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刺客系列:漢朝大噴子的隕落

刺客系列:漢朝大噴子的隕落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史料摘譯——

原文:

刺者至關中,問袁盎,諸君譽之皆不容口。乃見袁盎曰:「臣受梁王金來刺君,君長者,不忍刺君。然後刺君者十餘曹,備之!」袁盎心不樂,家又多怪,乃之棓生所問占。還,梁刺客後曹輩果遮刺殺盎安陵郭門外。——《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譯文:

刺客來到關中,打聽袁盎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眾人都讚不絕口。刺客便去見袁盎說:「我接受了梁王的金錢來刺殺你,您是個厚道人,我不忍心刺殺您。但以後還會有十多批人來刺殺您,希望您好好防備一下!」袁盎心中很不愉快,家裡又接二連三地發生了許多怪事,便到棓生那裡去占卜問吉凶。回家的時候,隨後派來的梁國刺客果然在安陵城門外殺死了袁盎。

袁盎是一個毀譽參半的人物。

洪邁說他是「真小人」,蔡東藩說他「假公濟私」,易中天說他「無雙國士」,司馬遷說他「好聲矜賢,竟以名敗」。

大嘴的看法是:袁盎就是一個披著噴子外衣的投機分子。

一般認為,袁盎有著比較濃厚的儒家思想,強調等級名分、按「禮」行事,不能有僭越行為。

但大家是不是知道,袁盎本人卻是一個強盜的兒子。

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臆測:正是因為袁盎的發達,才使他強調等級名分,希望把這種階層固化,如果他依然還是一個強盜,他還會不會有這樣的論調呢?

袁盎並不是一個學問大家,更不是什麼儒學巨擘,司馬遷說的很清楚,袁盎「雖不好學,亦善傅會」,所以說,袁盎的知識儲備並不豐厚,只是在理論聯繫實際方面做得比較出色罷了。

也正因為袁盎的出身不好,學問有限,才導致他發展成一個投機分子,至於說敢於直言的噴子形象,不過是博取名聲的手段而已。

袁盎的投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他早期投靠的是呂家的勢力,做過呂后侄子呂祿的家臣。很顯然,這是一筆失敗的投資。不過,由於袁盎並沒有得到重用,所以牽涉不深,呂氏倒台,袁盎受到的負面影響並不大。

在漢文帝當政時期,袁盎在哥哥的推薦下,做了一個小官。

或許是因為第一次投機失敗的積澱,袁盎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投資眼光。

袁盎很快通過兩件事情,確立了自己剛正、有眼光的正面形象。

一件事情是對待誅滅呂氏有功的丞相周勃。

當周勃得意的時候,他故意潑冷水,而周勃失意的時候,他又仗義執言,很好地把握了用力的方向和時機。

另一件事情就是預言淮南王劉長的命運。

淮南王劉長很是跋扈,袁盎建議漢文帝壓制一下,漢文帝沒有聽從。當劉長因為一起謀反案受到牽連、發配四川的時候,袁盎又對著皇帝大膽預言,劉長過剛易折,很可能會死在路上,結果不幸言中。緊接著,袁盎又拿出解決方案,幫助漢文帝把責任撇清。

一時間,袁盎名聲大震。

因為學識的限制,袁盎得以發揮的領域並不是太多,為了保持自己的輿論熱度,袁盎開始塑造自己噴子的形象。

袁盎選擇的第一個目標是太監趙談。

趙談和漢文帝的關係很親密,他仗著自己受寵,不把袁盎放在眼裡,還時不時在皇帝面前說袁盎的壞話。

袁盎很乾脆地狠狠回擊,大庭廣眾之下羞辱了趙談。

一次,趙談和漢文帝同坐一輛馬車出行,袁盎當街跪攔馬車。說:「皇上,我聽說能和您一起坐在乘輿上的人,都是英雄豪傑啊,如今大漢雖然缺乏英雄豪傑,可是陛下現在怎麼和一個太監坐在一起呢?」

趙談灰溜溜地下車,顏面盡失。

袁盎選擇的第二個目標是寵妃慎夫人。

慎夫人只是一個妃子,因為受寵的關係,有時候在一些細節方面不太注意上下尊卑,皇帝皇后也沒太在意,袁盎又跳了出來。

一次,漢文帝到上林苑遊玩,竇皇后、慎夫人跟從。等到就坐的時候,袁盎就座位問題突然發難,搞得大家不歡而散。

袁盎時候解釋說:「如今陛下已立皇后,慎夫人只不過是個寵妾,妾怎麼能和主同席而坐呢!這是失卻尊卑啊。如果尊卑不分,名為寵愛,實則害了她,陛下難道不知道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的事嗎?」

慎夫人受了委屈,還不得不捏著鼻子賞賜袁盎。

這就是著名的「衽席無辯」的故事。

任何一個人都不希望自己的身邊有一個像袁盎這樣的人拿著放大鏡觀察自己,還時不時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放放厥詞。

於是,袁盎被皇帝疏遠,調往外地,遠離中央,雖然有些成績,但和以前的聲名赫赫不能同日而語了。

就在袁盎無奈告老還鄉的時候,袁盎又利用自己的利嘴,以貌似中正的話語打動了時任丞相申屠嘉,搭上了申屠嘉的船。

但是,好景不長,力主削藩的晁錯得到新皇帝漢景帝的重用,翻出了袁盎當年在吳國擔任國相時收受財物的舊賬。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袁盎被一擼到底,成了老百姓。

眼看著這輩子就這麼過去了,異變陡生,吳楚七國叛亂爆發,袁盎的死對頭晁錯一下子成了眾矢之的。

袁盎通過竇太后侄子竇嬰的關係,單獨面見漢景帝。

一番伶牙俐齒的蠱惑之後,晁錯被殺。

晁錯死了,袁盎被封為太常,達到了政治生涯的頂峰。

其實,不管是晁錯還是袁盎,都有削藩的打算,兩個人只是在具體操作手法上有分歧而已。

但袁盎並沒有為了共同的目標出謀劃策,反而落井下石,建議漢景帝把晁錯拋出來當替罪羊。

這件事也是後世評論袁盎「假公濟私」的主要罪證。

或許是漢景帝咂摸出幾分味道,也或許袁盎的確沒有太大的才能,七國之亂平定之後,袁盎賦閑在家。

出於對老臣子的尊重,漢景帝時常找他顧問一番。

但是,袁盎還是因為自己的噴子本色招來了橫禍。

當時,執拗的竇太后希望自己的兒子漢景帝將來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另一個兒子梁王劉武,面對母親的要求,孝順的漢景帝儘管不怎麼願意,也不好意思當面拒絕。

漢景帝把風聲透給大臣們,不少大臣炸了鍋,紛紛出言反對,又不是沒有兒子,為什麼還要「兄終弟及」?這其中,袁盎的存在感最為強烈。

劉武很生氣,和手下的謀士們商量下來,決定用刺殺解決問題,派出一大批刺客對付反對「兄終弟及」的大臣們。

說實話,如果梁王此時裝出一付小受受的樣子,當面鑼對面鼓地逼漢景帝表態,漢景帝還真難辦,但一出殺手,他僅有的一絲繼承大寶的機會也沒有了。

第一個刺客接受了任務,來到了首都。

這個刺客是一個有思想的刺客,並沒有不分青紅皂白地執行任務然後收錢走人,而是從各種渠道打聽袁盎的為人。

沒想到,大家眾口一詞地對袁盎大加讚譽,這位刺客仿效春秋時期鉏麑刺趙盾的故事,不但放棄了刺殺任務,還找到袁盎,提醒他之後還有刺客,要小心防備。

袁盎很不痛快,但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就在他出門找人算命回家的路上,第二波刺客在城門外毫無懸念地幹掉了這個漢朝有名的大噴子。

袁盎的遭遇說明了一個道理——

不管是真心傾訴,還是政治投機,一個人總是要為自己說過的話負上責任的。不管是平步青雲,還是飛來橫禍,都要有坦然接受的心理準備,因為這些話都是從自己的嘴裡說出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嘴讀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倒霉的牆頭草 老婆被搶走 還生了個皇帝(八卦史記122)
八卦史記68:這對姐弟好運氣
太監系列:明朝版東方朔
他是一根倒霉的牆頭草,老婆被人搶走,還生了個皇帝

TAG:大嘴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