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劊子手的刀鋒都是鈍的,原因竟是為犯人著想!

劊子手的刀鋒都是鈍的,原因竟是為犯人著想!

劊子手(guìzishǒu ) 劊子手或行刑者是古代對於從事直接處決犯人的職業的人的一種稱呼。 劊子手也可以用來當作罵人「卑劣」的意思。

1851年(咸豐元年),在廣州英國駐華領事館任翻譯的英國人密迪樂(ThomasTaylorMeadows,1815~1868年)目睹並記錄了當地死囚受刑的過程。

那又是怎樣一種場面呢?

廣州的殺人刑場,位於人口稠密的南郊鬧市中。那是一塊窄狹之地,南北向,長約四十五六米,北端寬七米多,向南漸窄,最南端寬不過四米五左右。頂頭是一扇極厚實的門,行刑的時候關閉並派人把守。刑場的東側是一堵封死的磚牆,約有三米半高,是一些民居和小貨棧的後牆。

靠著此牆,離刑場兩頭差不多同樣距離的地方,豎著一個架子,上面總掛著一些腐爛程度不一的人頭。架子北邊,沿著磚牆搭了一個棚子,那是劊子手等候犯人到來的地方。行刑時,監刑官就坐在此棚下。1851年的前八個月里,已有四百人被處死。

汪先生曾對「切」腦袋的認識,寫進了小說《曇花、鶴和鬼火》,以及回憶文章《我的初中》中。前者寫道:東門外是刑場……對著東門不遠,有一片空地,空地上現在還有一些淺淺的圓坑,據說當初殺人就是讓犯人跪在坑裡,由背後向第三個頸椎的接縫處切一刀。…… 這就是劊子手。

在清朝末年,一個美國人就記載下了這麼一個現象,那就是劊子手行刑時用的刀是鈍刀,砍頭時非常費力,有一次砍人的時分居然砍了十五次才將犯人的頭給砍下來 ,劊子手為何運用鈍刀?

斬首從隋至清都作為五刑之一,劊子手這個行業也有著長久的歷史,不同中央的劊子手有不一樣的風俗,例如在清朝時,皇城腳下的劊子手信奉的是一刀斃命,他們在成為劊子手之前會經過系統的鍛煉,還會有師傅傳授要領。但是在偏僻地域,劊子手這個行業就沒有那麼標準了,只需有人願意就能夠勝任,所以劊子手的技藝參次不齊。

清咸豐年間,沿海地域捕獲海盜五十多名,劊子手在行刑時對其中一名犯人砍了十多刀都沒砍下,最後是用鋸子將頭給鋸斷,所以在偏僻地域,基本沒有太大的考究,反而會有各種各樣的習俗約束著劊子手,在安徽普遍都不願意磨刀,才呈現了連砍十五刀的現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外刊 的精彩文章:

高高的城牆下貧民窟一片一片,和大清朝的皇宮比比真是讓人心寒
一組越戰期間安祥的越南兒童老照片,難得一見
民國大城市老照片,人們生活很精彩,籃球如此之大!
所謂法西斯主義,首先是一種美,希特勒與他的國

TAG:歷史外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