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汕頭大學論述題:什麼是網路直播與電視直播?分析兩者的優缺點

汕頭大學論述題:什麼是網路直播與電視直播?分析兩者的優缺點

GIF/1K

你來答,我們改!

每日一練,

公益修改,

幫助大家找答題角度,

理清答題思路,

找到答題信心。

成功在於點滴積累!

9月2日真題:什麼是網路直播與電視直播?分析兩者的優缺點。

題目來源:汕頭大學論述題

真題解析

答案一來自@張XXX

一、網路直播以及其優缺點

網路直播是新興的高互動性視頻娛樂 , 如今的直播平台已經進入了「隨走、隨看、隨播」的3.0移動視頻直播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們願意參與其中,直播並分享自己的生活,全民直播漸成趨勢。當前,網路直播行業正呈現三方分化的形態,包括最為知名的秀場類直播、人氣最高的遊戲直播,以及新誕生並迅速崛起的泛生活類直播。隨著網路直播的興起,人們在獲益的同時也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一段在介紹網路直播形態非常棒。但是對於網路直播的概念沒有提及,是一個失分點哦。)

1、網路直播的優點

(1)從隨時發布到現場實時發布

網路直播使用多種傳播符號,例如圖像、聲音、文字等語言與非語言符號,觀眾受畫面上特定現場和氣氛的影響在情緒上也比其他形式更強烈。(發布形式多樣,這一點可以單獨作為一個優點。)而且發布信息時的時效性極強,這也極大的滿足了受眾的使用和滿足。(小標題為「從隨時發布到現場實時發布」,闡釋部分只簡短提及時效性,沒有緊緊圍繞要表達的中心意思,這個優點闡述還待加強。)

(2)及時交流到實時互動

網路直播的出現真正能夠實現實時互動。網路主播不同於電視主持人、錄製視頻主持人,其在展示自我的同時特彆強調與受眾的互動。(這一觀點闡述也沒有緊緊圍繞小標題的「及時交流」)

(3)從個性突出到個性十足

網路直播更加突出傳播個體的個性,釋放公眾表達的慾望,個性十足的人們迅速成為不同話題的「意見領袖」,帶著自己的跟隨者不斷地設置新的「議題」,強化了「人人即媒體」的傳播格局。網路直播帶來了更直接、更有效果的傳播方式,滿足了人們個性化十足的表現需要和觀看需求。

2、網路直播的缺點

(1)網路直播對受眾的麻醉作用

拉扎斯菲爾德認為,大眾媒介是使大眾的審美鑒賞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網路直播可以麻痹一部分人,這些人長期"宅"在家裡觀看各種網路直播以滿足自己的需求,殊不知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定的麻痹作用,讓他們沉迷於虛幻的世界不可自拔。

(2)直播內容抄襲成風致同質化嚴重

由於網路直播的平台不斷增多和網路主播的數量不斷增加,網路直播的內容呈現出抄襲和同質化的傾向。導致打開各大直播平台,很多內容都是趨同的,比如,大量網路主播直播唱歌,喊麥等,而且連歌曲的內容都差不多。

(3)主播素養培訓(改成「主播素養有待提升主播素養參差不齊」可能更好,因為回答的是缺點,而不是措施,雖然有時候缺點和措施表達只差一兩個字,但是表達時候是措施就答措施,是缺點就回答缺點。)

低門檻並不代表著低素養,網路直播平台作為網路直播的內容提供方,有義務對簽約主播提供媒體素養的培訓,從提高主播人員的素養上根本解決網路直播中的低俗化問題。

二、電視直播以及其優缺點

電視直播是一種將節目新聞等建立在技術指導下的實況播放,從1997年直播香港回歸至今,很多大型晚會,比賽等等講求實時傳送的節目均採用這種形式,得到很多觀眾的青睞。然而從辯證的角度來看,電視直播也有其優點的缺點。

1、電視直播的優點

(1)形式上的嚴肅性(也可以寫成權威性、專業化

電視作為一種傳統媒體,其一貫的「中央集權式」傳播雖然在互聯網的衝擊下有所消解,但根植於其媒介屬性的嚴肅性與權威性卻在這種直播這種形式中體現出來,我們可以看到(在考題中,盡量避免出現如你們、我們、你、我這樣的代詞。我們在考研答題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寫一篇篇客觀公正的論文,講究科學嚴謹性。)多數的電視直播都是「重大事件」,比如中央會議、閱兵儀式等等,這些直播通常有專業的組織團隊操作,在一定的拍攝技巧下,由專業人士拍攝多鏡頭同步切換,視覺上具有嚴肅性。

(2)內容上的主流化

作為傳統媒體的一種,國家對於電視的管控較為嚴格,其直播秉承傳統媒體嚴肅的特徵,在直播內容上以嚴肅性新聞為主,多數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流意識的內容,具有重大社會意義,電視直播並不針對觀眾進行分眾化播出,而是一種面向全社會的主流內容。

(3)互動上的間接性

電視直播的互動具有間接性的特點。現如今的電視直播已經一改傳統模式的單向傳播特點,在網路、手機同步互動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比如每年的春晚直播,會在微博平台上進行實時互動,一系列搶紅包的活動也很好地調動了受眾參與互動的積極性。

(考生描述以上內容為電視直播的優點,在小編看來這種闡述更像是電視直播特點的描述,而不是電視直播的優點。嚴肅性、主流化、互動間接性帶來的好處,才是電視直播的優點,其實主要錯在考生描述語句措辭上,大家可以參照答案二中電視直播優點。

2、電視直播的缺點

(1)從傳播結構看,電視直播往往是「有大事才直播」,例如2008年奧運會,今年的全國兩會,且受眾僅是觀看者。

(2) 從傳播文本看,電視直播是為了解決人們的信息「剛需」,建立在人們對重要事件的期待填補基礎上。

(這個缺點的描述有點欲言又止,傳播結構上有大事才傳播,受眾僅是觀看者,然後呢?沒有然後!傳播文本上,電視直播解決剛需,解決人們對重要事件的期待填補基礎上,然後呢?沒有然後!)

總之,隨著直播這種傳播方式的興起和快速發展,受眾無論在面對電視直播還是網路直播,都應該認清其各自的優缺點,盡量發揮其優點,擯棄其缺點,是直播能真正使用與滿足受眾。

答案一點評:

網路直播的優缺點描述基本到位,但是網路直播概念沒有闡釋,這是一個失分點。電視直播概念介紹還算好,但是電視直播優缺點的闡釋漏洞百出,是個大失分點。本來是個簡單的題目,問什麼一目了然,而且確實也針對問題進行回答,但是小觀點的表達不盡人意,答題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出題院校:汕頭大學

答案二來自@AXXX)

從1997年的電視直播元年到2017年的網路直播元年,伴隨著網路直播平台的發展和直播技術的發展,直播進入移動時代,直播這一具有現場感的辭彙也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此處可加一個大標題,可以像答案一一樣:一、電視直播及其優缺點。可使邏輯清晰。)

電視直播是指不經過預先錄音、錄像,而將事件現場情況、演播室情況同步播出的電視傳播形式。電視直播由早期的新聞直播也逐漸發展為其他場景的直播,比如體育賽事、盛大會議、晚會等儀式的直播。這種電視直播所帶來的觀感和受眾集體觀看的行為正是戴揚和卡茲所說的「媒介事件。」電視直播在中國更是一種具有傳播儀式感的文化表演。(此處非常好,提及一非常重要的理論「媒介事件」,很明顯這個理論並非常規參考書中所有,這表示該考生是看了課外書的,而且在答電視直播用到此知識點非常貼合題意。)

電視直播具有以下優點:

1.強化了受眾的現場感,具有感染力和衝擊力。

圖像作為視覺符號對人的感官影響相較於文字和聲音要更強烈。直播往往由出鏡記者或主持人對現場進行解說,營造了一種電視的一種現場感,配合同期環境聲,使得直播的事件更加具有現場感。

2.電視直播技術成熟,時效性相對較強。

其突破了新聞的定義,將新近發生的事實變為了對正在發生的事件的報道。當一些重大事件以及突發事件發生時,電視台會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前往現場進行直播和採訪,這使得電視直播的時效性較強,受眾可以在第一時間看到現場情況。信息得以快速傳達,有利於社會穩定。

3.電視直播營造的儀式感能夠增強文化認同,加強統一。

對於重大賽事和晚會的直播能夠讓觀眾感受到現場的氣氛,作為媒介事件設置了公眾的議程,人們在觀看和討論中強化了愛國情懷,增強了文化認同感。

(這個答案的電視直播優點相對於答案一,更符合題目意思)

電視直播具有以下缺點:

1.電視直播是一種象徵性的真實。

直播看似是對現場真實情況的反應,但受眾感受到的這種在場實際上也是基於一種二維的觀看。攝像機的位置,記者的報道,畫面的焦點實際上是經過加工選擇後呈現的,是一種象徵的真實,一種主觀的傳達。

2.一些敏感話題的直播具有局限性。

廣電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為了維繫社會穩定,在傳遞信息時更多的提供事件正能量的一面,而避免一些敏感話題,這使得受眾對於一些重大事件不知情,會造成社會恐慌。(也可以表達為電視媒體的議程設置,讓我們看到了它們想讓我們看到的,讓我們忽視了一些也許重要,但是不想讓我們了解的事物。)

3.電視直播對於技術的高要求。

電視直播需要專業的媒體人員來操作,門檻較高。

4.缺乏互動性。

電視直播由於其媒介形態的特點,難以和受眾做到實時互動,反饋不及時。

(此處也可加一個大標題,二、網路直播及其優缺點)

網路直播是將信息同步公開面向受眾傳播的一種及時播出,具有雙向流通過程的信息網路發布方式。國內網路直播大體分為兩類:一是將電視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輸入電腦,實時供人觀看,相當於網路電視,另一種則是真正意義上的網路直播。

網路直播的優點:

1.營造了受眾的在場感,受眾主觀視角。

在新媒體時代,技術提升了個人的主體地位,在重大事件中,個人不滿足於當旁觀者,而成為事件的親歷者。畫面從現場變為了在場。剔除了媒體視角,受眾具有和直播者同樣的體驗。未來通過VR技術,網路直播將帶來更真切的第一人視角。

2.「幕後」的真實呈現。

與被傳統電視直播修飾的「台前」不同,來自新聞現場的普通人通過網路直播能夠更多的揭示不為人知的「幕後,」聚焦媒體的報道盲區。

3.「表演」及「陪伴」的網路直播。

在社會學家戈夫曼看來,社交互動都是擬劇化的表演。直播看似進入到直播者的私人空間,但也是修飾後的表演空間。這種表演提供給受眾一種陪伴的感覺,使受眾感到進入了他人的生活空間。主播與觀眾的實時互動,加強了傳受的雙向交流。

4.網路直播內容豐富,可選擇性強。

涉及到學習、娛樂、生活、營銷廣告等多方面的內容。滿足了分眾化的需求。

網路直播的缺點:

1.直播亂象凸顯。

一些主播為了博眼球,直播三俗內容,打著色情暴力犯罪的擦邊球。2016年6月,一位大媽在「快手」直播生吃燈泡,並直播一些自虐行為以博得關注。敗壞網路風氣。

2.對受眾的不良影響。

觀看者為了顯示存在感,花重金打賞主播,患上了「網路成癮症。」影響了個人生活和身體健康。

相較於傳統的電視直播,網路直播賦予了普通受眾生產和傳播的權利,顯示了觀者的在場感。但同時網路直播亂象不容忽視,這需要相關立法、行政部門,以及行業內直播平台和受眾多方的協同努力,凈化網路風氣。

學長點評:

兩個答案在大方向上是沒有錯誤的,基本能夠問什麼答什麼,要點也比較到位。缺點全在細節。對小觀點的闡釋沒有那麼貼切,小標題和段落介紹部分出現了脫節,語句闡釋方面還有待加強,細節上都有點經不起推敲。

總之,我們需要做到答的內容是考題問的,論據能夠準確圍繞觀點。其次,注意語句邏輯,像答案二可以對答題要點進行序號標明,效果會更好。

真題答案解析新鮮出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新網考研 的精彩文章:

TAG:傳新網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