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藝術品的增值和保值,誰做最合適?

古代藝術品的增值和保值,誰做最合適?

近年來,我國各地對藝術品抵押融資都有探索,但始終難以突破藝術品價格評估難、抵押難、處置難等方面的瓶頸。

本人一直熱衷於藝術品資產化的運作,讓民間收藏的古代藝術品成為可量化的優良資產,繼而實現藝術品的金融化。

昨天和上海棋盤資本的朋友交流藝術品金融的問題,一句話,沒有變現能力的藝術品,一切金融手段都會成為空中樓閣。

藝術品金融是個很有前途的項目,潛在的機遇巨大,但是藝術品金融的核心問題就是「變現」問題,對於風險投資來說,就是「退出」機制。對於藝術品擔保融資來說,就是「誰」來購買這些出現「壞賬」進行抵押擔保的藝術品,也就是藝術品「變現」問題。

誰是未來百萬、千萬、億元藝術品的消費者,國家?還是個人?還是團體機構?

我們身邊擁有價值百萬、千萬藝術品的藏家大有人在,但是誰又能夠變成流通的貨幣哪?

民間之間的交易大都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之間進行,所以它的經濟總量一年不過一千多億,難成大業。一邊是幾百、幾千的民間交易,一邊是幾百萬、幾千萬的拍賣,形成了兩個極端的藝術品世界。

一個高高在上,做著藝術品金融的遊戲;一個忙忙碌碌,幻想著早日變現一日變富豪。真是又刺激、又快樂、又痛苦。

如何保護和傳承古人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看來光靠民間收藏的力量,難免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古代藝術品能夠流通、能夠保值、能夠變現、能夠抵押、能夠成為金融品種,價值百萬、千萬的藝術品,自然會得到重視和愛惜。國家的資本、社會的資本、銀行的資本就會強力進入。

國家博物館體系最該成為這些古代藝術品的收藏和保管者,一條並不寬闊的大河,隔斷了他們之間的聯繫,國有資本與民間收藏無關。

他們可以拿出幾千萬美元買回一個青銅器,也不會花同樣的資金買回100件同等級或者高等級的民間藏品。其實很正常,民間藏品的來源讓古代藝術品背上了黑鍋,民間收藏也就是最委屈的背黑鍋的人。

按道理,國有博物館是最好的鑒定、估值和擔保的平台,他具備了保管、鑒定、展覽等全部環節。由於體制問題,他們只能做文物的展覽和宣傳,不能為藝術品出具任何「真品擔保」的證書,也不能為此做任何的經濟擔保責任。

就像我們的商業銀行只能做存貸業務,不能做投資。就是差點完工可救活的項目,也不能給點貸款活過來,只能看著走向被拍賣的下場。因為沒有這個投資的功能,所以我們做爛的項目比比皆是!

下一步民間收藏的藝術品流通的改革重點,可能就是博物館介入的問題。否則,國家這麼大的投資,這麼多的人力、物力,不產生任何的經濟價值實在太可惜了。

利用「國有博物館」「民營博物館」的保管、展覽、鑒定的職能,充當藝術品擔保融資的平台,支持銀行系統開展藝術品的擔保融資,國家每年投入一千億的資金,可以激活一萬億的銀行資金,用於民間的投資和流動資金中,實際上是可行的!

還有一個可行的方案,就是古代藝術品的實物數字貨幣的運營,可是我們被虛擬貨幣的(ICO)可能產生的問題提前預示到了,所以幾個部門聯合來了一刀切,所有的ICO全部停止!

ICO本身是一種工具,通過定向發行或者公開發行代幣,作為一種融資方式,能夠滿足一部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項目產生的融資需求,可以看作是全球範圍內的一種模式創新,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如今九成ICO項目都是打著區塊鏈技術的旗號行非法融資之實,在這種情形之下對ICO採取了臨時性全面禁止是合情合理的。

ICO的瘋狂和泛濫並非中國一家之事,各國對ICO及虛擬貨幣的監管也都在探索之中。

相信以後會出台監管政策,「一刀切」取締ICO或許是臨時之舉,長遠來看,中國各個監管機構應當儘快有所作為。

首先,證監會可通過試點,把ICO作為眾籌試點的一個形態;其次,央行應加強對數字貨幣、虛擬貨幣發行的監管,同時儘快研發法定數字貨幣;第三,法律方面要儘快給ICO一個通道,比如,正在修訂中的《證券法》可以保留「推動股權眾籌機制建立和小額公開發行的註冊豁免權」這一條款。

虛的貨幣一定要監管,實的古代藝術品依然是區塊鏈下最好的資產,相信不會因噎廢食而不敢品嘗古代藝術品這塊大蛋糕!事實證明,古代藝術品具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更有經濟價值。

從保護和傳承來看,更應該具有其應有的價值,一件藝術品價格過億元,已經不是個人收藏的範疇了,而是進入國民總資產的階段了,把高端的藝術品量化成資產,不管是藝術品的租賃、共享、展覽都可以實行資產的增值、保值。

如果寄託與古代藝術品完全放在國有資本的投入上,估計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在國家還沒有完全介入的情況下,最好利用民間博物館這個法人機構,來擔當這個第三方擔保平台,一個具有藝術品鑒定、評估、保管、展覽、拍賣及擔保的聯合體,成為目前藝術品融資的關鍵。

有幾個是藏家的銀行界朋友,也在積極運作,一些地方銀行也要開闢藝術品融資的業務,主要是頂級的藝術品。金融與古代藝術品牽手,民藏與實體經濟聯姻,價值與價格唱戲,聯手唱響中國古代藝術品的財富大戲!路就在腳下,雖然艱辛,但充滿了挑戰!

一件集合了能工巧匠之手,不惜工本而成的古代藝術品,在我們手裡目前就是一個白菜價,說明我們還是處於一個吃飽飯的階段。

的確也是這樣,有些地方的財政確實捉襟見肘,號稱就是「吃飯財政」。許多真正的藏家們沒有幾個能靠收藏帶來點滴的收益,我們收藏為了什麼,僅僅為了保護國家的文物,搞得大家連吃飯都緊張,這不是一個文化強國的狀態。

我們只是一個文物大國,還不是一個文化大國,我們的古代藝術品眾多,是歷史使然。我們要感謝古人的聰明才智,讓我們今天懶惰的繼承了,我們要成為文化強國,一定要有金融的手段,文物大國+金融手段就能成為文化強國,給我們的國家插上金融的翅膀,讓文化強國真正的起飛。

中國古代藝術品在海外拍賣價格的高企,對我們的自尊心傷害的太大了,最現實就是儘快的把他們保護起來。怎麼保護就要有保險箱,目前是鼓勵民營博物館,設立藝術品第三方擔保平台最好的時機了,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絕不能錯過。

平台公司將眾籌資金存入銀行進行擔保,借款與企業,循環往複,一個設計嚴謹、運轉自如的金融模式,可以讓更多的藏家受益,也讓投資者安全獲利。

分析看來,雖然還要有政策的配合,但也是前進過程中必須經歷和面對的挑戰。沒有挑戰,哪來的成功,歷經風霜雪雨,才能傲然開放。

不把藝術品金融做到幾萬億的水平,似乎藝術品成為不了國家的富裕象徵,還是一個小民寡歡的玩意。真正做強做大,才能抵禦住可能發生的經濟通脹帶來的衝擊。在這經濟面臨許多問題的當口,實施古董藝術品的金融政策,是利國利民的大方針。

古代藝術品既是信用,又是槓桿、又能迴避風險,是當前最好的金融品種,用它撬起資金為實體經濟提供服務,資產活,金融活實體經濟更活。在這個意義上,古代藝術品才是我們今天真正掌握的財富。還有那個財富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哪?除了古代藝術品這個綠色的財富,難尋其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okallmight 的精彩文章:

夢幻的明代巨幅畫作,體會中國文化的魅力
汝瓷的歷史謎團,需要民藏極品的解答
品味宋代官汝,是什麼藝術味道?只有自己知道!
嫁接金融,民間收藏將耀世中華
未來的收藏,不需抱怨,而是前行

TAG:okallm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