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陽主陰從還是陰陽平衡?

陽主陰從還是陰陽平衡?

陽主陰從,陽更重要嗎?

01

最近筆者在某個中醫群中談到陰陽平衡的時候,一位學者問道:「陰陽平衡了生命能運動變化嗎?《周易》的乾統坤承思想講的是陰陽平衡嗎?陰陽平衡了怎麼升?陰陽平衡了又怎麼能降?」

「乾統坤承就是乾佔主導地位、占統治地位。乾統坤承就是陽主陰從。」「沖氣,首先是動氣,動一定是陽的特性,沒有始動就不可能有變化,一切變化的始動因素是陽而絕非陰。」

我知道現在有一些中醫學者認為陽主陰從,乾統坤承,顯然陽更重要,陰陽本就不該平衡,陽比陰更重要,臨床上重視陽最重要,並以列舉了以下依據:

《易傳》「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大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周易》重陽思想一看便知。

《內經》「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

其實一直以來,一些學者都認為《周易》是首重陽的,就像一些學者認為《道德經》重陰柔貴的,甚至一些學者說《道德經》是母系氏族的思想產物,《周易》則是父系氏族的思想產物,這大概都是些無稽之談,從文字表面理解經典的人真是太多了!

陰陽平衡錯了嗎?

02

那麼難道「陽主陰從,乾統坤承」 不對嗎?其實「陽主陰從,乾統坤承」並沒有錯,只是人們的理解錯了,結果就推出了只要重注陽就夠了,甚至開始質疑陰陽平衡觀。這是一個原則問題,千萬不能錯!

大家都知道陰陽是指在一個範疇里相互關聯的相對雙方,比如上下、內外、表裡、左右、天地、男女、剛柔等等。那麼如果我問「主、從」這一對雙方,誰為陰?誰為陽呢?當然是主為陽,從為陰,如此你知道「主從」,「主」本就屬陽,「從」本就屬陰,就像天為陽,地為陰一樣,如果換成「統與承」,統」為陽,「承」為陰。但請注意,這裡從沒說主比從更重要,陽比陰更重要,所謂貴陽賤陰,那就錯了。比如一個軍隊,元帥為主,為統,為陽,士兵為從,為承,為陰,請問是元帥重要還是幾百萬的士兵重要呢?就像我問你,一個國家是政府重要還是十幾億的人民重要呢?(放到現代國家,政府可是民眾選舉產生的。)這裡主和從,「主」重要還是「從」重要?難道只觀注「主」就行了嗎?

主與從這對陰陽,依然是平衡最重要。一個只有帶一個班能力的統帥讓他帶一個軍行嗎?這就是主從失衡,陰陽失衡,後果可想而知。反之,一個可以指揮三軍的統帥讓他帶一個班去衝鋒陷陣,也是陰陽失衡,非是佳象。

《內經》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不錯,說陽氣非常重要,當然對,但由此推出陽比陰更重要恐怕原文無此表達吧。其他如「陽秘乃固」、「陽生陰長」等等也是如此。陽氣當然重要,但因此就說陽最重要,比陰更重要,關注陽人體就不生病了,恐怕《內經》從無此表達,反之處處表達的是陰陽要平衡最重要。

生之本,本於陰陽

03

從疾病的「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到治療的「謹查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再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 等等。注意,本於陰陽,即使是通天者,也沒有說本於陽。

其實,陰陽本就是一體,正常本就是平衡。就像一個硬幣,正面、反面同時存在。不存在先有正面後有反面,正反是同時產生的,動靜也是如此,也不存在現有動後有靜,一切陰陽莫不如此。

前面說「沒有始動就不可能有變化」,對!但是誰在動呢?被動的主體是誰呢?如果動為陽,那顯然,被動的主體就是陰,而且這個主體先前沒動,所以也屬陰。又,何為始動?始,起始,最開始。如果動為始,那動之前呢?動之前一定是不動,也就是靜、陰,如此始動才成立,那也就意味著先有靜(陰),然後才有動(陽),因為動總該是讓原本靜的動吧,否則談何動呢?如此就變成了先有陰後有陽、陰產生陽、陰為陽之母了。

再接著上面說,如果說變化之動屬陽,那麼誰在變化?被變化的主體相對於變化來講為陰,因為變化不能被變化,變化不能「變化自己」!否則不是成了負負得正,沒有變化了。也就是說有變化之用,同時也就有被變化之體,體用是同時產生的,陰陽本就是一體。

「陰陽平衡了怎麼升?陰陽平衡了又怎麼能降?」這話似是,而實際上說反了。升本就是陽,降本就是陰。如果談升降,陰陽平衡就是升降平衡,有升降、有陰陽才談平衡。難道元帥和士兵、政府和百姓這對陰陽平衡了,元帥和士兵、政府和百姓就沒有了?!

關於沖氣,我在《元氣神機—先秦中醫之道》描述的很清楚。《廣韻》說「沖,和也」,什麼相和?陰陽相和!什麼是陰陽最相和的狀態?陰陽平衡,也就是「中」。「中」代表不偏不倚,不左不右,陰陽平衡。

貴中貴和

04

中國傳統文化中從沒有所謂的貴陽賤陰,同樣也沒有所謂的老子貴柔賤剛,這是沒有理解古人之意。中國傳統文化中只有貴中貴和,以陰陽之中,陰陽之和為貴。無論是《周易》還是《道德經》都是如此,(看看《周易》卦象,貴中之象處處都有),後世之聖賢也無不如此!

古之經典不能只看字面意思,以我們現代人的思維去擅自揣度古人之意,這常常會出錯,這方面的教訓太多了。道家說,要練就純陽之體,你又會說,你看貴陽賤陰吧,但要知道此處的純陽之體指的是什麼?就像有人說老子貴柔賤剛,貴陰賤陽。要知道,道家丹道是以老子思想為本原的,既然老子貴柔賤剛,貴陰賤陽,道家為何又要追求純陽之體呢?這種表面上的矛盾都是只看字面的後果。包括「道生一,一生二,」有人說,你看一為陽,二為陰,陽生陰,當然陽重要了;其他如「人法地,地法天」等等。讀古人的書,尤其是讀聖人書切忌望文生義。古人說言不盡意,不能只看字面之意,一定要放在古人整體的語境和思維中去虛心學習,而不是私藏己意,擅斷古意。

最後我引述一下我在以前的公眾號文章《中醫——中正之醫》曾經引述的火神派鼻祖鄭欽安的一句話,鄭氏云:「仲景存陰、化陰、育陰、救陰之法俱廢,無人識矣,今特證之!」哈哈,難道我在說陰比陽重要嗎。

微課堂

講授元氣神機法,從源頭出發學中醫【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想聽中醫微課堂?

掃描一下,

良醫與你一路同行。

原創

反對抄襲

否則將投訴

獨家

引用請標明出處

中醫

用心傳播

真中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良醫之路 的精彩文章:

TAG:良醫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