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文化理想與功德精神,收藏和出版

文化理想與功德精神,收藏和出版

中國攝影出版社新書《影像藝術品收藏與投資》將於9月10日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期間首發,屆時影像藝術收藏研討會也將在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舉辦地——上海展覽中心同期舉行。

該書由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欣主編,一本既具梳理性、歷史性,又具實踐指導性的攝影收藏與投資入門書。其意義在於通過清醒認識影像藝術品收藏的目的和作用、方法和途徑、現狀和趨勢,促進影像產業鏈長期健康發展和攝影文化的繁榮。今天擷取該書序言部分與大家分享:

序言四:文化理想與功德精神,收藏和出版

趙迎新

在策劃引進出版泰瑞·貝內特(Terry Bennett)《中國攝影史:1842-1860》之前,我於攝影收藏知之甚少。 2010 年,《中國攝影史:1842-1860》英文版作者泰瑞·貝內特先生到上海講座。那是我們第一次相見,不想第一次見面就聊得非常投機。泰瑞先生對1840-1879 年的中國早期攝影史豐富、詳實和完整的史料收集,以及研究成果實為罕見和難得。於是一拍即合,我們進一步策划出版了該系列的其他兩部專著《中國攝影史:西方攝影師1861-1879》《中國攝影史:中國攝影師1844-1879》的中文版。對於這三本圖書,出版社定位為基於中國早期攝影史脈絡的收藏和史論,故而選擇了上乘的印刷和考究的裝幀。三冊圖書一經出版,不僅成為學者的研究參考用書,也成為影像收藏愛好者熱捧的圖書。

《中國攝影史》三卷

泰瑞最早的興趣是收集古書,書中的照片讓他轉移了愛好,進而痴迷於影像。起先是對朝鮮和日本早期照片的收藏,以此為基礎他相繼出版了《早期日本影像》《早期朝鮮影像》。之後他開始了長達30 年對1840-1879 年中國影像的專題收集,這讓他成為國際上收藏早期中國影像最多的藏家。泰瑞先生從收藏到研究,又從研究至出版,最後,將他的藏品完整出售,這一過程像是一個涅槃的過程。

還記得2012 年在倫敦,泰瑞曾帶我去大英圖書館、英國皇家亞洲學會看中國早期影像藏品,併到他私人藏品的庫房參觀他的全部收藏。泰瑞還熱心地向我們介紹收藏中國早期影像的相關機構,希望我們去查閱。記得那天一早倫敦的天氣晴朗,看到帶著雨傘、穿著風衣來賓館接我們的泰瑞,當時還暗中竊笑這個古板的英國紳士,但中午一出大英圖書館,就遇上了大雨。我們不得不買下大英圖書館價格不菲的雨傘,同時也不得不佩服這位英國紳士的嚴謹認真。在他的收藏和圖書中,更能體會到他30 年來對收藏痴迷的程度,包括執著的經歷、系統的史料收集和嚴謹的學術態度。

泰瑞·貝內特在2014年平遙國際攝影節期間接受媒體採訪。

通過與泰瑞·貝內特的交往,我開始敬重影像收藏家,嚴肅地對待起照片收藏,並進一步探討收藏的價值和意義,繼而策划出版了多部以收藏為線索的圖書,如《西施有恨》,收錄了藏家羅仁忠10 多年收集的從晚清到20 世紀80 年代女性的影像,並邀請了女性情感作家安頓就中國女性話題做了敘事和表達。之後又出版了華辰拍賣有限公司影像部李欣女士主編的《約翰·詹布魯恩鏡頭下的北京1910-1929》等與收藏有關的圖書。

《約翰·詹布魯恩鏡頭下的北京1910-1929》

影像收藏和出版,其實都是功德無量的事,多數藏家都經歷了幾十年尋找和考證的過程,而能拿出來出版,實屬廣大讀者的幸事。當然,出版也會成為收藏者對藏品自我策展的過程,成為確定藏品學術地位的一種途徑或是對藏品的攝影史地位和價值的認定手段。泰瑞·貝內特三冊中國早期攝影史圖書的出版,就基於他多年的收藏和史料研究,對尚未全面梳理的1840-1879 年間中國早期攝影史進行了考證,為收藏者們提供了歷史的依據。三冊圖書的考證、研究、撰寫和出版、成型,甚至發掘出了不少之前不能認定身份的照片的拍攝年代及其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同時,其所參與構建的中國早期攝影史,也為這個時期中國題材攝影作品的重要性和價值提供了史料證據,為之後的影像史乃至社會史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源。

國內知名影像收藏家仝冰雪先生2016 年在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照相館史(1859-1956)》,也是一次從收藏、學術研究到出版的成功之旅。從1859 年到20 世紀50 年代的近百年間中國照相館大量相關影像和一手史料的收集、細緻的考證,到歷史觀點的建立,該書填補了中國在攝影照相館史領域的空白,也因此獲得了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

《中國照相館史(1859-1956)》

另一位我敬佩的著名收藏家是靳宏偉先生,他對20 世紀世界攝影大師作品的海量收藏,呈現了西方的收藏脈絡和邏輯,體現了在世界攝影史脈絡中對攝影家的收藏認定。

得到靳先生的信任和支持,我們於2014 年出版了《觸摸經典:175+175·世界攝影大師原作》。該書選擇了靳宏偉先生收藏的127位世界攝影大師的175 幅原作。當年恰逢攝影術發明175 周年,我們同時於北京國際攝影周期間在中華世紀壇策划了大規模的原作展。這個展覽應該是目前觀眾看到的涉及攝影家最多、作品數量最多的原作展。

2014年北京國際攝影周「觸摸經典——175+175?世界攝影大師原作展」展覽現場。

展覽同名圖書

著名的佩斯/ 麥吉爾畫廊老闆彼得·麥吉爾(Peter MacGill)曾表示,他一直設法展示那些從整體上推動攝影進程的作品,「作品一定要和藝術史密切聯繫,並且能夠和其他媒介一同推動藝術史的發展。」我們在靳宏偉先生的收藏中,也能看到同樣的思路和理念。

基於靳宏偉先生對活躍在藝術領域的中國當代攝影家作品的收藏,2015 年我們再次聯手,大膽出版了另一本有關原作收藏的圖書《觸摸經典:中國當代攝影原作100》。同樣的名字「觸摸經典」,對近年活躍的中國當代攝影家做了一次梳理。該書具體收錄了在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有收藏,或在拍賣市場與畫廊交易中活躍的前35 位中國當代攝影藝術家的100 幅代表作品。這本書的操作雖然聽起來有些現實,但就當代藝術家而言,尚沒有攝影史定位,故而收藏的判斷比較容易來自藝術館、博物館和交易記錄的認定,當然收藏者先知先覺的藝術判斷也尤為重要。

《觸摸經典:中國當代攝影原作100》

攝影作品的收藏從某種意義上更廣義。以斷代史角度切入的歷史影像收藏,需要痴迷、執著和嚴謹的學者精神;以類型史角度切入的收藏則更顯收藏者的偏好和好學。對攝影家作品的收藏,除了愛好、欣賞,對攝影家在攝影史中的定位、攝影家作品顛覆精神的判斷,或是攝影家本身身世的洞察尤為重要。

對於中國攝影作品的收藏價值,業內一直有憤憤不平的爭議之聲:什麼是「原作」?收藏的標準何在?照片價值如何探究?什麼情況算過低估價?等等話題,不一而足。中國對於攝影家收藏價值的判定困難重重,原因其實並不都來自對「原作」的判定或是技術標準鑒定,最大的困難是攝影家及其作品價值的藝術史定位在歷史長河中的缺失。在攝影術進入中國後的很長時間裡,公共博物館和美術館對攝影的收藏一直定義在歷史資料照片檔案庫的概念,沒有攝影收藏體系,沒有把攝影家的作品當作藝術品收藏和推廣,也沒有認識到攝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在世界範圍的重要性。公共博物館和美術館在攝影藝術收藏、學術價值體系定位的缺失,使中國攝影史的梳理變得異常艱難,正因如此,中國攝影家的作品在收藏定位上顯得章法全無。而近年來進入到世界當代藝術範疇的中國攝影家,大多是通過國外的收藏機構和藝術館、博物館的收藏,確定了他們的影響和定位。

因此,華辰拍賣有限公司自2006 年開辦影像專場,十年的坎坷實踐,其中的貢獻不僅僅是從250 萬到2000 萬元人民幣的市場價值貢獻,更是為中國影像的挖掘、發現和搶救,以及攝影藝術價值的定位做出了貢獻。

在和李欣女士談到出版第一本中國影像藝術品收藏和投資的圖書時,我們都很興奮,同感對於中國的收藏和出版都是有價值的嘗試。本書的意義,如主編李欣女士所講「是希望填補中國攝影收藏類圖書的空白,客觀、清晰地呈現中國攝影收藏的現狀、發展過程和重要節點,為構建中國的攝影收藏市場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而我還想說,《影像藝術品收藏與投資》一書,首次全面地披露了華辰影像10 年來遭逢的中國影像藝術品市場的實踐案例,首次對中國新興影像藝術館和藏家進行了全面介紹,首次在公眾領域對影像藝術品進行收藏分類和標準系統梳理。該書彙集了諸多專家學者和藏家對收藏從學理到市場的闡述,盡顯此書的理想和功德。而收藏出版,最大的受益者是讀這本書的人。

活動預告

9月10日下午4:15,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PHOTOFAIRSSHANGHAI)期間,影像藝術收藏研討會暨《影像藝術品收藏與投資》新書首發在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舉辦地上海展覽中心舉行。

同期圍繞影像藝術收藏的專題研討會由在藝APP創始人謝曉冬和李欣主持。應邀參加研討會的有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部主任王春辰,攝影和歷史影像研究者張明、曾璜、劉陽、姜緯、龔偉強、上海圖書館和上海歷史博物館代表等,收藏家朱勇、王新妹,上海攝影藝術中心館長劉香成、三影堂藝術中心藝術總監榮榮、北京泰吉軒畫廊藝術總監盧驍、See+畫廊藝術總監畫兒、河南全視攝影畫廊創始人羅勇、上海德玉堂畫廊CEO劉燾、瑞德中國博物館服務中心總經理楊璐等,以及《影像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部分作者和出版社代表等。

有關 PHOTOFAIRSSHANGHAI

曾成功舉辦多屆的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正式宣布進入第四年,將於2017年9月8日-10日回歸上海展覽中心。作為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影像藝術平台、中國大陸最為國際化的藝博會,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在過去幾年中,對亞洲藝術影像市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亦建立起關於藝術影像媒介最為權威和活躍的交流平台。進入第四年之際,影像上海將保持開拓精神,聚焦國際前沿,以博物館品質提供諸多版塊的全新內容,為亞太藏家、觀眾和專業人士提供欣賞和發現影像藝術的最佳體驗。第四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由世界攝影組織和保時捷聯合呈現。

從教科書級別的藝術大師,到活躍在國際攝影和移動影像前沿的藝術新星,逾百位各個年齡層次的優秀藝術家的力作將濟濟一堂。第四屆博覽會上,Robert Mapplethorpe、Henri Cartier Bresson、Edward Weston、Marc Riboud、Roman Signer、Alexander Rodchenko、曾梵志、張海兒等歷史性重要藝術家的名作將出現在畫廊和特展版塊。與此同時,博覽會亦將把亞洲新一代影像藝術家推向台前,不斷重新定義和拓寬影像這一媒介的邊界。

博覽會還將推出多個精彩的特別展覽和公眾項目,其中包括:

-- 在場(Staged):一個獨樹一幟的實驗性平台,通過大型作品探索攝影與裝置、錄像、行為等其他藝術媒介的關係。

-- 收藏家特展(Collectors Exhibition):展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藏家的收藏力作,周大為(Cc基金會)、鄭志剛(K11藝術基金會)、邵忠(現代傳播集團)、王津元(復興藝術中心)等知名收藏家將參展。

-- 對話(Conversations):諸多攝影和影像領域專業人士和藝術家將圍繞攝影和藝術影像媒介一席談,2017年將特別聚焦收藏藝術,以及私人與公共美術館在亞太地區攝影市場發展中的角色等議題。

-- 洞見(Insights):2016年備受專業人士矚目的「洞見」展覽版塊將延續其前沿性和實驗性,2017年新展將從William Eggleston、Harry Callahan等前衛藝術家的影響,追蹤至蔣鵬奕、 Andrea Good、沈瑋、趙仁輝等下一代當代藝術家的創作。該版塊亦將巡迴至影像舊金山藝術博覽會。

日期與時間:

周四 2017年9月7日

藏家預展, 3 - 6pm (僅限受邀貴賓)

開幕酒會, 6 - 9pm (僅限受邀貴賓及限量購票觀眾)

周五2017年9月8日

貴賓預展, 11am - 6pm (僅限受邀貴賓及限量購票觀眾)

周六至周日2017年9月9-10日

公眾開放日, 11am - 6pm

《影像藝術品收藏與投資》新書首發及研討會

9月10日(周日),4:15pm-5:15pm

地址:

上海展覽中心,延安中路1000號,近銅仁路。

*僅限憑邀請函及相關門票入場

購票及更多資訊,瀏覽官網 photofairs.org

線上購票折扣碼(全價票的八五折):photofairscig

中國攝影出版社|分享影像、閱讀與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玩佛珠 的精彩文章:

文革一枚「大一片紅」拍賣730萬元,創中國郵票拍賣紀錄,為何這麼貴?
你不了解的中國四大名石,都在這裡
這個年份的1元紙幣,居然都漲了10倍了!
沒有機床,他竟然用銼刀磨出了完美圓珠!

TAG:文玩佛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