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人間中元七月半:地官聖誕 赦罪消災

人間中元七月半:地官聖誕 赦罪消災

文/燕然

中元節的由來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國民間、道教、佛教共同的節日。民間稱其為鬼節,農曆七月也被看做「鬼月」;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則稱盂蘭盆節。

中元節(資料圖)

此三方節日都與祭祀鬼魂有關。「鬼」並非陰邪之物,鬼與歸諧音,農曆七月初一,地獄之門大開,陰間鬼眾回到人間覓食,享受人間的供祭,七月十五地獄之門關閉,人們還要奉祭品以送鬼魂。道教認為七月十五,地官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行為,定人善惡。當天道觀要做齋醮法會,希望地官寬宥,為亡魂減輕罪過。

地官赦罪(資料圖)

佛教稱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盂蘭是倒懸之意,盆是指盛貢品的器皿,盂蘭盆是指救倒懸、解痛苦之意。佛教認為人生在世,猶如蝙蝠倒掛枝頭,苦不堪言,為解眾生之苦,需要誦經,並布施食物給孤魂野鬼,為亡者祈福。三方都是祭祀亡人,且都選擇了七月十五日作為節日日期,這使得我們不得不好奇中元節是怎樣得到俗道佛三方認同的。

中元節與中國的祖先崇拜密切相關。中國古代農耕文明,社會關係比較封閉,人們對血緣、家族非常重視,因此祖先崇拜盛行,一年四季,每一季收穫之後都要專門祭祀祖先,特別是儒家取得獨尊地位以後,推崇以孝治國,祭祀祖先被抬到了天經地義的地位,祭祖與孝道結合到了一起。《春秋繁露·四祭》曰:

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過時不祭,則失為人子之道也。祠者,以正月始食韭也;礿者,以四月食麥也;嘗者,以七月嘗黍稷也;蒸者,以十月進初稻也。此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秋收時節(資料圖)

可見四季祭祀先祖都是在當季農作物收穫之後,春天的祭祀稱為祠,供奉韭菜;夏天的祭祀稱為礿,供奉麥子;秋天的祭祀稱為嘗,供奉黍稷;冬天的祭祀稱為蒸,供奉稻米。農曆七月,正是農作物豐收的時候,請祖先「嘗新」,品嘗今年的勞動果實,感謝祖先保佑,並與祖先分享豐收的喜悅。這一習俗最早在夏朝就已經出現,並延續了下來,然而此時秋季祭祀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時間,「中元」的名稱也還沒有出現。

中元民俗信仰的演變

中元節定在農曆七月十五日始於佛教的盂蘭盆節。七月十五日,在佛教中是一個很特殊的日子。其一,它是佛教的解夏日。每年的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雨季到來,萬物滋長,為避免誤傷草木蟲物,這三個月佛教徒聚集修行,禁止外出,此為坐夏。坐夏之首日稱為結夏,末日稱為解夏。其二,它是僧自恣日。坐夏期滿,僧眾要舉行懺悔法會,盡情地進行自我批評與懺悔,這使得釋迦摩尼很歡喜,故此日也是佛歡喜日。其三,它還是佛教的佛臘日。佛家以坐夏之終為一年的結束,故七月十五稱為佛臘日,坐夏期滿,出家人就增一法臘。

而七月十五日成為佛教的盂蘭盆節則是佛教中國化的產物。佛教初傳入中國,因其教義宣揚修行要出家,斷絕塵緣,不孝父母,不敬王侯,這和中國儒家文化完全相悖,而且也挑戰了統治者的權威,東晉南北朝時出現了多次沙門是否要向統治者行跪拜禮的爭論。

放河燈(資料圖)

佛教為了更好的融入中國社會,開始迎合儒家的孝道文化,推出了許多的孝子典型,目連就是其中之一。目連是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其母青提夫人因生前惡待僧人,死後被罰墮入阿鼻地獄。目連修鍊有成,見其母還在餓鬼道中承受飢餓之苦,遂以自己的缽盛食物給母親吃,沒想到,食物一入其口中即變作熱碳,無法下咽。目連悲傷不已,向佛祖尋求救母之法,佛祖告訴他,你母親罪孽深重,你雖然孝順,卻也無法靠一人之力去解救她,必須藉助十方僧眾之力,才能讓她得到解脫。你要在七月十五日這天,準備百味五果放於盆中,供養十方僧眾,為你七世父母及這一世的父母祈福,通過這種功德,才能讓你的母親脫離餓鬼道。於是目連做盂蘭盆會,使其母超生天道。這就是佛教盂蘭盆會的來源。

中元祭祀(資料圖)

《盂蘭盆經》在講述了目連救母的故事後,還主張:「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所生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佛教這種孝順父母的主張與儒家的孝道文化相和,自然受到統治者的歡迎。且盂蘭盆會設祭品為逝去親人求解脫,為現世父母求安康的做法與中國傳統的祭祖活動相似,盂蘭盆會很快得到普通民眾的接受。

蕭梁時(502-560)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記載:「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諸佛。」這一記載可見盂蘭盆會已經得到普通民眾的接受。南朝梁武帝於大同四年(538)在同泰寺設盂蘭盆會,並規定以後每年七月十五日都要舉行盂蘭盆會,這標誌著盂蘭盆會的正式開始。

放天燈(資料圖)

中元節名稱則來源於道教。佛道兩教在南北朝時競爭激烈,道教為了應對佛教的挑戰,爭取統治者的支持,積極對早期道教進行了改革,並吸收了不少佛教的教義。東漢道教創立之時,就已經有祭祀三官大帝的傳統。在道教中,三官大帝比三清尊神出現得還要早。道教認為「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三官統攝」,天官主賜福,地官管赦罪,水官負責解厄。早期天師道為信眾治病,就是讓病人向三官禱告、悔罪,寫三份悔過書,註上姓名,一份放在山上,一份埋在地下,一份沉於水底,如果三官接受了病人的祈禱,病就會痊癒。但此時道教只有「三官」之稱,尚未將「三官」與「三元」聯繫起來。

天地水三官(資料圖)

北周時期(557-581),道教經書《無上秘要》卷五十二有《三元齋品》,卷首言天尊告誡修道之人需「常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平旦、正中、夜半三時沐浴身形,五香自洗。」因為修道之人前生至今,塵深罪穢,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薄,雖然自身勤勉修鍊,仍恐不能洗清己罪,因此必須在三元大慶吉日清齋燒香,禮謝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犯之罪,以求寬宥。然此時的道教雖然有三元日的內容,但是三官還沒有分屬三元,故敦煌本《玄都大獻經》記載:「當依玄都舊法,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三元之晨,地官校勾,搜選眾民,分別善惡。」

三元日只有地官司職,不見天官、水官的身影,這顯得三元日活動單調,缺乏吸引力,故道教徒以三官配三元,豐富了三元日的內涵。唐代時李唐王室尊老子為遠祖,道教受到優待,道教三元齋日成為了國家法定節日。《唐會典》記載:「其四曰三元齋;正月十五日天官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為下元,皆法身自懺愆罪焉。」 三官分屬三元的格局正式形成,因此唐《藝文類聚·玄都大獻經》中的記載就改為:「道經曰: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選人間,分別善惡。」

道場活動(資料圖)

道教之所以重視中元節是受到佛教盂蘭盆節的影響,故其手段、目的多有相似之處。《盂蘭盆經》言七月十五做盂蘭盆會「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惡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玄都大獻經》言中元節做玄都大獻法,以期「囚徒餓鬼,當得解脫,一俱飽滿,免於眾苦,得還人中。自非如斯,難可拔贖。」 開元二十二年(734),唐玄宗下旨要求天下諸州,每年三元日的前後,即十三到十五日,禁止屠宰。

藉助李唐王室的支持,道教的中元節可以和佛教的盂蘭盆節分庭抗禮,爭取到了七月半的半壁市場。然「中元」之稱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更易被普通民眾接受,故到了宋朝,「中元」名稱後來居上,逐漸取代了「盂蘭盆」成為七月半的固定稱謂,「盂蘭盆會」的稱呼只限於僧寺與部分佛教信眾之中了。隨著時間的演變,七月半的宗派性漸漸淡化,其中包含的孝順父母,祭祀先祖的內容與中國的秋祭傳統雜糅,使得七月半成為中國俗道佛三流合一的一個重要節日 。

(編輯:玄朴)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中元節到了,這20個禁忌要知道,千萬別回頭!
今天就是中元節了,這15大禁忌千萬別犯!
漢服 《檀燒》
《白澤精怪圖》欣賞

TAG:郭關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