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國長平之戰的失敗真的是因為臨陣換將嗎?

趙國長平之戰的失敗真的是因為臨陣換將嗎?

大家都知道,在公元前262年的時候,秦國和趙國為了爭奪韓國上黨這個地方,發動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最終這場戰爭以秦國戰損二十萬大軍慘勝,並坑殺了四十萬趙國降卒而結束,這一仗也給秦國未來的秦始皇統一天下帶來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大多數人認為,趙國之所以在長平一戰中慘敗,都是由於臨時換將引起的,真的是這樣嗎?

長平之戰的失敗通常歸咎於趙軍主將趙括的無能,他只會死讀兵書、紙上談兵。正是由於趙括的貿然出擊,使趙軍中了秦軍的埋伏,四十五萬人於是全軍覆沒,僅剩下240個年幼的士兵回國報信。

再往前推一步,趙軍主將本是廉頗,他根據敵強我弱的現狀,實施堅壁清野的防禦策略,讓秦軍不得前進一步。但趙王卻輕信了秦國的反間計,「秦國唯一害怕的,只有馬服君的兒子趙括。至於廉頗,不足為懼,他馬上就會投降的。」於是才臨陣換將,啟用了趙括。

公元前261年秦昭王一路軍隊攻打併佔領了韓國的緱氏和綸氏,韓國受到了秦國的軍事打擊大有滅國之險。公元前260年秦國大將王齕率領軍隊攻打併佔領了韓國的上黨,上黨地區的韓國百姓紛紛逃到趙國,這時候趙王命令廉頗到長平駐紮來接應逃亡的韓國軍民。這就有了後來的長平之戰。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首先我們知道,在的古代戰爭中,糧草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一樣東西,而在長平之戰中趙國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來,趙國軍隊兵種就多騎兵,在上黨這一個丘陵地帶守城作戰本就不利,在正面戰場上也一直處於劣勢,再加上齊國等諸侯國已經拒絕借糧。所以在和秦國死磕到底的時候,趙國根本不可能繼續使用廉頗的堅守方案!

而在長平之戰後期,秦軍因為擁有關中和漢中兩大糧倉,雖然戰事吃緊但卻比趙國糧食供應已經開始告急的情況好很多。所以在成唐看來,其實秦國的這個反間計與其說是陰謀倒不如說是陽謀,因為趙國相比於秦國,趙國更加渴望速戰速決,因為趙國的國內局勢相比於秦國更加嚴峻,趙國也更加拖不起!

另外趙括的舉動是「紙上談兵」的關鍵,即趙括在戰役之中所採用的戰略戰術。當時秦軍在西、趙軍在東,秦軍以西是河水很寬很深的泌水,趙軍以東是河水很寬但水淺的丹水,兩軍之南是太行、王屋山脈,北面也是太行山的山脈,整個戰場由山脈和河水組成了一個矩形。但是,南面的山脈已由秦軍所佔,北面的山脈為秦趙共同佔有。因此,無論是哪支軍隊要全身而退,都只有選擇水路,要麼是涉水渡過丹水,要麼是乘船渡過沁水。

趙括決定派晉陽趙軍南下支援沁水西岸的趙軍,控制沁水西岸一帶,再向西進攻秦軍,配合自己的大軍東西夾擊秦軍。但是,趙括沒有想到的是,沁水西岸的趙軍並沒有完成自己的命令,未能控制沁水西岸,所以當趙括大軍一路追隨不斷向西撤退的秦軍至沁水河東岸時,不但沒有消滅秦軍,反而使自己陷入了秦軍的包圍圈之中。最後,秦軍騙降趙軍,兩軍再戰,死傷無數,趙軍四十萬大軍終因力竭而敗,趙括自殺殉國。

長平之戰歷時三年,戰爭初期廉頗與秦軍僵持兩年,導致趙國國內已經陷入無糧可食的局面。同時將本來善於野戰的趙軍用於防守戰,讓秦軍順利包抄趙國後方,不斷騷擾趙國的糧道,讓趙國雪上加霜,完全失去了主動權,所以即使不臨陣換將,趙軍也必定失敗,只不過不會全軍覆沒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風暴 的精彩文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他是抗日名將,至今鮮為人知
這皇后不知疲憊的在床上躺了10天不下床,全城的男人都知道真相
他才是蜀中第一大將,踢飛甘寧,打哭劉備
他不是許褚、更不是張飛,他單挑差點殺了馬超

TAG:歷史大風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