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流口水、打鼾……5個睡眠現象提示身體不健康,別再忽視了
不管是小孩還是大人,睡覺時不一定都能「安安穩穩」,很多人都會出現說夢話、磨牙、打呼嚕、流口水等情況,有時身體還會突然抖一下,這些看似平常的現象,其實可能是透露身體疾病的信號,您可千萬別小看了這些「小動作」哦。
流口水睡姿不當易引發
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情況,有時一覺醒來,發現臉上糊了口水。是不是覺得噁心尷尬,還疑惑:為啥睡覺會流口水,並沒有夢到什麼美味的食物啊?!
睡覺流口水多見於小孩子,若成年人常流口水,可能是以下原因:牙齒畸形,側睡、趴睡等體位。不過,也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號,如脾胃虛弱、神經官能症、口腔疾病、炎症、鼻塞等,這就需要找出原因及時治療了。
對策
1、找出原因。睡覺時流口水,需要先找出原因,看看是不是常見的非疾病因素,如果不是,建議到正規醫院去檢查,針對流口水的原發疾病予以治療。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首先要注意口腔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習慣。睡前不要吃過多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不要劇烈運動或過度用腦。此外,還可以嘗試調整睡姿,以平躺或半側卧為宜。
3、調理好脾虛。可以嘗試吃些有健脾功能的中藥或食物,如山藥、蓮子、紅棗等。
打呼嚕不能一概當「鼾症」
很多人認為,睡著就打呼嚕的人一定睡得挺好,鼾聲響亮,睡得更香。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人為什麼會打鼾呢?因為呼吸不暢。一般來說,睡覺時打鼾主要有這幾點原因:仰卧、肥胖、勞累。偶爾打呼嚕多屬於上述原因,但是如果常年打呼嚕,而且聲音忽高忽低甚至有時突然悄無聲息,就要排除是否是呼吸系統某些部分發生病變、呼吸睡眠暫停綜合症等疾病了。
對策
1、對症治療。如果是由於個人習慣造成的打鼾,患者可以通過自我治療來避免打鼾,但是如果是由其他疾病造成的打鼾,患者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否則後果更加嚴重。
2、調整睡覺姿勢。建議睡覺時採取側卧位,保證睡覺時呼吸順暢。
3、減肥減壓。肥胖的就加強鍛煉,減輕體重,少吃脂肪含量過高的食物;壓力大的就想辦法減壓,聽聽輕音樂、去散散心等都行。
說夢話多是壓力惹下的禍
很多人都偶爾會有說夢話的經歷,一般沒什麼大問題。但是如果說夢話次數過多,可能是神經衰弱的表現,神經衰弱的發生主要與長期高壓力的生活有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想。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引起做噩夢的原因通常是由於陰虛火旺,所謂陰虛指的是腎陰虛,火旺是心火旺。
對策
1、放鬆自我。注意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平時最好適當調整生活節奏,緩解心理壓力,補充營養,適當出去旅遊或長距離散步,能有效防治神經衰弱。
2、補腎陰。腎陰不足,可以長期服用杞菊地黃丸來補補。另外,還要清淡飲食,少吃辛辣上火的食物,多吃百合、蓮子等化火食品。
磨牙偶爾發生不礙事
有人一睡覺就咯吱咯吱地磨牙,像牙齒使勁咬東西,醒來卻全然不知。磨牙多與壓力大、緊張、抑鬱、疲勞、飲食不節等掛鉤。另外,夢中常磨牙,還與寄生蟲引起的胃腸功能紊亂有關,如肚子里長蛔蟲的孩子會因某些刺激引起磨牙。
如果磨牙只是偶爾發生,基本不礙事。但若是長時間持續,可導致牙周受損,就要及早找醫生查明原因對症治療。
對策
1、舒緩壓力。若是因壓力引起的,可以通過運動、深呼吸或做瑜伽來放鬆身心。
2、調整飲食結構。均衡飲食,多吃蔬果,補充維生素。
3、打蟲。如果是因為有蟲,要進行驅蟲治療,主要是小孩子會有這種情況。
如果經過一個月的自我治療仍沒有改善,可以請牙醫配以咬合板或護牙套以防牙齒受損。
身體突然抖了一下孩子多屬生理現象,成人可能是緊張或缺鈣
有人說睡覺時突然抖一下是因為正在長個兒,有人說缺鈣,也有人說是神經系統向你發送了一條彈窗抖動......恐怖的是,還有人說是因為人陷入睡眠時很久沒有活動,神經系統想試試死了沒有......
那這些說法到底對不對呢?不全對!
關於這種現象,專家的解釋是:臨睡肌抽躍症。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表現,一般不會影響睡眠,翻個身,繼續睡就好。但若成人睡夢中常出現這種現象,多是過於勞累、缺鈣、肝腎虧虛、癥狀性肌抽躍等引起的。
對策
1、多伸展肌肉。睡前可以伸展腓腸肌、足部肌肉,也可以適當按摩、熱敷或用溫水泡腳以緩解下肢肌肉過度緊張。
2、適當補鈣。若是缺鈣引起的,可適當喝些牛奶或直接吃些鈣片來補充。
3、規律作息。注意加強體育鍛煉,按時睡覺按時起床,堅持數日,就會逐漸好轉。
總的來說,睡覺時頻頻出現各種問題,或許是大腦告訴你身體健康已經開始亮紅燈,你該去看看醫生了。
推薦專家
陳匯
副主任醫師
牛少賓先生親傳弟子
【簡歷】
1968年畢業於雲南中醫學院,師從昆明著名中醫內科專家牛少賓先生,從事中醫臨床工作40餘年,對中醫內科、婦科、兒科、外科等疾病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曾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擅長診治】胃痛、咳嗽、治未病
消化系統疾病:急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道炎、膽囊炎、結腸炎、習慣性便秘、腹瀉。
呼吸系統疾病: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咽炎、鼻炎、口腔潰瘍。
兒科疾病:小兒感冒、咳嗽、消化不良、腹瀉、疳積、皮膚出疹、厭食。
【來源:聖愛中醫館】


※「養生六法」,早晚做一次,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日中元節,一定要做這件事!
※奇異妙法:洋蔥泡一泡,就能治十幾種難治的常見病,錯過你後悔
※各年齡段人群秋季養生要點
※有病沒病喝點板藍根預防?錯!
TAG:國醫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