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風光旖旎之地,人文匯萃之區,安慶都有些什麼好看的?

風光旖旎之地,人文匯萃之區,安慶都有些什麼好看的?

風光旖旎之地,人文匯萃之區,安慶都有些什麼好看的?

安慶黃梅戲表演

安慶位於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處,西接湖北,南鄰江西,西北靠大別山主峰,東南倚黃山余脈。市轄73區,人口520余萬,現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城市」之一,中國戲曲之鄉。風光旖旎之地,人文匯萃之區,安慶都有些什麼好看的?

風光旖旎之地,人文匯萃之區,安慶都有些什麼好看的?

安慶十二景:石境涵空

【一】石境涵空

石境山位於懷寧縣城東北34公里,海拔284米。山脈來自獨秀山,東為黃土山,西為大排山,南為金山、海螺山。山上青石累累,山南有一巨大石壁。舊志載:「石境山,石大如房,光明如鏡」,對面十里外在龍山景色盡收鏡中,視野開闊,「半峰縣古明,尺影卡神州」,如若仙境。

風光旖旎之地,人文匯萃之區,安慶都有些什麼好看的?

安慶十二景:龍山曉黛

【二】龍山曉黛

大龍山春秀繁花似錦,漫山飄香;夏季峰巒滴翠,泉瀑歡鳴;秋季滿山紅遍,層林盡染;冬日銀裝素裹,晶瑩剔透。尤以其朝霞初升或雨後乍晴,遠望山嶽青翠欲滴,峰巒隱現,咫尺異觀,曉霧如黛,五彩紛呈。遠眺「秀峰雲里綻芙蓉」,近觀「長松澗底結琥珀」,「半山細路入嶙峋」,恰似「人在翠微間」,遂名「龍山曉黛」。

風光旖旎之地,人文匯萃之區,安慶都有些什麼好看的?

安慶十二景:杏村春色

【三】杏村春色

舊時大龍山南石塘湖有杏林,林間有村,稱「杏花村」。春日杏花漫漫,片片猶如丹霞滿天,加之李花、梨花潔白如雪,十里花海,景色迷人。遙望杏花村,只見村舍點點,炊煙梟梟,田園似詩如畫,清新誘人,石塘湖上漁帆鏡影,鷗鳥飛翔,令人嚮往。

風光旖旎之地,人文匯萃之區,安慶都有些什麼好看的?

安慶十二景:百子晴嵐

【四】百子晴嵐

百子山是懷寧縣境中部獨秀山經洪鎮逶迤而來的一片環形深山,海拔437米。群峰如簇,各具形態,主要山峰有金雞嶺、筆架山、獅子山、球山,有一主峰名吼天獅,峰巒宛如昂首雄獅,仰天長吼。主峰西峰尖,三峰並列,統領群山,每當天氣晴和,山巒挺秀,滿目崢嶸;若蒙薄霧,峰頂則雲煙飄渺,峰嵐妖嬈。若大雨初霽,峰嵐一碧,飛瀑流泉,又一番境界,明代戲劇家阮大鋮曾隱居於此。

風光旖旎之地,人文匯萃之區,安慶都有些什麼好看的?

安慶十二景:冶峰青靄

【五】冶峰青靄

冶塘湖在懷寧洪鋪鎮境內,環湖皆山,峰嵐青靄,惟湖之東南有黃山之象鼻嘴與正東的獅山相逼就,形成獅象把口,口寬百餘米,與皖河相通。湖東北石庫村王家嘴,為漢代煉鐵遺址,冶塘湖亦由冶煉舊址而得名。

風光旖旎之地,人文匯萃之區,安慶都有些什麼好看的?

安慶十二景:瀼溪環曲

【六】瀼溪環曲

瀼溪實指今清河、老龍泉河(舊稱瀼河)的牛行北的老河道,注入珠流河。瀼溪環曲在今黃龍鎮駐地附近,舊稱瀼河鋪。瀼河北岸石頭潭,即今清河鄉石潭村,為南北朝齊梁二國界,南齊設戌屯兵,直至唐武德八年。瀼河鋪北二里,清代設黃土倉,為懷寧借予潛山屯運課糧之地。當時瀼溪能行舟,船過石牛山,淤渦清淺,依山百折,船民數里歌聲互和。清順治初年知縣賈壯詩云:「草堂何事築瀼西,映日迴流見此溪。亂石星河支曲岸,危橋煙雨接長堤。泛杯香遂桃花運,拂釣濃看碧樹齊。更喜禹功東到處,春深灌足野人畦。」

風光旖旎之地,人文匯萃之區,安慶都有些什麼好看的?

安慶十二景:海門夕照

【七】海門夕照

安慶南城牆有鎮海門,門樓額「海門一柱」。夕陽西下,乘舟泛江,晚霞縷縷,跳躍在微波之上;漁帆點點,徐徐駛向港灣之中;遠眺天柱銜日,近觀龍山巍峨;城中萬家燈火倒映江水,水天一色。

風光旖旎之地,人文匯萃之區,安慶都有些什麼好看的?

安慶十二景:石門秋泛

【八】石門秋泛

石門湖,位於山口鄉、月山鎮境內。夏季水起,滿湖煙波。初秋潮落,湖平如鏡,夾岸蓼花,紅白相間,蘆葦四合,青翠中茵,鷗鷺翩翩,漁舟穿行,遊人接踵,扁舟載酒,放棹山陰,謂之「石門秋泛」。

風光旖旎之地,人文匯萃之區,安慶都有些什麼好看的?

安慶十二景:菱湖夜月

【九】菱湖夜月

菱湖在市區,以多菱得名,菱荷盛期,花光水氣,清暉娛人,漁唱菱歌,中流互答,郡人每以秋夕,扁舟載酒,延眺忘歸。每逢采菱時節,荷花競放,滿湖碧波,皓月當空,令人心曠神怡。著名文學家郁達夫1921年任教安慶,留連菱湖,文中多有描述:「夜陰一刻一刻的深了起來,月亮也漸漸的泛起光來了,天空里從銀紅到紫藍,從紫藍到淡青的變了好幾次……」

風光旖旎之地,人文匯萃之區,安慶都有些什麼好看的?

安慶十二景:大觀遠眺

【十】大觀遠眺

安慶城西門外鴨兒塘畔有座大觀亭,建於明嘉靖年間,時任府推官李欽昊有篇「建亭記」,文中說:登亭遊覽,「俯瞰長江,一瀉千里,閭閻夾岸,檣舳迷津,皖中風景俱若踴躍奮迅而出也。」清康熙十五年(1 6 7 6年)、同治五年(1 8 6 6年)間,均因亭毀於兵燹而復建,建國後被毀。主亭系兩層土木結構,飛檐畫棟,曲徑迴廊,四周建有望華樓、停雲坊、境坊等,培以花木竹石相輝映,蔚為大觀。歷代文人墨客頻來登臨,留有諸詩文或楹聯。

風光旖旎之地,人文匯萃之區,安慶都有些什麼好看的?

安慶十二景:雁汊漁燈

【十一】雁汊漁燈

安慶江面有對面洲,分屬懷寧、東流縣,洲西南之楊家套,為懷寧縣民治鄉境。該地蘆葦茂密、河汊縱橫、雁鷗翱翔,為漁舟避風之所。夜幕降臨,無數漁燈在蒹葭中搖曳。

風光旖旎之地,人文匯萃之區,安慶都有些什麼好看的?

安慶十二景:塔影橫江

【十二】塔影橫江

安慶城樅陽門外的萬佛塔(振風塔),明隆慶四年(1 5 7 0年)安慶知府王宗徐和懷寧紳士於惟一、吳宗周等共同籌建。塔身是重樓式磚石結構,八角七級,高2 4丈。各層(除七層外)八方衛以玉石欄杆,可憑欄盡收浩渺長江。檐角懸鈴,風送鈴動,金聲遠揚。塔身高全國數二,長江流域居冠,嵌空玲瓏,屹立雲表,為宜城「關鎖」。懷寧縣誌載,形家(風水先生)認為,安慶諸山雄峙,但東南濱江,地形平衍,應建塔,示以青龍昂首,以利人才湧現。明萬曆四十七年(1 6 1 9年),懷寧紳士阮自華募款在塔周建成迎江寺,寺塔相輝,始成規模。清初桐城張英等人登塔留詩,「雲外平分天柱影」、「半落長江日夜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情偶記 的精彩文章:

劉伯溫能預言500年,姜子牙能預言5000年,真的假的?
你還在糾結生不生「二娃」,人家早就生過好幾百子女!
「二」字開頭的詞,意思為什麼都不太好?
一本「文盲」級的「教科書」,足以毀掉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TAG:閑情偶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