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這樣做,你只會離幸福越來越遠
智慧引領幸福
1
超越慾望才有幸福
叔本華說:人受慾望支配,慾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了就無聊,人生如同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他的結論是:根本就不存在幸福這回事。
如果只在慾望層面上找幸福,叔本華的話是對的。慾望意味著匱乏,而匱乏就是痛苦,慾望的滿足則意味著慾望的空白,而這就是無聊。比如肉體的慾望,食慾、性慾,不滿足是痛苦,滿足時頂多有短暫的快樂,然後便是無聊。又比如對金錢的慾望,錢少了是痛苦,錢多了,如果沒有更高的目標,就會無聊,然後要去賺更多的錢,但錢再多也填補不了內心的空虛,即使你富裕得成了一個金鐘擺,仍逃脫不了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的命運。
然而,超越慾望的層面,叔本華的說法就不成立了。精神性質的願望,其產生不是基於匱乏,而是基於內在的豐富,其滿足又會激起更強烈的願望,因此絕不存在痛苦和無聊的悖論,相反是快樂遞進的良性過程。比如說,你渴望知識,喜歡讀書,你會因此痛苦嗎?當然不會,這類願望本身就是令人快樂的。然後,你去滿足你的願望,你讀了一本好書,讀了許多好書,你會因此無聊嗎?當然也不會,你只會感到充實。
2
兩種不同的比較
只把物質的快樂視為幸福,只在物質的層面上和人比快樂,這樣的人必定永遠勞心勞力,無幸福可言。
為什麼不做另一種比較呢?凡是真正品嘗過精神的快樂的人,把它和物質的快樂做比較,一定都知道,它帶來的幸福感遠非後者可比。這樣的人是不屑於和人比物質的快樂的。
3
幸福包容人生的正負體驗
幸福是相對的,現實中的幸福是包容人生各種正負經歷的豐富的體驗。人生中必然遭遇挫折和痛苦,把它們視為純粹的壞事予以拒斥,乃是一種愚痴,只會使自己距幸福越來越遠。
4
智慧引領幸福
蘇格拉底提出過一個等式:智慧=美德=幸福。他的意思是,一個人倘若想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做人就一定會做得好,而這也就是幸福。反過來說,我們的確看到,許多人之所以生活得不幸福,正是因為沒有想明白人生的道理,在做人上出了問題。在此意義上,智慧是引領我們尋求幸福的明燈。
5
幸福的「器官」是心靈
如果我們要給幸福尋找一個「器官」,那隻能是心靈,而非肉體。肉體只有快感和痛感,是心靈在做幸福和不幸的判斷。正因為此,
心靈的取向和狀態對於幸福是重要的。
6
幸福來自有意義的關聯
意義即關聯,關聯有兩類。一類是我們的生活與有限的生命價值和精神價值的關聯,比如父母對子女的愛,出於精神動機從事的事業,皆屬此類。另一類是我們的生活與無限的生命價值和精神價值的關聯,這實際上就是指對人生的超驗意義的信仰。提供這種超驗意義的那個至高境界無法證實,但惟有假設它存在,與它保持關聯,才可使人生獲得真正充實的幸福。
現代人發瘋似的追求幸福,這種狂熱是一種病態,其病因在於關聯破裂,意義缺失,由此產生了人人痛心卻無力戰勝的內心空虛和外在冷漠。可是,人們往往找錯了原因,反而愈加急切地追求物質,尋找表面的快樂,試圖以之填滿意義的真空,結果徒勞。
朗讀者:高昂,網名go on,中華文化促進會朗讀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全民悅讀全國聯盟常務副秘書長,山西廣播電視台職業播音20餘年,專註於紀錄片解說。聽到他更多聲音,公眾號:全民悅讀太原閱讀會,ID:tyreader
薦讀
周國平:致孤獨的你
激情沒有了,愛情還能繼續存在嗎?
幽默的人更有生活的勇氣
這兩個因素決定了你命運的走向
找不到真對象,靈魂如何遷怒於假對象
七夕: 未經愛情的人不懂人生
說吧,和我好嗎?
周國平:我的嫉妒也有潔癖
周國平致女兒:興趣比職業偉大
回復以下關鍵詞,送你一篇周國平哲理美文
愛| 愛情| 善意| 感情
孩子| 父母| 父親| 女兒| 教育
命運| 位置| 快樂| 慾望| 妥協| 弱點
道路| 人生| 沉默| 真實| 覺醒| 尊嚴| 使命| 本質
智慧 | 年輕
|自白| 友誼 | 大自然| 雄心 | 謙和 | 懷疑
蘋果用戶讚賞專用二維碼


※每日吸貓一大口,真能活到九十九?
※與人交往,一定要以貌取人
※這就是我們愛他的原因
TAG:周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