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甘肅甘南藏區還原自然底色 牧民堅守環保「約定」

甘肅甘南藏區還原自然底色 牧民堅守環保「約定」

中新網蘭州9月6日電 (記者 徐雪)幾場秋雨過後,甘肅甘南草原上的風已有陣陣寒意。65歲的尕布早起在火爐里添好木炭後,照例拿起掃把將門前院內打掃一遍,外出看到垃圾會彎腰撿起扔進垃圾桶里。

看似尋常的舉動,對於曾長期過著游牧生活的尕布和他的鄰居們,卻是慢慢才養成的習慣。在他們的「村規村約」里,「保護環境也是種修行」影響著每一位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日,中新網記者隨「2017年隴原環保世紀行」採訪團走進甘南藏區,關注當地城鄉垃圾處理情況。

瑪曲縣是甘肅省唯一不產顆粒糧食的純牧業縣,這裡的人們曾經長期過著居無定所、逐草而牧的游牧生活。直到2008年,尕布一家搬進了位於班禪新村的新房子。

多年來,受當地官方的政策支持,班禪新村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向著「生態良好、生活富裕、鄉村文明、村容整潔」的小康村發展。

現在,尕布將家裡的牧場交給了兒子去照看,自己則負責家務活和村容村貌監督工作,喜歡綠色的他,還在小院里栽種了高原少見的櫻桃樹,人畜混居的歲月已經遠去。

然而,班禪新村僅僅是甘南藏區的一個縮影。

在碌曲縣尕海鄉尕秀村,今年5月新開張的德樂牧家樂里,藏式風格的傢具整潔有序,在吧台忙碌的桑吉嘉木措告訴記者,旅遊旺季的時候,家裡每天都坐滿了遊客,他們特別喜歡藏餐。

駐村幹部王麟介紹,尕秀村實行環境衛生獎罰制度,每戶簽訂了「門前五包」承諾書,村民每周五輪流對村內、村落周邊及村轄區內國道沿線區域進行清理,全體村民每月中旬排查式進行環境衛生整治。

此外,尕秀村還引進閃蒸技術處理垃圾,成噸的垃圾最後僅剩下5%的無害灰燼,相比之前焚燒垃圾的方式,閃蒸技術實現了處理生活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

「環境好了,遊客自然就越來越多。」王麟說,今年以來,尕秀村過境遊客已達16.7萬,全村40家牧家樂收入突破了100萬元。

大學畢業後就回鄉創業的桑吉才旦在碌曲縣經營著一家超市,四年前關於治理白色污染的「禁塑令」讓大家都養成了提菜籃子、拿布袋子的習慣。「以前草原上的牛羊因為誤食了塑料垃圾死亡的事件屢屢發生,草原也深受其害,這些教訓,我們都記在了心裡。」

這種環保的意識在藏區孩子們的心中紮根。在卓尼縣柳林小學上六年級的齊盼青,如果在路上看到有人亂扔垃圾,她會毫不猶豫地上前「講道理」。此外,當地學校也會定期組織學生參與愛護環境的主題活動。

在草原上,時常會看到手提編織袋,徒步撿垃圾,守護家園的「美容師」。「這些塑料瓶子會污染美麗的草原,我每天會不停地走,把它們撿回來。」碌曲縣郎木寺鎮的看主草用不太流利的漢語說道。

從2015年3月以來,甘南藏族自治州開展了以綜合整治城鄉環境為內容的「環境革命」,推動形成了「全民發動、全員參與、全域治理、全時保潔」的格局,現已初步實現了4.5萬平方公里青山綠水大草原「全域無垃圾」的目標,還原了自然底色。

甘南州委書記俞成輝在2017年隴原環保世紀行「城鄉垃圾處理」甘南州座談會上介紹,接下來,甘南州將繼續保持「憂患意識」,探索旅遊業與環境保護共同發展的新模式,並邀請遊客也成為當地環保隊伍的一份子。(完)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美國僑報網:美國年輕人的花錢經 只買生活必需品
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新選出15件「未來技術遺產」
火箭專家:發射如打靶 每次須十環
法國防部長宣布將為軍方無人機配備精確制導武器
中國男足客場小勝卡達 無奈揮別2018年世界盃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