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公認的四大美人:傾世容貌,才氣逼人
1.費雯·麗(Vivien Leigh,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7日),出生於英屬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原名費雯·瑪麗·哈特利,英國電影和舞台劇演員。費雯·麗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有如此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美貌。
良好的英國式教養賦予費雯·麗善解人意、殷勤好客的性格,她終其一生都保持著廣交朋友、關心他人的生活習慣。無數或熟悉或陌生的人都曾在失落的時候接到過費雯問候的電話、信件或是禮物。
1938年,費雯·麗去美國探班在那裡拍攝《呼嘯山莊》一片的勞倫斯-奧利弗,在那裡,費雯·麗遇見了塞爾茲尼克兄弟,兄弟倆兒正好在為影片《亂世佳人》布置焚毀的亞特蘭大市的拍攝現場。而片中郝思嘉的角色還沒有確定演員,費雯·麗被邀請去試鏡。1938年2月,費雯·麗就讓她的美國經紀人麥倫·塞爾茲尼克(大衛-塞爾茲尼克的弟弟)將她推薦給製片方。塞爾茲尼克觀看了費雯·麗在《英倫浩劫》和《牛津風雲》中的表演,將她定為重要候選人之一。
1940年,費雯·麗出演了《魂斷藍橋》,芭蕾舞演員瑪拉和軍官羅伊在滑鐵路橋上邂逅傾心,然而由於戰爭無情,在兩人決定結婚之時,羅伊應招回部隊參加戰事。為見愛人最後一面,瑪拉錯過了芭蕾舞團演出,失去工作。
不久,羅伊被誤登上陣亡名單,失去工作的瑪拉幾欲崩潰,淪為妓女。再次遇到生還的羅伊,瑪拉對生活又有了希望,可是面對羅伊家族的榮譽和家人的信任,善良的瑪拉不願繼續欺騙他,於是在婚禮前一天悄然離去,在兩人初次見面的滑鐵盧大橋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1938年前往美國好萊塢拍攝電影,憑藉在電影《亂世佳人》中飾演的郝思嘉獲得第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英國女演員。之後費雯·麗回到英國發展戲劇。1950年後再次闖蕩好萊塢,參演電影《慾望號街車》。1951年憑藉《慾望號街車》獲得第1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沃爾皮杯最佳女演員獎,並且於1952年第二次問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成為第一位由威尼斯影后走向奧斯卡影后的女演員。1953年成為第一位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被稱為英國「奧斯卡」)的英籍女演員,1963年獲得戲劇托尼獎最佳女主角獎。疾病成為她一生事業的障礙,1967年7月7日因肺結核在英國倫敦伊頓廣場54號的家中病逝。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6名。
2.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電影、舞台劇女演員。
1948年,赫本在一部時長僅39分鐘的荷蘭風光紀錄片《荷蘭七課》中出鏡,開始電影生涯。
1954年,她在影片《羅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同年,她因在舞台劇《美人魚》中的表演,獲得托尼獎的最佳女主角。
1961年,她主演了電影《蒂凡尼的早餐》。1964年,她主演了歌舞片《窈窕淑女》。1989年,息影多年的奧黛麗客串出演最後一部電影《直到永遠》。
晚年時,奧黛麗·赫本投身慈善事業,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代表人物,為第三世界婦女與孩童爭取權益。1992年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勳章」,1993年獲奧斯卡人道主義獎。1993年1月20日,奧黛麗·赫本因乳腺癌病逝於瑞士,享年63歲。
赫本一生中共獲得五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三位。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TheSpiritofAudrey),以表彰赫本為聯合國所做的貢獻。
3.
英格麗·褒曼(1915年8月29日-1982年8月29日),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好萊塢電影演員,畢業於瑞典皇家戲劇學院。
1935年通過出演電影《MunkbrogrevenMun》出道。1939年主演首部英語片《寒夜琴挑》。1942年因主演電影《卡薩布蘭卡》而成名。1945年憑藉電影《煤氣燈下》獲得第17屆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獎 。1946年主演希區柯克執導的電影《美人計》。1949年赴義大利拍攝電影。1951年主演電影《一九五一年的歐洲》。1957年憑藉電影《真假公主》獲得第29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1958年主演愛情電影《釣金龜》。1964年主演電影《貴婦怨》 。
1973年擔任第2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主席。1975年憑藉《東方快車謀殺案》獲得第47屆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獎。1978年出演演藝生涯里的最後一部電影《秋天奏鳴曲》,並以此片第7次入圍奧斯卡獎。1982年8月29日因乳腺癌病逝於英國倫敦。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4名。
4.
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Lovisa Gustafsson,1905年9月18日-1990年4月15日),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籍好萊塢影視演員 。
1926年,葛麗泰·嘉寶拍攝在好萊塢的第一部默片《激流》。1930年她出演了個人首部有聲電影《安娜-克里斯蒂》,並獲得第三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1935年,葛麗泰·嘉寶主演電影《茶花女》和《安娜-卡列尼娜》,憑藉《茶花女》獲得第10屆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1939年的《妮諾奇嘉》使葛麗泰·嘉寶第三次提名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1941年拍完電影《雙面女人》後,葛麗泰·嘉寶宣布息影。1955年,葛麗泰·嘉寶獲得第27屆奧斯卡終身成就榮譽獎。1990年4月15日因肺炎於美國紐約逝世。1999年,美國電影學會將葛麗泰·嘉寶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五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