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母愛深深 黃彥發

母愛深深 黃彥發

母 愛 深 深

文/黃彥發

母親老了,今年已83歲了。和眾多老年人一樣,母親的體質差了,走路常常需藉助拐杖。「硬體」差了,「軟體」更差了,患冠心病快二十年了,近年來尤其健忘,手中東西剛剛放下,轉過身就到處找,一天到晚只見在找東西,唯一不變的就是母親對兒子的關愛,這也正是我每當看到電視里那個老頭在飯桌上用手抓餃子往兜里,說要留給兒子吃的公益廣告時總是感動異常的原因。

母親因體弱多病,生活難以自理,打父親去世後,就在我和哥哥間吃輪工,去年輪到我經管,我就把母親接到單位來,在學校呆了一年,今年又被哥嫂接回老家去了。隨著時間的推延,對母親的思念也在與日俱增,母親對我那些無微不至的關懷也時時在我眼前浮現。

我家就住在學校南院,每次放學回家,一進南院,老遠就看到母親坐在樓前台階上,痴痴的望著我來去的路上,母親眼睛不好,從我記事起,母親就有眼病,視物模糊,可她總能準確的認出我來,當我走進她的視線時,總能看到臉上立刻堆上的笑容,等我走到跟前,母親會習慣性的伸出手來,讓我把她拉起來,放好座下的墊子,在我的攙扶下一起上樓回家吃飯。這些動作是那樣的默契自然,不用言語,只有微笑。我從母親那雙期待的渾濁眼睛裡,讀出了深藏的那顆純潔的愛子之心,我很幸福。

母親的牙早掉光了,吃東西總要煮爛,加之從父親去世後還忌口不吃葷,有時給她煮的水果、熱的鮮奶,母親總要讓我們吃;她喜歡吃涼粉、玉米魚兒、麵糊糊之類的飯,可每次吃的時候,她還是要推讓三番,我們有牙的年輕人哪裡都喜歡吃這些東西呢?每當我放下碗筷時,母親總要問「鍋里還有嗎」「怎麼不去舀呢」,常常勸得我很無奈,甚至到了我吃東西或是盛第二碗飯時,就高聲告訴她「我吃蘋果了」「我換第二碗了」,並且要站在她的面前讓她親見。母親聽了看了,這才放心,這才滿意。儘管母親知道現在不缺吃缺喝,我也時常對母親說,現在大多數人生病,都是營養過剩,是富貴病,然而母親總變不了她那定式思維,大概是餓怕了,母親一生有五十多年是在飢餓中掙扎過來的;至於更深的殷殷之情,我想每個作兒女的應當都讀得懂的。

母親眼耳都不好使,又聽不懂普通話,很少看電視,晚上早早就上床睡了。而我每晚都要看新聞,常看到十點左右,我有關節炎,一到晚上看電視時,母親總勸我少看一會兒,把膝蓋保護好,我忙答應著,可她還是不放心,不一會兒,就見母親和著睡衣,拿著小被褥或是毛巾被之類的東西從卧室踉蹌走出來,並親自給我蓋上。讓我暖在腿上,更暖在心上。

去年臘月,母親生了一場大病,住院及在家治療近乎一月。病重時候,我就睡在母親腳頭,好隨時護理。冬天天冷,我一上床,母親就用手撫摸我的臭腳、冰腳。還把我的腳直往她懷裡拉,想著母親自己都病成那樣了,還不忘心疼兒子,怕我受凍,我的眼淚就在眼眶裡打轉轉。

人常說「老小老小」,老人在好多地方就和小孩一樣,我的母親也時常有這樣有趣的舉動,每當我進廚房洗菜做飯時,母親總是緊跟在我身後,如影隨形,一眼眼看著我,臉上照樣堆著笑,我進一步,她進一步;我退一步,她退一步。我坐下,母親就坐在我身旁,拉著我的手輕輕的捏著,她幸福,我也幸福。

母親已是風燭殘年了,身體狀況堪憂,不知道她老人家這盞點在山頭的油燈,還能為我照亮多長的人生之路,為了少點「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我能做到的同時也是母親期盼的就是常回家看看,多陪母親坐坐。

【本文選自文友贈稿】

本文編輯:何本菊

【作者簡介】黃彥發,陝西省山陽中學語文教研組 , 高級教師。

天竺山雜誌

投稿須知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荷文學 的精彩文章:

詩殤 魯敦喜
小小說二題 何獻國
秋色又韻牛耳川//杜忠書
秋日書 劉成宏
七月的愛 李秋彬

TAG:新荷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