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二胎」孩子的幼兒園 他們都爭著要來建

那些「二胎」孩子的幼兒園 他們都爭著要來建

央視網消息:9月初,適齡兒童紛紛踏入幼兒園,從小家庭到班集體,開始嶄新的生活。緊隨著幼兒成長步伐的是,一大波資本正在湧向幼兒園。

「二胎政策」效應顯現

國家衛生計生委8月份發布的《2016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面兩孩政策效應逐步顯現,2016年全國新出生嬰兒數為1846萬人,總和生育率提升至1.7以上。

「全面二孩」政策新增的出生人口,3年後逐漸進入學前教育階段。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育政策研究所教授李玲在《學前教育研究》上發表文章指出,在2021年左右,「全面二孩」政策對學前教育階段適齡幼兒規模擴大的影響最大,當年學前教育階段的適齡幼兒將因「全面二孩」政策增加1500萬人左右。

2021年,在園幼兒數預計近5800萬,幼兒園預計缺口近11萬所,幼兒教師和保育員預計缺口超過300萬。

巨大市場吸引各方資本

學前教育行業迎來的市場是顯而易見的,各行各業的個人和企業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深圳市金色未來幼兒園園長楊玉春談到,「近一兩年有很多人找過來想要投資,想要把資本進入這個體系。」面對資本的追逐,他擔心會瓦解幼兒園的自主經營權。在從事幼教行業二十多年的他看來,辦教育和辦企業是有差別的。

深圳某幼兒園加盟商陳素彬,此前是一名中學老師,發現了幼兒園市場的需求不足後,她去年籌辦了幼兒園,今年開始招生。「預計招四個班,80人。結果招了120人,六個班。」受歡迎程度超過了她的預期。

幼兒教育市場需求擴大,剛好遇到了國內經濟結構的轉型,不少A股上市公司尋求併購調整。其中,不少地產開發商早就瞄準了這個商機,紛紛與教育機構合作或引入教育人才。而教育與地產有天然的連接屬性。在剛需的背景下,幼兒園是大多數地產公司本能的轉型方向。

據了解,目前碧桂園、恆大、萬科、保利等地產公司在全國紛紛轉型教育領域、投資創辦幼兒園。

「以前是做學前教育機構的是一個一個的單打獨鬥的個體,近幾年,我們發現各行各業做地產的、做鋼鐵的以及其他行業的人都希望能夠投資學前教育。」紅黃藍兒童教育機構廣東地區總園長許敏深有感觸。

成本逐年上升 開辦幼兒園真的能賺取暴利嗎?

幾百平米的園區、幾名幼教和保育員、一些教具,每個孩子千元到萬元的學費——在很多人看來,開辦幼兒園是暴利。

而從業人士卻不認同。

深圳市光雅教育機構總監朱彩雲目前在深圳龍華負責著四家幼兒園的管理,她告訴記者,雖然不在市中心,但幼兒園的投資成本基本在每家600萬元。目前每個月租金13萬,包括教具、大型體育器械每年都會增加,同時,教職工的工資也會提高。

在楊玉春看來,這個行業最大的困惑在於,幼兒園的收費穩定,但是各項成本,包括人力成本、物資採購成本在逐年上漲,利潤空間在逐步壓縮。

廣東省心理學會嬰幼兒及學前研究部副會長蔡偉忠說,目前來看,幼兒園行業已經是成熟了,而從前談的暴利是說,可能一些不太懂的人也在其中掙到了錢,而現在是你必須要有一定的專業背景才能賺錢。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過去投資幼兒園失敗的案例中,很多是因為教育者沒有站在教育的立場來看這個行業,而過多的站在經營角度上。

這個問題在價格監管平台的數據也可看出。國家發改委8月18日公布,進入暑期後,七成以上為私立幼兒園的收費問題成為民眾投訴舉報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亂收費、收費過高、收取空調費、收取留位費等。

目前我國學前教育人才的培養後勁不足,這呼喚投資方更加註重專業背景的積累,而不是一味追逐利潤。

資本逐利的本性與我國多年來的義務教育交會,摩擦無法迴避。蔡偉忠建議,對幼兒園行業躍躍欲試的資本不妨把目光放在整個產業鏈上,而沒必要盯著產業鏈末端的幼兒園。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視網新聞 的精彩文章:

外逃貪官的餘生:「囚徒」般活著 「盼」著被抓
長征火箭今年將進行海上發射試驗,2018年可接國際訂單
美特工搜查俄駐美外交機構 俄抗議:前所未有的侵略行動
朝鮮六次核試驗!中國外交部六份聲明有何異同?
探秘美軍在韓神秘地堡 可接收各方信息可抗核武

TAG:央視網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