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打通鄉村校長培訓「隔斷」

打通鄉村校長培訓「隔斷」

「出發點是一個,最後的輻射點卻有千萬個。這樣就可以打破培訓效果出不了培訓班、出不了校門的『隔斷』」。這是作為參訓者和培訓者的內蒙古包頭市包鐵五小校長李曉翠所期望的最好的培訓效果。8月27—30日,2017年度「教育部—中國移動中小學校長培訓項目」(下文簡稱「移動項目」)培訓者培訓班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開班,它既是對2016年度該項目實施經驗和成果的總結,又在一定程度上為近日教育部印發的《鄉村校園長「三段式」培訓指南》等4個文件的實施與推進,提供了一種現實足跡與路徑。

按需研製,調動參訓積極性

自2015年實施國培計劃以來,鄉村中小學校長培訓力度加大,但在培訓具體實施過程中,需直面一個現實問題:如何調動鄉村中小學校長參訓的積極性?

「在基層,組織開展校長培訓是好事,但也是難事。難就難在除了受到工學矛盾突出、學習條件落後等客觀因素制約外,更重要的是受到主觀因素影響。」湖南省汨羅市移動項目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何韌的切身感受是,在部分校長的潛意識中,參加培訓似乎是在為教育主管部門和培訓機構完成任務,把參訓當成了「別人的事」。而且,這種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在態度上就表現為『無所謂』,在行為上就表現為『不想學、不好學、不樂學』」。

轉變鄉村中小學校長群體對於培訓的態度尤為重要。何韌介紹,汨羅市移動項目領導小組工作人員通過反覆宣講,使校長們對於參加培訓有了全新的感受和體悟。

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幹部培訓部主任韓民認為,除校長自身對於培訓的重視程度不夠外,校長對於培訓的預期與實際培訓內容之間的落差,也是校長培訓積極性不足的原因之一,「鄉村校長尤其需要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的培訓。」他說。

對此,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從整體出發,按校長需求和實際情況設計了培訓方案。「在培訓者培訓和影子培訓環節,我們對送教下鄉的內容、時間、形式等方面廣泛徵求了意見,以便實現按需培訓的目標,真正將校長們工作中急需的理論或經驗、遇到的困惑或困難等,有針對性地給予支持或解決。」韓民認為,以實踐性課程為主體的培訓,更加符合鄉村校長的實際辦學管理情境,也更加受到鄉村校長的歡迎。

整合統籌,「管理」變「服務」

在何韌看來,參訓校長對自身培訓需求的明確,是培訓設計有針對性的充要條件。但前提是,培訓主管部門和培訓機構在培訓中的角色定位,要從單一的「管理者」轉向保證培訓規範化運行的「服務者」,這也有助於增強培訓實效性。「主管部門和培訓機構慢慢從『演員』變成了『導演』,主要為校長創造培訓條件,提供培訓機會、平台和服務。」

為做好服務工作,在實施校長培訓項目前,汨羅市移動項目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認真分析了該項目面臨的形勢與任務特點:一是範圍廣,汨羅市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59所,其中農村學校147所,參訓校長人數多;二是困難大,主要表現為學校分散,農村學校編製不足、教學任務重,培訓時間點正好處在年底放假、春節休假和年初開學期間,參培校長精力分散,等等;三是培訓主管部門和培訓機構人員不夠,面對時間跨度較大、形式多樣的培訓,包括觀看視頻、網上研討、線下集中研討、送教下鄉、影子培訓等,如何跟進與落實也是一大難題。

鑒於以上情況,汨羅市摒棄了「一竿子插到底」的「長臂管轄」,組建了一支由領導團隊、專家團隊和支援團隊組成的大培訓團隊把任務化整為零。「領導團隊,包括人事部門、督導部門、基教部門、培訓部門,他們分別掌握『帽子』『分子』『底子』『票子』,其目的是通過部門聯動來整合力量,統籌項目實施。專家團隊,即主持人和輔導教師團隊,也就是『影子校長』團隊。支援團隊,由鄉鎮分管培訓工作的副校長組成,是參訓校長的直接上級。每一個團隊都各司其職、各盡其責。這三個團隊又形成了一個穩定的三角形,共同支撐起整個項目的培訓任務。」

韓民指出,培訓班的學員都來自農村地區,很少出遠門參加學習或培訓。因此,培訓部門專門配備兩名班主任專門負責教學和生活管理,精心做好服務工作。通過建立班級QQ群和微信群,搭建溝通平台,及時解答學員們提出的各種問題。在跟崗培訓期間,考慮到學員們對交通路線不熟悉,就安排車輛每天接送學員,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除此之外,各省市培訓項目領導小組還精心編製了一本兼具告知功能和培訓功能的學員手冊,將培訓效益「化小為大」。

實踐遷移,增強培訓實效性

實效性一直是培訓目標達成與否的「試金石」。為增強中小學校長培訓的實效性,遼寧省在移動項目中還推進選單式的按需送教模式。「根據各項目縣提出的需求,我們設計不同的送教內容,每個項目縣都不一樣。如,根據大石橋市需求,我們設計了原生態教學和職業倦怠專題;根據凌源市需求,設計了校長課程領導力和民主管理專題;根據本溪縣需求,設計了校長擔當與職業情懷專題。」韓民說。

考核評價體系的完善,也有助於增強培訓的實效性。教育部校(園)長國培中心副主任於維濤說,移動項目實施以來,各省市項目領導小組在統一的評估體系之下,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建立了培訓考評機制,如學分登記、考核評價、工作約談和定期通報等制度。何韌介紹,校長培訓的考核評價與校長年度考核掛鉤,從而以結果推動過程轉變,促進校長真正潛心培訓。

除各省市提供的大量培訓成果數據外,參訓校長的實際獲得和轉化也是項目格外看重的一點。李曉翠曾是移動項目的參訓者之一,如今,她卻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培訓者。李曉翠介紹道,她所在學校是內蒙古自治區移動項目2016年度「影子基地學校」之一。曾是參訓者的她,是5名參訓者的跟崗實踐「師傅」。在參訓過程中,她通過培訓班的校長資源,走出校門,去山東等地的優秀中小學交流學習,積累案例;在培訓其他校長時,則通過工作坊將案例與實踐經驗分享給參訓者,在遷移中共同成長。

「鄉村校長群體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培訓學習能幫助他們找到思路和出路。」李曉翠說。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06日第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未來對教育管理的挑戰
影響課改的三大錯誤觀念
自主教育給成長「架梯」
據可靠消息,這一天,老師們許下的願望都能實現~|致敬教師節
尊重每個學生差異,靜待花開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