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懂兩張圖,讓你成為真正的贏家

看懂兩張圖,讓你成為真正的贏家

上一期我們談到,【參見《「亞健康」是什麼東東?害了這麼多人!》】

從現代醫療的角度來說,

把處在健康和患病之間的過渡狀態,稱其為「第三狀態」,即「亞健康」狀態。

簡單地說,就是只要沒有造成人體器官或組織系統永久性的損害,就不能算是疾病,而只是「亞健康」狀態。

大家請看第一張圖

如果我們把所有的疾病高度歸納的話,無非就只有兩種:感染類疾病和非感染類疾病。

凡是由病毒、細菌、寄生蟲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統稱為感染性疾病。

譬如瘧疾、破傷風、結核病、細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等。

這類疾病的共性就是病因非常清晰,治療措施基本可以做到對因治療,治療思路很明確。

第二類非感染類疾病呢,又叫生活方式病。它由複雜的、多因素的、不確定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

由於病因複雜,且多因素、不確定。

所以,醫療機構針對這類疾病的治療都是對症治療

什麼叫對症治療呢?

就是消除癥狀,而非消除病因

譬如,血壓高了就降壓、血糖高了就降糖、發燒了就降燒、頭疼了就止疼……

這樣的處理方式做錯了嗎?

沒錯。

但是,如果單單只是依靠這些措施,那就大錯特錯了

在生活方式病中,醫療的目的就是維持生理指標的正常,避免生命可能出現的危險

這叫「急,則治其標」。

可是,我們千萬別忘記後半句:「緩,則治其本」!

什麼是「本」?

就是病因!

即,複雜的、多因素的、不確定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現在很多人相信中醫。這很好,因為中醫是非常重視生活方式的調整。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寫道:

「上古之人,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意思就是說,現在的人起居混亂,飲食無常,不知持滿,隨心所欲,以耗散其真氣,所以還很年輕身體就不行了。

中醫講究的是:

能夠靠起居飲食調理的,就不用刮痧、拔罐;

能夠靠拔罐、推拿調理的,就不用針灸;

能夠針灸處理的,就不用藥石……,

以此遵循「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的自然規律。

由此可見,中醫的調理、治療手段其實是比較豐富的。

按照對機體的副作用從小到大排序的話,依次是:

1、靠起居飲食調理,無毒副作用

2、靠刮痧、拔罐、推拿調理,有傷害,耗精氣

3、靠針灸調理,有傷害,耗元氣

4、靠藥石調理,有毒害,傷肝、傷脾胃……,你懂的。

縱觀市面上,後三類對人體有毒副作用,且不適宜長期使用的調理手段,都有人做,還收費不菲。

偏偏對人體無害,且可長期執行的起居飲食調理,卻少人問津。

所謂葯食同源!

科學合理的飲食配餐,並不是住院病人的專利。而是人人都需要的,最安全有效的調理、治療手段

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那句

先想想,能不能用食物去治療病人,而不是藥物」的忠告,

切切實實的就是一種治療手段!

現在的中醫在飲食起居方面的調理指導好像已經越來越少了。可能這跟無法產生經濟效益有關吧。

最終變得去看中醫,就基本等於吃中藥了。

相反,現代營養學這門在中西醫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科,卻非常強調健康管理這個概念這與中醫的「上醫,治未病之病」的概念如出一轍。

健康管理強調:亞健康」狀態,其實就是疾病的最早期狀態。

在這個階段,健康管理可以針對生活方式,系統全面的尋找,發現病因,逐步消除病因,進而消除不適癥狀,恢復身體的健康。

請看第二張圖:

在疾病確診之前,只要有什麼不適,很多人都會想到找中醫調理;在疾病診療期間,大家多會配合治療。

這些都很好!

只是要提醒各位的是,不論在哪個階段,我們都應該與時俱進的添加上健康管理這個重要手段。一年365天,一天三頓飯的調理才是最安全,且有益無害的。

我們說,天天都要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事!

健康管理,既繼承了中醫「法於陰陽」的自然哲學理念,又結合了西醫的現代醫療科技,雙壁合一,為不斷追求健康狀態的踐行者們保駕護航。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無論科技如何進步,任何的藥物或醫療科技,永遠無法取代健康生活方式對於人體自身的重要地位。

亡羊補牢,未為晚矣!

亞健康不是僅次於健康的狀態,而是疾病的早期狀態

在這個時期,食物的作用遠甚於藥物

均衡的飲食、科學的運動、充足的睡眠、健康的心理,就像四根定海神針支撐著我們的生活。

其實,這些道理誰都懂,差別只是做到的程度不同而已。

那麼,你覺得,誰才會是人生真正的贏家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樂見 的精彩文章:

TAG:生活樂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