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評天下:賣燒餅事件應該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評天下:賣燒餅事件應該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前段時間,北京黃金地段的一個煎餅攤大媽火了,顧客拿到煎餅果子之後,堅持認為大媽少給自己打了一個雞蛋。大媽辯解不過,忍不住說了一句:我月入3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中國青年網報道)

無獨有偶,近期又有媒體報道:浙江省金華市區賣了8年燒餅的楊師傅,靠一個個燒餅攢起家業、養兒育女,最多的時候手頭上有7套房子,還不包括店面。

此報道一出,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似乎一夜之間成了不少網友感嘆時運不濟,悲嘆命運不公,讚歎讀書無用的「先進」典型,加之媒體的推波助瀾,不少網友表示要棄文從廚,改行去賣燒餅,賺大錢。同時,不少評論倒是從創業的角度,嚴密分析了大爺大媽的成功案例對當道大學生的啟示,列出了一二三條,大有自封為創業導師的衝動和魄力。不過,評論家們自己似乎沒有人願意放下手頭的工作去賣燒餅,換取不包括門面的7套住房,網友也只是發發牢騷,臨淵羨魚而已吧!

中國的學生,有不少人從高考結束填報志願開始,就已經不把自己當學生看待了。填報專業要找好就業的,如若不然,至少會罵上四年;利用節假日打零工掙錢,謂之勤工儉學;跑到企業實習,美名曰增強社會實踐;更有甚者,休學創業乃至直接退學,據說是學習比爾蓋茨和馬雲,不屑於空洞的書本知識,在批評了一番「漏洞百出」的中國教育制度後,棄暗投明,奔向新生活了!

在這部分人中,除了一些貧困家庭學生,為生活所迫不得已而為之之外,大部分都是大學時代太開心了,太閑了,天天無所事事,所謂無事就要生非,忘記了自己的學生身份,大學生活中糊裡糊塗,也不知道從哪兒得了一個「書本知識與實際工作無關」的觀點後,就開始蠢蠢欲動,四面出擊,到處鍛煉。結果畢業時工作經驗是有了一些,然而真正和社會人員比起來毫無優勢。專業知識一點沒學著,無繼續升造之意願與能力,也無開拓創業之基礎與實力,或成為碌碌無為之小職員,或成為遊盪社會的閑散人員,或者成為怨天尤人的憤青。

改革開放快40年了,我們走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然而不論這個市場經濟姓「社」還是姓「資」,其總要表現出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徵,其中最顯著的就是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及銷售由自由市場的自由價格機制所引導,貨幣仍然是商品流通中必不可少的一般等價物,貨幣資本也仍然是社會再生產的第一推動力和持續推動力。說的直白一點就是: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近幾十年來,社會發展的經濟效益,已經被抬到了無與倫比的重要地位,隨之帶來的就是生產力的高速發展以及人們分享著高發展所帶來的紅利,即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然而,我們在關注著資本為我們帶來的巨額效益的同時,卻忽視了由此產生的只注重資本,而忽視資本積累過程中的一系列社會負面問題,譬如貪污腐敗滋生、生態環境破壞、下三濫文藝作品、食品安全堪憂、電信詐騙橫行,當然也有高校教育學風不正以及後續問題。

中國的知識分子歷來是有謙謙儒風的,不論社會如何發展,時局如何變動,儒者(知識分子)總是受到社會的尊重,這並不是因為歷代儒者多讀了幾本書,而是因為儒者一直秉持著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道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著中國人最深層次的民族特性,背負著中華文明的根與魂。他們代表了中國人崇高的道德品質和精神追求,他們用仁、義、禮、智、信訴說著中華五千年來恆久不變的核心價值,這些成為了維繫中國人國家結構、社會組織、人際關係等的基本要素,成為中國人歷來遵守的基本守則。

隨著經濟建設與發展,金錢和物質享受似乎日益成了中國人關注的話題。從早期的「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到現如今賣燒餅的賺大錢,都在傳遞這樣一種觀念「讀書無用,還不如做小生意來錢快」,真是可悲!

筆者在這裡沒有任何貶低做小生意的人的意思,因為他們大多數都是正當勞動,掙的是辛苦錢,血汗錢。只是看到這則新聞後的大多數網友評論感到惋惜。

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都有自己所應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做生意的,就做好生意人的角色,把握市場,誠信守實,辛勤勞動是他們的本職,做好了自然能掙錢。當官的,就做好人民的公僕,執政為民,夙夜在公,做好了自然贏得百姓口碑。知識分子,就做好學問,是研究人員的搞好學術研究,教書育人,是學生的認真學習,多學多問,為今後進入社會做好知識儲備,做好了受到社會尊重。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道,都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見異思遷、不好高騖遠、不憎恨嫉妒、不見錢眼開,這就是中國人所說的安分守己,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這就是儒家的「仁」,佛家的「智」,道家的「道」,看似簡單,卻是我們做人做事,頂天立地的本。

但願今後類似的新聞,不要把導向放在錢和物質享受上。我們需要的是這樣的正能量:只要肯努力,人人都能成功,人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價值。當然,這種價值是人生的體驗、精神的財富、物質的逐漸積累。顯然不能只用金錢衡量。

推薦閱讀

最偉大的成就,是由奮鬥掙扎中得來的。倘若你不先化為灰燼,如何能獲得新生呢?(《茅蓬語錄》之「超越極限」)

友情提示:感謝您的關注和閱讀,歡迎其他友情組織或個人轉載分享。尊重作者,尊重原創,轉載敬請註明出處「二馬看天下(EMKTXWTT)」,謝謝!

如果您喜歡,請點贊,您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馬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互聯網治理再規範:域名要實名,廣告受監測
張瑜 遇見·未來
由一本畫冊聊上溫州菜
成語「千辛萬苦」之「苦」
評天下:拿什麼來守護你,我的愛情

TAG:二馬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