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表姐的新片又被噓又被打高分?到底是怎麼回事

大表姐的新片又被噓又被打高分?到底是怎麼回事

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的新片終於在威尼斯電影節進行了首場放映,一露真容。

這部影片叫做《母親!》,之前公布的第一款海報就令人印象深刻——海報上大表姐掏出自己的心臟,夠驚悚,夠血腥。

在看看本片的影片是何許人也?導演是達倫·阿羅諾夫斯基。他在2008年就憑藉《摔跤王》(以傳奇明星米基·洛克故事為原型的影片)拿到過威尼斯金獅大獎。

就是和《狼圖騰》的阿諾導演和徐克合影的中間這位

他之前的作品也一直以懸疑和驚悚為標籤,在人物心理上的刻畫是他的強項。上一部作品《黑天鵝》讓娜塔莉·波特曼拿到了奧斯卡影后。他的成名作《夢之安魂曲》更是影迷心目中的經典。

大表姐+達倫的組合,足夠讓人對於這部《母親!》期待十足。

不過,在威尼斯首映之後,等來的不是全場掌聲,而是——零星的掌聲,然後馬上被更大分貝Booooo!的噓聲所蓋住。這是今年威尼斯第一部有次「榮幸」的電影。

在電影節,散場時候全球記者們對於影片的反應是最簡單直接的,你甚至從不同的反應(掌聲分貝大小)基本可以判斷電影的水準如何。

看到好看的影片,比如去年的《愛樂之城》,電影一結束歡呼聲和掌聲,和演唱會現場一樣。一般好看的影片,你也會聽到禮節性的掌聲。再相對差一些的,只有稀稀拉拉的掌聲。

一部影片「被噓」通常意味著:這真是部爛片。比如去年戛納電影節上,大明星肖恩·潘導演的《最後的模樣》被記者們狂噓,場刊評分高達0.2分。

《母親!》是爛片嗎?答案是否定的。

事實上,外媒對於本片的評價相當高。

在專業評分網站Meta上,本片得分高達86分,《The Playlist》和英國的《電訊報》都打出了100分。

左邊最高的是《水形物語》,右邊最低的克魯尼的《迷鎮》。

《The Playlist》的評價是:影片太傑出了。這是一部非常罕見的那種用血腥讓你目眩神迷的真正的藝術電影。讓你的精神在影院中陷入混亂,讓走出影院時雙腳無力。

《衛報》作者Robbie說:《母親!》中所呈現的,對於現實的吶喊和怒吼,應該用三個感嘆號大寫強調。

《Indiewire》打了91分:這部影片像一把緩慢燃燒的火焰,最後演變成面對的狂熱烈火。影片中充滿宗教性和政治性的隱喻,讓影片的寓意非常豐富。

在目前給出打分的6家媒體中,給分最低的《綜藝》打出60分,認為本片中的驚悚和恐懼不過是故弄玄虛,如果觀眾對於一些怪異的風格感興趣的話,這部影片還是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的。

一邊是全場噓聲,一邊是高分評價。這樣割裂的情形在電影節上似乎不應該發生。是這些影評人太裝了?還是威尼斯影展的觀眾其實也是垃圾觀眾?

從我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兩極」表現,用大白話翻譯一下就是:這是那種你看得時候覺得不會看,得要回想一下,還要和身邊的朋友們聊聊,才能發覺還不錯的那種影片。

《母親!》是一個懸疑驚悚片,有一個環形結構。故事從一個被燒成灰燼的房子和一張在烈火中被燒焦的女人臉龐開始,然後出現了一塊水晶,它有種能量讓整座房子和女人都重新恢復了生機。

詹妮弗·勞倫斯飾演的是就是這位女子。她是一位詩人(哈維爾·巴登飾演)的妻子,隱居在一處郊外的屋子,詩人陷入了創作瓶頸,妻子很愛他,一心一意陪著他。在妻子心中,他和這個家就是一切。

影片的視角都從妻子第一人稱出發,鏡頭緊緊跟隨者妻子的一舉一動,讓你獲得的信息量和角色保持一致。

她時而會遭遇突如其來的頭疼,需要靠某種黃色藥水才能緩和。

之後,一對夫婦闖入了他們的二人生活。至少從她的角度看,這是「他們」的生活。隨著故事的發展,她漸漸發現,他並不真的在意「他們」。

影片中時不時出現被血滲透的地板,詩人因為某樣物品的損壞而暴怒,被內臟阻塞的下水道等等情節,增加懸念感。

《母親!》中有讓觀眾幾乎難以忍受的前半程,節奏緩慢,也難說有什麼懸念。你只能等待劇情進一步的發展。

電影后半程真正進入了「過山車」式的觀影體驗,混亂越來越升級,妻子在懷孕之後發現丈夫越來越遠離自己,進而混亂演變成一場槍戰和血戰。

詹妮弗·勞倫斯甚至一度被暴民按到在地,被毆打、唾罵……信息量有點大?電影中就是如此,像是導演突然找到了油門。

在這些一幕幕迅速呈現在銀幕上的畫面中,你可以做各種層面上的解讀。影片的寓言性質非常強,這也是評論界願意給影片高評價的原因。

從表演上,詹妮弗·勞倫斯在影片後半程都處在一個極其敏感和歇斯底里的狀態,不停在哭喊。哈維爾·巴登的表演一如既往得有質感,八面玲瓏。

電影中大多數時候都拍攝大表姐的面部特寫

關於影片的解讀,在不完全劇透影片的情況下,我可以說的是,影片中大表姐飾演的母親,一個層面上可以被視為現實女性在面對愛情和日常生活時候的象徵:兩個人的生活突然被外人打擾,被指手畫腳,發現老公覺得工作比自己更重要,甚至不是真的愛自己,只是愛自己愛他的那種感覺,自己一直給予,從沒有回報……電影的最後的結束曲是《The end of the world》,這樣的解讀站得住腳。

另一個層面上,這個母親就是大自然,地球。大自然創造了一切,被人類無盡地索取,並且毫不珍惜,甚至用仇恨和暴力來回報。電影中暴民可以被指代成恐怖分子、難民、極端分子,都讓影片更具有現實含義。

詹妮弗勞倫斯的角色,全程都沒有穿鞋,不施粉黛,更接近一個抽象的角色形象。導演達倫在發布會上透露,影片的內涵和《聖經》里的第六日故事有關,這個故事正是關於母親的祈禱。

總而言之,《母親!》具有足夠的複雜性和討論空間,從每個觀點出發進一步解讀影片,更像是在幫導演自圓其說。在電影製作的層面上,導演對於這部影片的掌控力非同一般,你可以深切體會到那種「這個導演有話要說」的狀態。

那麼,「這個導演有話要說」和電影好看與否有多少直接聯繫嗎?這也是為什麼本片確實遭遇到了噓聲。

這個問題的答案,相比那些解讀,淺顯多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耿先生撩電影 的精彩文章:

TAG:耿先生撩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