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日一書畫(1):焦頭爛額

每日一書畫(1):焦頭爛額

焦頭爛額

從台灣回來之後,我一直處於滿負荷工作狀態,一刻不停,每天連軸轉,加之已經開學,一周16節課,滿負荷,超負荷,焦頭爛額……

三十多年的人生,第一次,我感到了生活這麼不容易。

其實也很無奈,各種項目和文案都是必須要去做的,既然走上了這條路,唯有堅持到底,半途而廢當然不是合理的選項。

所以,這半個月,我基本沒有更新過公眾號文章。其實寫了很多,只是因為各種合同,我不能首發在這裡。

很對不起大家 ,但是這種情況不會維繫了。因為,我愛你們。

從今天起,每日我會推送一篇小文,字數不多,命名為「每日一書畫」,希望大家喜歡。

寫文章,最難的就是選題。今天第一次推送「每日一書畫」,選材就更要思考下了。於是我問了我的同事陳放今老師。

我問他,陳老師,你想了解什麼畫?他回答我說,來個好看點的。

「好看」實際是個很難把握的尺度,以我對陳老師的了解,咱們今天推一幅文人氣息濃郁的,溫潤之作——蔡襄的《澄心堂帖》

《澄心堂帖》在很多場合會被學習蔡襄書法的朋友提到。不過大家大多只是知道這帖,而不清楚,這幅作品,實際是蔡襄冊頁之一幅。這套冊頁共十幅,題籤為:蔡襄墨跡選

作品文字內容如下:澄心堂紙一幅。闊狹厚薄堅實皆類此乃佳。工者不願為。又恐不能為之。試與厚直莫得之。見其楮細似可作也。便人只求百幅。癸卯重陽日。襄書

《澄心堂帖》是蔡襄的名作。全篇以行楷書寫而來。就作品內容來說,蔡襄託人幫他搜尋或者仿製「澄心堂紙」。

「澄心堂紙」是南唐時代的名箋,從唐代開始,古人書畫就對紙張、墨的質地非常講究。南唐時代似乎是一個大爆發時期,除了「澄心堂紙」還有李廷珪墨,即便就是紙張的制式上,也出現了諸如薛濤箋一般的名箋。

蔡襄是「宋四家」之一,是「宋四家」之年代最早者,更是「宋四家」中書法最溫潤和守法的一位。

相比其他三家而言,蔡襄書法溫潤典雅,沿襲唐代楷書遺脈,有典型的士大夫廟堂氣。其轉折之處有濃厚的唐楷遺留,起轉承合,無不幹練。

這幅作品流傳有序,從印章上,我們可以清晰看到明清時代諸藏家的收藏璽印。比較有名的有項元汴的若干印章,如:天籟閣、項墨林鑒賞章和墨林秘玩。

此外,乾隆的璽印也說明此圖經清宮舊藏。

自左往右,自上而下,分別是:三希堂精鑒璽、乾隆鑒賞、宜子孫。

工作室名師介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啟雷國學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吳啟雷國學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