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產婦都有一段心酸血淚史,3招教你做個幸福的准媽媽
昨天,小伴看到了一篇【孕婦想剖腹產被家屬拒後跳樓】的文章,心情太過沉重。目前因果不明,小伴先不急著站隊。
可無論是醫院堅持不肯剖宮產還是家屬要求一定要順產,一個臨盆的准媽媽忍著劇烈的陣痛、拖著大肚子下跪,最後選擇去死,尤其是帶上肚子里的孩子用如此慘烈的跳樓這種方式,得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小伴隨即採訪了幾位媽媽,發現媽媽們分娩的感受,被深深隱藏在新生的喜悅之下,不去問,你可能根本不會知道她們的故事:
1
我很瘦弱,懷孕五個月時提早宮縮先兆流產,半夜兩點去做完胎心監護後就再也沒被允許出產房。那是一家三甲醫院,產房中一共6張床,不允許任何家屬陪護,一切都是靠自己。有3個是待產陣痛中的准媽媽,有2個是和我一樣躺著保胎。
沒錯,就是那麼巧合!
3對3,生對死,
她們是希望寶寶儘快出生,而我們的寶寶一提前出世就會性命不保……
我待在產房一周,眼看著我的兩位戰友紛紛落敗,一個出血不停,最後沒保住,另一個7個月早產,嬰兒一出生就被救護車送去了兒科醫院。
嘈雜的環境和自己不停的宮縮,我根本睡不著覺。
看著這些產婦陣痛一到,就皺著眉,哼哼唧唧哭哭啼啼,痛到頭髮、衣衫濕透,痛到不想跟老公打電話......醫生很忙,護士很忙,一小時來檢查一次宮口開到幾指,其他時間叫得響了要被指責:「嘴巴哈氣!不要亂叫!叫到後面沒力氣生自己負責!」
隔壁床位是救護車送來的急診,由於破了水被要求只能平躺在床上。她一隻手吊著催產素,身上連著五六根監護線,連著心電監護儀,胎心監護儀。同樣沒人照顧,一切靠自己!上完廁所的便盆在床邊椅上放著,距離床頭柜上的飯菜不到半米,兩頓飯,溫溫的被端進來,原封不動的再端出去。不知道她是沒力氣吃,沒胃口吃還是想吃根本吃不了,哎……
每天我看著「世態炎涼」,等著被查房,躺著胡思亂想,盯著鹽水以淚洗面,發誓今後一定不要順產!!!
也許這些媽媽們一時的痛苦會被最後新生命降生的喜悅衝散,但對當時的我來說衝擊太大,我完全不能接受!好在最後我寶寶足月因為羊水少剖腹產出生,感謝老天聽到了我發自內心的祈求……
2
我從懷孕就堅持要順產的,都說產道的擠壓對寶寶好,順產恢復得也快,還能拼個二胎,一切都計劃得十分完美。我每天散步運動,有助於順產的拉梅茲呼吸法是需要產婦自己付費學習的,我當然認真學習並和老公一起做配合訓練。
剛開始陣痛其實都挺順利的,我強迫自己鎮定的呼吸,跟著節奏,努力做到不慌不亂。但我整整痛了22個小時仍然沒有結果,在醫生護士的交談中,我聽到了個從來沒聽說過的詞「胎頭高浮」,這是我和老公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努力了將近一天,我已經方寸大亂,醫生們時不時跑出去跟我老公談話,沒有人給我一個完整的解釋,我們沒有商量過任何意外的對策,我著急的給家人打電話,他們也支支吾吾勸我再努力一下。
我詢問醫生是不是需要轉剖腹產,又說我剛吃過了午飯,起碼要等上六個小時……真的福大命大,最後我拼了命,助產士上了產鉗才把我女兒拉了出來,羊水三度,吸入性肺炎,在新生兒監護室住了一個多月才回到我的懷抱。
這期間我不知道哭完了多少包紙巾,現在想起來我依然很氣憤!!
3
我家人都說我嬌氣,選擇生產醫院的時候吧,我們考察了很久。最後選了一家婦幼保健院,定了水中分娩,可最後由於妊娠糖尿病不達標,只能退而求其次,預約了導樂和家屬陪護。
生娃那天是大年初一,我正吃著餃子突然感到一陣暖流,我破水了!慌亂中來到醫院,入住了單人間導樂產房,痛歸痛,有老公陪著感覺還不錯!我真的很感謝老公在我很痛的時候給我安慰,任憑我拳打腳踢惡語相向,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導樂老師也很棒,絲毫沒有因為大過年的而有一絲不耐煩,她一直鼓勵我做得對,教我呼吸,還給了我個大大的瑜伽球,叫老公幫我放鬆按摩。最後的那幾次陣痛我感覺快要升天了,把產床的腳蹬都踢飛了,還好最後一切順利,寶寶很健康,
我除了左眼球爆了一些微血管外沒啥大礙,可老公的兩個胳膊都青一塊紫一塊的……哈哈,我平時沒發現我的暴力值還挺高的!
小伴發現每個媽媽在生孩子時都有這麼一兩段血淚史,再問問挺著孕肚的准媽媽,要生孩子了你什麼感覺?
我都要緊張死了……
我會不會死……
我怕痛……
我怕孩子不健康……
恐懼和害怕來源於未知。
產婦太多,醫務工作人員太少,產婦學校又沒有被很好的重視。准媽媽們不知道會發生些什麼?不知道痛能怎麼辦?不知道有哪些選擇,也不知道誰能給予支持。
美國一項調查研究發現,產婦對自己分娩經歷滿意度打的最高分,並不是生這個孩子有多順利,而是她在產程中所受到照護的多少。
這種照護可以來自醫務人員、家人、導樂或者助產士。哪怕在產程中,沒有任何藥物減痛措施的情況下,幾下按摩,輕輕安撫,默默陪伴等等都是可以緩解產婦身心不適的有效方法。
GIF/1K
如果你正在找男朋友或者還沒結婚,小伴可要多啰嗦幾句了,年輕的姑娘們~~抓住機會,趕緊睜大眼睛,找個好男人啊!
別忘了,你認為的好男人,他背後的家庭也很重要哦!真真不要等到躺在產床上才頓覺嫁錯了人。
如果你正準備懷孕或者已經懷孕,小伴也想和你分享一些錦囊妙計:
1.和家人做好溝通
提前把自己的想法和家人談清楚,
如果…萬一…我希望…
也能提醒他們及時安撫你抑鬱的小情緒。
其實順產有順產的風險,無痛分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至於剖宮產的併發症大家就更清楚了。可見任何分娩方式都不是100%絕對安全有益的,用不著一味堅持自己最初選擇的分娩方式,在產程的當下做出對你最適合的決定,就是最好的決定。
媽媽的平安、寶寶的健康,
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
難道不是嗎?
2.做攻略,找家適合自己的醫院,別忘了和醫生聊聊
旅遊做攻略是為了玩到盡興,為生孩子做攻略可是能決定自己的分娩體驗哦!
選擇哪家醫院生孩子可是你的權利,考量經濟實力、路途遠近,上母嬰論壇逛逛,了解一下醫院婦產科的特色,諮詢一下產科醫生,你自己希望的生產方式能不能實現?
有時候,溝通真的可以解決不少問題,這次採訪,小伴就驚訝地發現一位身為母乳餵養指導的媽媽通過和醫生的磨合溝通,為寶寶額外爭取到了2小時的時間,讓自己剖宮產的寶寶在手術台上靠自己完成了早吸吮呢!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吧?
經過努力,她真的做到了!
3.主動學習,強大自己的內心
正所謂恐懼來源於未知,比起疼痛,致命的是未知的絕望,主動學習,為脆弱的內心多穿幾件盔甲。
其實,從小蝌蚪遇到真命天女那一刻開始,你體內的激素就開始蠢蠢欲動啦!莫名的哭泣、無名的怒火、沒原由的抑鬱都是很正常的。
整個孕期,
總會有大大小小的煩心事兒:
B超還沒見到胚芽啦…
一直見紅啦…
唐篩不正常啦…
血糖超標啦…
尿檢不合格啦…
胎監不動啦…
寶寶動的太頻繁啦……
生不出來啦……
我們無法預知意外,也無法阻止意外,能做到的就是盡自己努力或者尋求他人的幫助去改善、去解決。
就比如你很怕痛,首先要告訴自己,生孩子當然90%都會痛,但我們可以查查資料,看看哪些方法能緩解疼痛,。了解各種可以用於分娩減痛的非藥物性方法,比如呼吸法、按摩法、自由體位等等。
或者找小伴聊聊你想知道些什麼,像什麼是拉美茲呼吸法啦?什麼是無痛分娩啦?只要你告訴小伴這是准媽媽想知道的,小伴一定儘快提上編輯日程,快來留言吧!
如果你覺得有幫助,
動動手指點個贊,轉發朋友圈吧!


※老人尿失禁?別急著去買成人紙尿褲!
※你拉的每一條便便,都有自己的個性!
TAG:心照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