的錯?

電視劇里的鄭芝龍

鄭芝龍在迎接唐王朱聿鍵之前,職位是總兵,但被冊封為南安伯,爵位是高於一般的大臣。隆武入閩後,更封其為平虜侯。就爵位而言,他是眾大臣之首。

隆武朝建立之後,上朝的時候,以鄭芝龍為首的武將是站在東邊,後面都是鄭氏集團的這些武人。在隆武朝廷,鄭芝龍站在東班之首,這是當時實力的體現。西邊站的是文官,以戶部侍郎何楷為首。

小朝廷面臨生死存亡,文武大臣還在內鬥,這究竟是誰的錯?

《台灣外記》

但是,後來文官集團的首領黃道周到福州之後,情況又發生了變化。黃道周是名人,早年與東林黨人關係密切,也屬於有影響的知識分子。黃道周 在隆武朝廷,任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是首輔大臣。按照明朝的制度,文東武西是一貫的制度。

毫無疑問,當時的文臣對鄭芝龍站東班之首是有意見的。黃道周入閩後,他們很想憑著黃道周的地位與影響,將鄭芝龍拉下馬。

小朝廷面臨生死存亡,文武大臣還在內鬥,這究竟是誰的錯?

黃道周

一本叫《台灣外志》的書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文武入朝會議戰守策,鄭芝龍首站東班。戶部侍郎何楷說:「文東武西,太祖定製。今鄭芝龍妄自尊大,······實目無陛下」。

鄭芝龍也不是沒讀過書的人,回答道:「文東武西,雖古今來之定製,然太祖已行之,徐達業站東首。」

何楷說:「徐達乃開國元勛,汝敢與達比乎?」

鄭芝龍見人家說他不能和開國名臣徐達比,就說:「以今日較之,我從福建統兵恢復,自至燕都,功亦不在徐達下。」

看來鄭芝龍是有志成為徐達那樣的名將名臣。哪裡想到,何楷絲毫不退讓,說等你光復北京,再站在東邊吧!

小朝廷面臨生死存亡,文武大臣還在內鬥,這究竟是誰的錯?

隆武帝

何楷和黃道周一樣都是福建漳州人,來自福建,深知鄭芝龍的底細,如今海盜的地位比他還高,他無法接受,便推出首輔黃道周與鄭芝龍爭位。黃道周與何楷都是明末著名的文臣,在海內都有一定威望,但他們共同的弱點是沽染明末黨爭的風氣,好意氣用事而小顧大局,從而引發小可收拾的文武之爭。

其實,鄭芝龍有志成為中興名臣,文官們更應該鼓勵他,與他一起努力,就像永曆朝的李定國一樣,流寇出身,照樣成為名臣。隆武朝的文官居然對鄭芝龍百般諷刺,這是士大夫骨子裡的酸腐在作祟,也是晚明黨爭的遺毒。

小朝廷面臨生死存亡,文武大臣還在內鬥,這究竟是誰的錯?

隆武帝和鄭成功

隆武帝在這件事上也站在文官這邊,做出了文臣站在東班的決定,鄭芝龍也因而隱退。其時鄭芝龍掌握軍權,他不出來,軍隊便無法出戰,朝廷中對黃道周的壓力增大,黃道周只好離開福州。

鄭芝龍復出後,掌握了朝廷大權,但也受到文臣們的攻擊,隆武朝的黨爭日益激化。

在許多事件上,鄭芝龍集團與文官們都在對著干。弘光朝的馬士英,被東林黨人說成奸臣,但人家抗清不含糊。弘光政權覆滅後,馬士英逃到福建,要入仙霞關,鄭芝龍答應,但文官們不答應,事情也沒成。

小朝廷面臨生死存亡,文武大臣還在內鬥,這究竟是誰的錯?

鄭鴻逵

文官們還在一些枝節問題上對鄭氏吹毛求疵,鄭芝龍的弟弟鄭鴻逵有次在大殿上打扇子,有點粗魯。這算不得什麼大事,但是何楷就上疏說鄭鴻逵無禮,藐視皇帝。隆武帝也斥責鄭鴻逵,還嘉獎何楷。鄭鴻連大怒,稱病不出。

隆武帝為了遷就鄭鴻逵,讓何楷辭職,想過一段時間,再召何楷回職。然而,何楷在回家的半路上,被強盜劫持,割去雙耳,從此無法復出做官。雙方鬧到這一地步,業已不可收拾,這樣的政權哪能不失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朱言論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傳奇的海盜,受招安當大官,手下還有黑人部隊
日本人很崇拜一個中國英雄,編了很多戲劇,把他說成日本人
中國最沒有存在感的省會,曾經出過一個梟雄,差點沒宋朝什麼事兒
中國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線城市,鄰居太強大,當地人的口音很奇怪
上海遠郊小鎮,曾是中國防禦日本的軍事要塞,如今是上海經濟窪地

TAG:朱言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