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監督片山一良回顧《THE BIG-O》:我以神之名鑄造此物,汝等無罪

監督片山一良回顧《THE BIG-O》:我以神之名鑄造此物,汝等無罪

圖片來源:《THE BIG-O》

CAST IN THE NAME OF GOD,YE NOT GUILTY

40年前除了帕拉蒂姆城以外的世界被毀滅,在40年後,失去了記憶、治安不安定的帕拉蒂姆城,談判專家、本作的主人公羅傑·史密斯雖有著卓越的頭腦,但時而在危急關頭也不得不使用「暴力」操縱著稱為「Megadeus」的巨大機器人「BIG-O「與巨大的敵人作戰,展露了他不為人知的一面。這就是《THE BIG-O》的基幹。

以片山一良監督兼系列構成、さとうけいいち(佐藤敬一)擔當角色·機械·概念設計、小中千昭負責系列構成·腳本3人為中心的製作團隊,打造出了這部兼具洗鍊台詞與異色風格的機器人動畫。由眾多機器人動畫、特攝、海外電視劇得來的靈感而誕生出的本作,秉持著對這些作品的致敬而創造出了另一個令人驚嘆的嶄新世界。

當時的OP1畫面的光學處理更是直接致敬了奧特曼系列,OP主題曲《BIG-O!》則是致敬了Queen樂隊為電影《飛俠哥頓》製作的主題曲《Flash》。

1999年全世界都散發著世界末氛圍,有著苦惱的主人公、複雜的世界設定、宣告世界正在走向滅亡的倒計時,便是本作的製作初衷。本作除了BIG-O之外,劇中登場的Megadeus也都充滿了個性,重量級狂野的造型,看似被限制的動作下,卻內涵玄機,每回的戰鬥也都充滿了創意與迫力。正是在這濃密複雜的世界觀設定背後,有著這樣王道機器人浪漫的精神骨髓,更使得本作經久不衰。

在BIG-O重塗版超合金魂宣布發售後,9月9日的SUNRISE Festival 2017上,動畫也在TOHO Cinemas新宿進行整夜上映,片山一良、佐藤敬一、小中千昭與羅傑·史密斯的聲優宮本充也將登台,屆時將與現場的各位一同回顧這部作品。此前片山一良監督也接受了《Animege》2017年9月號的採訪,回顧了這部作品的創作歷程。

關於本作獨特的角色、機械設計,片山監督說到,當時主要是受到了《新世紀福音戰士》(以下簡稱EVA)的影響,有想過要把作畫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但自己實在做不來那一套,而且不能保證能夠超越《EVA》。在摸索的途中,片山翻開了手邊的動畫雜誌,翻著翻著就在想,「如果這麼一頁與其他頁數的風格都不同,是不是就能讓人注意到而停下來看呢」如果不這麼做,極有可能會被其他作品給埋沒。因此決定走與《EVA》完全相反的路線——簡化作畫線條。

片山之前也考慮過像高達那樣機器人,不過這在眾多「四四方方」的機器人中也不能確保脫穎而出,於是先排除了這個選項。當時的另一個想法是走蒸汽朋克路線或者復古未來主義風格的設計,於是從這點出發,再與擔當設計的佐藤敬一進行了好幾次會議,繞了不少彎,總之還是以「迄今為止沒看到過的機器人」為目標開始設計。

實際上當時片山那會兒完全沒找到方向,感覺自己已彈藥用盡,從刪除法中才選擇了「誰也沒有做過的設計,只好這麼做了」這條路子。這時本以為無力回天的片山從圓谷的特攝《超級機器人紅巴隆》《超級機器人馬赫巴隆》中找到了感覺,「像是裡面有人一樣」的設計,沒想到抓了個正著。

《超級機器人紅巴隆》《超級機器人馬赫巴隆》

角色方面,在企劃前片山和佐藤都偶然地看了90年代美國製作的《蝙蝠俠動畫版》,兩人意識到後希望能採用同樣的簡略方法進行製作,而且這樣的風格對日本動畫來說也十分新穎。這在當時還只是一個方案,還未正式採用。困擾的時候片山發現了老牌漫畫家桑田次郎(現:桑田二郎)的《8號超人》(8マン,原作:平井和正)。桑田的畫放在現在也非常有魅力。當時的那種風格更是一瞬間就抓住了佐藤的眼,就決定按這個風格來吧!結果包括劇情在內都充滿了50~60年代的TV黎明期動畫和海外電視劇的氣氛。

《蝙蝠俠動畫版》的簡略作畫

《8號超人》

羅傑·史密斯的設定是典型美國偵探電視劇里的主人公,自信,幽默,用自己的才智解決事件。正因為如此,片山當時在選擇羅傑的聲優時,刻意排除了經常為「有著苦惱的主人公」配音的聲優,而選用了經常為海外影視劇配音的聲優。又是一次偶然,片山在看電視上放的海外電影時聽到了宮本充的聲音,於是決定直接採用他為主人公羅傑配音(順帶一提,宮本充也是電影《永遠的蝙蝠俠》《蝙蝠俠與羅賓》中羅賓的日語配音)。

關於劇情,片山只給了小中千昭「像50~60年代電視劇的風格,稍微加點SF色彩」的要求,整體的氣氛營造也多虧了小中的品味。小中提出了「失去記憶的城市」這個世界觀的中軸,然而實際上當初這個設定只是純粹為了「方便」。那會兒世界觀設定複雜縝密的作品多不勝數,片山覺得「麻煩」反而不想為這部預定製作僅有1季的作品做出如此多且複雜的設定。為了不在作品中扯到複雜的世界觀和設定,就決定採用了小中的這個點子「失去記憶的城市」,也就是當有人問到「為什麼?」「是什麼?」的時候,只要回答「大家都不記得了」就好了,並「沒有特殊的含義」。片山本想按著這樣「方便」的路子走,沒想到小中竟然還為這個「失去的記憶(memory)」加上了更為複雜的設定,故事也開始圍繞著「失去的記憶」展開,因「失去記憶」的人鬧出了事件,羅傑等人也就順其自然地被卷進這些事件中。這就是小中設計好的「機關」。

另外,據片山透露,多洛茜原本可能只在第1話登場,但由於小中千昭一味地想讓多洛西成為女主角,最終還是如小中所願。片山在看到多洛茜的設定時,留下了一股《星際迷航 下一代》中的生化人Data少佐一樣的印象,無神的雙眼中就像冷笑著人類的愚蠢。矢島晶子也是來自片山監督的指名,並表示這樣的存在感,除了矢島晶子以外誰也表現不來。

動畫第1季於1999年10月播出到2000年1月完結。因為美國卡通網路(Cartoon Network)的參與,原本因諸多原因只打算做13話、以「未完的結局」作為結局的動畫,在美國方面「強烈要求完整結局」的呼聲下,第2季「解決篇」最終於2001年秋季決定製作。大家都抱頭苦思,小中千昭所設下的「機關」被正式啟動,動畫第2季最終在2002年10月播出,故事達到了真正的結局並揭示了這個「失去記憶」的世界觀全貌。

現今不少動畫都是打著「機器人」的旗號,並不把機器人作為主題,更像是背景一樣形容虛設。「每回的最高潮,巨大機器人登場與敵方對戰,最終取得勝利」這類作品現在已經看不見了。片山表示,原本Megadeus的由來就是取自拉丁語片語「Deus ex machina」(機關降神)翻譯自希臘語。在古希臘戲劇中,當劇情陷入膠著、困境難以解決時,突然出現擁有強大力量的神利用起重機或起升機的機關「降臨」將難題解決,(強行)令故事得以解決並有個好結局。機器人、英雄的設定原本就擁有這無敵的方程式,才有了這種被稱為「爽快的王道機器人、英雄動畫」。

在片山眼裡,當時「高達」作品、「勇者系列」都是作為這些主流的王道動畫相互支撐著SUNRISE,而《THE BIG-O》在當時完全是卯著一股「世界要完」的勁兒來做著這部動畫。能被當成王道的機器人動畫對他來說是一種榮幸。而他自己如今也在猶豫,「如今,大家還喜歡著機器人動畫嗎?」或許大家還把機器人動畫當作是王道動畫來看就能喜歡上吧。

參考資料

《Animege》2017年9月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 的精彩文章:

輕小說《魔女狩獵的謝幕歡呼》推介:新感覺奇幻懸疑作
館野仁美專訪(六):是咖啡店,也是動畫展覽會場
Anitama新聲:縫縫補補又一年

TAG:Anita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