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肉牛關節炎的病因、癥狀以及防治方法

肉牛關節炎的病因、癥狀以及防治方法

肉牛腐蹄病也叫做趾間壞死桿菌病、趾(指)間蜂窩織炎,是指蹄部趾間皮膚以及深部組織發生急性或者亞急性炎症。通常是由於季節因素,飼養管理不當,精粗料比例不合理,以及繼發感染等導致。大部分病牛關節發熱,呈現明顯的跛行。該病較難治癒,即使病牛康復也通常會由於關節僵直而只能夠採取淘汰處理。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肉牛關節炎的病因 肉牛關節炎的臨床癥狀及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通過實踐調查發現,犢牛和初產母牛容易發生關節炎。犢牛主要是由於飼養密度過大、運動較少、光照不足、牛舍的單欄牛位過於短小以及沒有及時更換墊草、清除舍內糞便等,都能夠使其發生該病。初產母牛主要是由於新陳代謝失調而引起,也就是機體血清中含有低水平的胡蘿蔔素、鈣、鎂,但含有過高水平的磷,從而發生該病。特別要指出的是,母牛年產奶量超過5000kg時更容易出現發病。另外,牛採取舍飼時沒有按照獸醫衛生保健要求進行飼養,也能夠引發該病。

2、臨床癥狀

共同癥狀。急性漿液性關節炎,主要癥狀是關節明顯腫大,局部溫度升高,且伴有疼痛。發病初期,關節內只存在少量的纖維素滲出物,用手按壓或者運動時會發出捻發音,質地硬腫,具有不明顯的波動感;如果關節內存在較多的滲出物時,用手按壓具有明顯的波動感。站立時,病變肢呈屈曲狀,無法正常負重,出現懸垂或者以蹄尖著地。運動時,會呈現輕度或者中度跛行。慢性漿液性關節炎,病程持續時間較長,主要癥狀是關節存在積液,觸診具有波動感,但沒有熱痛感。當炎症癥狀不明顯時,主要癥狀是關節呈現畸形,發生硬性腫脹。通常呈輕度跛行,但依舊會影響活動,步幅較小。化膿性關節炎,病牛站立時病變肢呈屈曲狀,無法負重,往往以蹄尖著地;運動時,出現中度或者嚴重的混合跛行。關節明顯腫大,觸診具有波動感,且比較溫熱。同時,病牛會表現出全身癥狀,如體溫升高、精神沉鬱、食欲不振、脈搏加快等。常年供應吉林西門塔爾牛:繁殖母牛,架子牛,小牛犢等優良品種。更多基地現場視頻請加我W信一三六二四三七九零六二電h同步,如果您想養牛,想了解行情,諮詢牛價,可隨時與我聯繫。

常見典型關節炎的特徵癥狀。腕關節漿液性滑膜炎,主要是在橈骨與腕屈肌之間、副腕骨上方形成橢圓形或者圓形腫脹。病變肢負重時腫脹往往膨滿且富有彈性,弛緩時腫脹往往比較柔軟且具有波動感。站立時,腕關節呈屈曲狀,以蹄尖著地;行走時,出現混合跛行。膝關節漿液性滑膜炎,關節外觀明顯粗大,關節囊過於緊張,關節的前面就發生腫脹,觸壓3條膝直韌帶之間具有最明顯的波動感。站立時,病變肢呈屈曲狀,以蹄尖著地。行走時,出現中等程度的混合跛行或者支跛。跗關節漿液性滑膜炎,主要特徵是跗關節滑液增多,但不會表現出明顯的跛行,在跟腱內外側(即位於跗關節前方及後方)進行觸診,發現關節囊內存在積液,輕推就會產生波動感,但通常沒有熱痛現象。

3、防治措施

西藥治療。對於急性關節炎,適宜採取溫敷、封閉、裹壓迫繃帶,並使機體保持安靜。在病牛關節局部呈環狀注射適量的2%普魯卡因液,同時配合在外面塗抹適量的安得利斯(復方醋酸鉛散),用於消除炎症,同時包裹壓迫繃帶,抑製藥液滲出。如果病變關節囊內存在過多的滲出物,則需要在無菌條件下抽出關節液,然後將適量的0.5%奴佛卡因青黴素液注入到囊內。之後肌肉注射20萬IU青黴素、50~250mg醋酸氫化可的松,間隔4~7天再使用1次,每次用藥後都要在關節處包裹繃帶。或者向關節腔內注射10mg氫化潑尼松、15~50mg醋酸強的松龍。病牛發生腕關節炎時,可在上午肌肉注射10mL10%安鈉咖,同時將5mL地塞米松磷酸鈉(5mg)、100萬IU硫酸鏈黴素、80萬IU青黴素鉀注入到關節腔內;下午,可肌肉注射10mL安鈉咖、100萬IU鏈黴素、80萬~120萬IU青黴素。對於慢性關節炎,可採取酒精魚石脂繃帶、燒烙療法、石蠟療法以及火針進行治療。對於化膿性關節炎,要先在關節局部進行穿刺,排出膿液後對關節腔使用適量的生理鹽水、3%~5%石炭酸液、2%氯亞明液或者0.1%雷佛奴爾液進行多次沖洗,最後再注入適量的抗生素,每天1次。如果採取以上治療措施效果不明顯,可將關節囊切開,採取外科處理。另外,病牛還要採取全身治療,可選擇靜脈注射磺胺類藥物、抗生素(金黴素、四環素)。

中藥治療。取60g茯苓,80g防己,50g生地,50g丹皮,50g黃柏,50g蒼朮,80g苡仁,70g桂枝,50g秦艽,50g木通,100g滑石,80g澤瀉,150g生石膏,60g竹葉,70g赤芍,100g雙花,80g豬苓,加水煎煮後取藥液給病牛灌服,每天1劑,連續使用4天。也可取20g三棱,赤芍、乳香各30g,骨碎補、川芎、牛膝、元胡、紅花、秦艽、當歸、續斷各50g,加水煎煮後給病牛灌服,每天1劑,連續使用3~9天。

加強飼養管理。新生犢牛容易發生該病主要是由於自身抗體較弱,導致機體免疫力降低。一般來說,新生犢牛的免疫系統會逐漸發育,通常經過大約2個月才能夠發育成熟。因此犢牛出生後要吮食充足的含有豐富免疫球蛋白的初乳,獲取抗體,形成被動免疫,從而使其抗病能力提高。但要注意的是,犢牛出生經過12h腸壁就會開始收縮,經過24h基本完全收縮,而腸壁孔變小後則較難吸收免疫球蛋白,因此必須確保儘快吮食初乳。通常來說,犢牛出生2h內適合吮食2L初乳,6h內還要再吮食2L初乳。

掃一掃上圖二維碼,關注本平台,了解更多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節炎 的精彩文章: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如何形成的?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九問
膝骨關節炎治療流程的國際推薦
骨關節炎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手術治療方法
骨科專家提醒:治療膝關節炎警惕十大誤區

TAG:關節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