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多事之秋,中醫來一份秋季進補大全!

多事之秋,中醫來一份秋季進補大全!

立秋過後,溫度逐漸轉涼,天氣轉向乾熱。早晚溫差變大,但白天尤其是午間依然悶熱。不過金秋時節,沒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熱,滿目都是豐收的稻蔬瓜果,是個讓人心曠神怡的大好時節。整個夏季,因炎熱少食的人們,便可以在這個季節好好食補,為應對寒冷的冬季奠定良好的基礎。

秋季進補要素

養肺為要

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佳,秋燥易傷肺,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時可適當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

宜補湯汁

秋季飲食以滋陰潤燥為原則,在此基礎上,每日中、晚餐喝些健身湯,一方面可以滲濕健脾、滋陰防燥,另一方面還可以進補營養、強身健體。秋季常食的湯有:百合冬瓜湯、豬皮番茄湯、山楂排骨湯、鯉魚山楂湯、鰱魚頭湯,鱔魚湯、赤豆鯽魚湯等。

白色潤肺

按照中醫理論,白色食物與肺部對應,秋季乾燥應多吃白色食物潤肺。白色食物包括梨、百合、蓮子、銀耳、淮山(山藥)、蓮藕、白鯽魚、雞肉、鴨肉、白蘿蔔、白菜等,可以自制一些白色菜品,比如雪梨銀耳湯、淮山粥、鯽魚湯、蓮藕湯、白蘿蔔湯等等。

應季果蔬最養生

秋天,蘋果、葡萄、梨、橘、柚、杮都是很好的應季水果。柚子被稱為「天然罐頭」,性涼味甘酸,有和胃化滯潤燥作用;蘋果性味甘酸,富含營養成分,有「活水」之稱,可補脾氣、養胃陰,是秋季很好的養生水果;葡萄性平味甘酸,紫色葡萄中含有大量花青素,有非常好的抗氧化作用,可滋補肝腎;梨,性味甘寒,有特別好的清熱解毒,生津潤燥作用。和蜂蜜同蒸熟吃,可潤肺止咳,特別適合秋季食用。

主食替換助調理

用薯類來代替部分精白米面,比如山藥,紅薯。中醫又稱其「薯蕷」,唐朝李白有詩句 「充饑多薯蕷」,說明古時候,人們不僅用它治病,也用它充饑。晚秋時節,紅薯最香甜,它補虛、健脾開胃、補腎陰。秋天食用紅薯,主要在於它還能生津止渴,治熱病口渴,對秋燥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小編寄語:願每一個人都有健康的體魄,在繁雜的城市活的不那麼辛苦,喧囂的塵世也有自己的一份幸福!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就動動手指點個zan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季 的精彩文章:

秋季+開學季,該怎麼讓孩子少生病?
秋季進補分時段,仲秋怎麼補?
秋季選擇手串之三「最」
秋季養生護肝你選擇方法了嗎?
又到秋季遷徙時

TAG:秋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