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游語堂故里 享閑適平和

游語堂故里 享閑適平和

走過秀麗的山河、縹緲的雲海、莊嚴的古剎、質樸的古村落……

這裡人傑地靈,孕育了大文豪林語堂;這裡物華天寶,是克拉克瓷的故鄉;這裡鍾靈毓秀,是天然養生之所。

這裡是平和。

平和素有「五江之源」之稱,漳州的六條河流有五條發源於平和。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從1518年,王陽明立縣算起,平和湧現了許許多多的傑出人才,稍加屈指就有世界文化大師林語堂;明代著名音樂理論家李文察、天地會創始人萬五道宗;現代代表人物有: 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還有被譽為中國現代油畫拓荒者之一的周碧初等。毓秀平和地靈人傑,英豪輩出,足以讓世人引以為傲。

平和縣追溯縣名的起源,應該從縣名的「起名人」說起,「平和」縣名的「起名人」是明代最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哲學家,中國史上罕見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偉人——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號陽明,謚文成,浙江餘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軍事家、教育家、文學家,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他不但精通儒、佛、道,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一生經歷獨特。

他所倡導的「立德,立功,立言」和「知行合一」等思想理念,開創了近代的「良知心學」,被後世稱為舊社會的完人。因此,他的思想主張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1518年,王陽明奏請朝廷批准設置平和縣,因而被平和人民稱為「縣父」。

當地百姓為此設立公祠(相當於紀念堂),以紀念他的豐功偉績,永銘其功。2016年1月漳州平和「縣父」王陽明金身被重新雕塑後,安放在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平和城隍廟,每到雙休日就吸引不少遊客前往觀瞻。

信步來到平和縣坂仔鎮,這裡處處體現著濃厚的文化氣息。作為文豪的故里,這裡保留著林語堂童年生活的痕迹。夕陽下的林語堂先生故居,籠罩在寧靜祥和的氛圍中。

林語堂故居和林語堂文學館位於原坂仔基督教堂舊址。館辟有「山鄉孩子,和樂童年」、「文學大師、文化巨匠」、「魂牽祖國、夢繞家鄉」、「譽滿環球、名垂青史」四個展廳,展示了林語堂和平和坂仔絲絲縷縷的牽絆以及不解之情。

巨型的煙斗型建築,現代中又透露出中國古典之美,更是體現出林語堂先生的特色。

「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觀念和簡樸的思想,那完全得力於閩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林語堂

除了林語堂,平和另一張世界著名的文化名片就是蜚聲中外的明代「青花瓷」(克拉克瓷)了。

世代相傳的手工匠人在製作青花瓷器

上世紀八十年代,文物工作者相繼在南勝、五寨等地發現大規模明代古窯遺址群,出土元至明清大量青花瓷器。平和也被盛讚為克拉克瓷的故鄉。

保存完整的古窯,其中大有玄機。

青花文物花色斑斕、保存完整,彷彿可以從中窺探一段歷史。

寨河村是「克拉克瓷器」除了是古窯址所在地之外,還深藏一座「古羅馬斗獸場」——四方形無名土樓。據傳這座土樓是南宋滅亡前夕,宋朝皇室為保存血脈,派了心腹護送部分皇子皇孫逃難至東南沿海,出於安全考慮,又從趙家堡分出一脈到平和五寨寨河村落腳,並修建了這座防禦性極強的土樓。

黃土城牆上斑駁著歷史的痕迹,枯樹、古樓印證著小村的變遷。

漫步平和,能深深的感受到濃郁的人文氣息撲面而來,淳樸的民風、如畫的風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這座閩南小城特有的韻味,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平和人。

推薦指數:五星

推薦理由:宜動宜靜,既可以接受文化熏陶,又可欣賞湖光山色。於寧靜生活中找到本真,適合城市中快節奏生活人群,到此感受語堂先生的「閑適」、「幽默」之風,領略古瓷故鄉風貌。

文中所涉景區一覽:

林語堂故居、林語堂紀念館:

地址:平和縣坂仔鎮

克拉克瓷古窯址、平和「古羅馬斗獸場」

地址:平和縣五寨鄉寨河村

交通指引:從廈門出發,沿廈蓉高速、福詔高速行駛,後經山舊線可直達。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好旅遊 的精彩文章:

野好·七夕特輯 你想不想約一場兩個人的夜色主題

TAG:野好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