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1.總論

在諮詢和生活中我總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

一位朋友向我抱怨說:「我最近好無聊啊,做事情沒有方向,沒有激情,什麼都不想做,也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你說我該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我會問他們一些問題:「在你過去的生活中,有多少次出現過類似今天的這種情況?

它們之間有哪些共同點?是否表現出周期性、循環性的特質?

你會陷入現在這樣的情緒狀態的原因是什麼?

你是否是持續性的對做很多事情都表現出無興趣?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當面對你感興趣的事情時,你是如何應對和處理的?」

而他們的回答,幾乎統統都是:「我不知道。」

這樣的情況出現的多了,我才逐漸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到這個事實:其實很多人並不了解他自己。

很多人根本從來就沒有過「我要了解我自己」的這種意識。

包括我,其實很多時候都沒有意識到我是多麼的不了解自己:我不知道自己的睡眠周期,不知道我最佳的工作方式,不知道我的情緒周期,不知道我的認知體系,不知道自己理解事物的無意識傾向……

為什麼會沒有這種意識?

那是因為在我們的潛意識裡,「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似乎是一件理所當然,根本不需要特殊去考慮的事情。

「了解自己」就像我們喝一杯水下肚會被身體消化一樣,是一種本能。

所以當一個人陷入迷茫的時候,他會不斷的去想「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這就是因為他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是應該知道這個答案的,這個答案也可以靠他自己「想」出來。

所以迷茫中的人根本就不會去問自己那個真正關鍵的問題:「我為什麼會迷茫?為什麼我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的答案?」

現在開始,你應該正視的有三件事:

第一,了解自己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不需要你付出努力就能完成的事。

第二,了解自己從來都不容易,你想要了解自己的難度本質上等同於你試圖了解一個別的人。

第三,「你自己」也是在不斷地成長和變化,所以你也需要不斷地、長久的更替對自己的看法,刷新對自己的認知。

2.為什麼要了解自己?

我前不久寫過一篇關於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文章。

所以在縱觀我們的一生時,就需要意識到,我們所接受的那些理念、觀點等等並不是為了幫助我們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而是為了把我們塑造成、對那些理念輸送方而言更好的工具。

比如學校教育是為了將我們培養成利於國家和社會的人;

到了公司里老闆們的教育是為了令你更好的為公司賣命;

消費時商家的教育是為了令我們更願意大把的掏錢。

沒有人會真正為了「你」的成長與成熟考慮,所有人對你在做的事情都是在試圖將你洗腦成他們更希望你成為的人。

包括你現在在看的我的這篇文章,也可視為是我在試圖將你「洗腦」。

所以我的意思是要告訴你:你要成長為一個成熟、獨立、能清醒思考的人,這完全是你自己的責任,這隻能是你自己需要為自己做的事情。

那這和「了解自己」又有什麼關係?

「了解自己」就是一個人選擇主動成熟的第一步。

了解自己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去梳理你自己的邏輯體系,去主動構建、修整你的思維邏輯。

那在這個時候,就不可避免的需要清除掉那些外界商家、上司、試圖打壓你的朋友等人,所給你灌輸的那些扭曲的認知。

所以首先,「了解自己」,本質上就是開始為自己負責,開始成長為一個成熟的人。

其次,「了解自己」能夠更好的幫助我們創造生命的意義,創造自我實現的價值。

了解了自己,才能看清前進的方向,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在這個時候,我們的頭腦才是清醒的,「人生」這個概念對我們而言才是脈絡清晰的。

只有當我們了解了自己的時候才不會迷茫。

所以在一開始我說:「為什麼「我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因為你當然不可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你從來都沒有好好了解過自己,從沒為了解自己付出過實際的行動,你怎麼可能光憑坐在那裡空想就想出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呢?

再次,「了解自己」能幫助我們擁有更好的生活。

因為不了解自己,人們在不斷重複著犯過無數次的錯誤。

比如不斷的喜歡上同一類型的渣男,不斷因同樣的工作問題而煩惱,不斷的去接受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很多時候人們並不知道自己所犯的錯誤是在重複發生的。

那個不斷喜歡上同類型渣男的女孩,當你向她揭示時她可能會大吃一驚:天啊!我才剛意識到原來我的前任、前前任、前前前任都是那種長得帥、擅長花言巧語,卻又都不負責任的貨色!

當我無數次因為內耗和阻抗太嚴重、而不得不在寫到一半寫不下去的時候告訴我的合作方:「實在沒法完成,取消合作吧」時,我才終於意識到這樣一個事實:「我無法完成那些我內心中並不感興趣的寫作任務。」

所以此後我不感興趣的約稿都會直接拒絕掉,以免再浪費我的時間還要讓我痛苦內耗好幾天。

因此,了解自己能夠幫助我們規避掉那些不必要重複再犯的錯誤,並依據我們自身的特性而做出更好的選擇。

最後,「了解自己」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發展自己。

人都有成為「完美」的趨向。但事實是我們不可能做到全能,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很好。

因此在有限的生命里,將我們有限的精力集中於那些最重要的事情上,放棄關注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或是我們的能力無法達成的事情,這就成了一項很有必要、且非常重要的智慧。

我記得很多年前看的一本玄幻小說,裡面的主人公,至今仍舊令我印象深刻。

他是擁有超能力的聖堂武士,每個聖堂武士的天賦總值基本都是相同的,你可以選擇將你的天賦點加在不同的地方上,例如力量,敏捷,速度等。

其他的多數人都會選擇一種平衡的策略,而主人公卻將全部的天賦點加在了爆發力上,於是他就擁有了如同弓弩一樣、專門針對一類強大的魔族生物的力量,他就因此成為了這一領域的專家,從而取得了超越其他追求「平衡」的絕大多數武士的成就。

從那個時候起我的認知就被顛覆了:我們不需要成為完美的人,我們不需要把每件事情都做好。

追求平衡,有時候等同於你在追求平庸。

把一件事做到最好,別人就會忽略掉你99件做的不好的事情。

所以對於很多追求「改變自己身上那些不好的地方」的人們,我總是會告訴他們:你不需要關注你那些做不好的地方,而是要把精力放在你能做好的事情上,並把這件事變得越來越牛逼。

當你能把一件事情做的很牛逼時,你就會發現過去你擔心的很多問題已經被自然而然的解決了,或是那些問題現在已經變得根本不再重要。

所以了解自己,才能幫你找准你真正的發展方向,讓你能夠把精力花費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GIF/1434K

3.怎樣「了解自己」?

現在能讀到這裡的讀者分為兩種。

一種是基於我們前面的分析,已經對「了解自己」產生了真正的興趣,基於這種興趣他能夠自然而然的就為達成了解自己這個目的而去做很多事。

他不會把這當成一個任務,不會逼迫自己去做這件事,不會為了緩解自己「想要變得更好」的焦慮而去「了解自己」。

另一種則是並沒有對此產生真正的興趣和行動的慾望,只是為了緩解焦慮和營造我在學習的假象而想繼續讀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岸讀書 的精彩文章:

思維模式與測不準原理的思考
大多數人都輸給了這個字——「等」
向來如此,便對么?

TAG:左岸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