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的才女——東晉謝道韞一二事

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的才女——東晉謝道韞一二事

提到才女,我們腦海中第一反應出來的就是李清照,那個寫出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女詞人,但是在這個文化圈子裡,時間段往前推移,我們就會發現一個才情不遜於李清照的才女——謝道韞,對,沒錯,就是那個「未若柳絮因風起」的謝道韞,在謝安的教導下,謝道韞一家人,都是才華橫溢的人!

謝家作為東晉時期的大家,能與謝家門當戶對的只有當時的王家,王家作為從龍功臣,整個東晉就是在王氏兄弟的扶持下建立的,王家最為人熟知的人物就是曲觴流水之際寫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王羲之了,而我們今天的主角謝道韞的丈夫就是王羲之的二兒子王凝之,

王凝之性情敦厚,善草書和隸書,在古代,婚嫁這類大事,少不了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謝安作為謝道韞的叔父,與王羲之是至交好友,所以,謝安將這門親事就這麼說定了,你家的兒子配我家的侄女,挺好的,

本以為王凝之出自大家,結了婚,謝道韞才發現王凝之很平庸,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不要說和自己的叔父謝安相比,就算是自己的那些哥哥弟弟相比,王凝之不論是從才學、氣度上都差太多,但是謝道韞沒有像現在的女子一樣抱怨然後家庭不和睦,而是依舊選擇做一個好媳婦,可謂「溫良恭儉讓」面面俱到。這樣的妻子,真的是夫復何求啊!

關鍵是王凝之能力一般,還信奉鬼神之手,王凝之是天師道的信徒,整天不把時間花在提升自己的才學上,而是一個勁兒的求神問鬼,要不是自己的親家和本家是大家族,自己這整天求神問道的,能走上仕途真的三生有幸!關鍵是家族庇佑,一直做到了一方的軍政大權的會稽郡守1

王凝之擔任會稽太守時,趕上孫恩之亂。孫恩同樣是天師道的信徒,他糾結一幫信徒發動叛亂,對付這種人,就應該以暴制暴,可是王凝之堅信天師道統會庇佑自己,還天真地對手下的將士說,我已請來百萬鬼兵鎮守各個關口要隘,諸將請放心。就這樣,沒有一點防備,孫恩和手下長驅直入,殺死了王凝之 和他的兒子。此時的謝道韞,無奈成為俘虜。孫恩看到她的外孫,以為也是王家子孫,也想殺死。謝道韞厲聲說「事在王門,何關他族?此小兒是外孫劉濤,如必欲加誅,寧先殺我。」 孫恩見她臨危不懼,再加上以前就聽說過她的才名,心中嘆服。不僅不殺她的小外孫,還讓部下好好保護,並送她回故居。可以說,她的淡定救了她自己。

寡居會稽,傳道授業

丈夫和兒子被殺,這一年謝道韞50歲,叔父謝安也於一年前去世,她並沒有喟嘆身世,也沒有寄居在親戚家。而是開始了傳道授業,雖然沒有收徒,可是在堂前放一個素簾,款款而談。孫恩之亂平定後,上任的太守劉柳素去拜訪她,事後稱讚她「內史夫人風致高遠,詞理無滯,誠摯感人,一席談論,受惠無窮」。未出嫁前,叔父謝安常常教導道韞:「要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道韞果然深受其影響,一生淡然處之,無論是所嫁非人,遇亂殺敵,還是晚年親人凋零,依然思路清晰,坦然面對生活。

只有在遭遇變故,一個人的性情,氣度,才會完全展現,謝道韞的才學和淡然不僅同時代的女子難以企及,即使到後世,也難以找出匹敵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晉 的精彩文章:

六朝興廢事81——東晉大臣也會freestyle?
東晉竟成為歷史上最黑暗的朝代的原因是什麼?
東晉王謝風流,墨跡大概只剩它了
中國皇帝之五十:東晉第五代皇帝晉穆帝司馬聃-終年19歲
東晉奇事:一本歷史書卻有著兩個截然不同的版本

TAG:東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