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周蒸著吃它 預防血栓、中風還能滋養肝腎!

每周蒸著吃它 預防血栓、中風還能滋養肝腎!

今年5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聯合美國環境保護署,發布了一份新版魚類消費建議,將魚蝦蟹貝類統稱為「魚」,並將62種「魚」歸為最佳選擇、不錯的選擇、避免食用三大類。魚也有了三六九等,吃什麼更健康自然也就有了定論。近幾十年,全球對魚肉越來越青睞。吃魚到底對身體有哪些益處?怎麼吃魚才能發揮最大的營養價值?

吃魚帶來多種益處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宋新指出,魚肉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尤以歐米伽-3脂肪酸為主,能為健康帶來多種好處。

第一,降低心臟病風險。歐米伽-3脂肪酸含有DHA和EPA,能增加血液中「好膽固醇」水平,降低「壞膽固醇」含量。EPA是心血管藥物中的常見成分,有護心效果。

研究認為,魚肉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抵消飽和脂肪酸,降低血脂,特別是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這種脂肪酸還能防止血小板凝集,可起到預防血栓形成、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第二,防中風。英國研究人員對8萬名34-35歲的女性進行跟蹤,14年後發現,每周吃魚5次,女性中風的發病率可減少52%。

魚類蛋白質中含有蛋氨基酸和牛磺酸,能直接影響人體的血壓調節機制,減少高血壓發生的可能性,起到保護血管的作用。專家建議,老年人按時服用魚油,可預防心腦血管病。

第三,增強記憶,預防痴呆。歐米伽-3脂肪酸對孕婦尤為重要,女性懷孕期間適量吃魚能促進胎兒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

老年人適當吃魚,可減少痴呆的風險。科學家認為,DHA是大腦保持活動和活動的必需營養物質,它能改善神經的傳遞,增強記憶能力。

魚肉里含有的豐富的DHA它主要存在於人的腦、神經和視網膜中,適當攝入DHA不僅能保持人的視網膜的正常使用,還有利於人的智力系統的發育。

第四,防哮喘。日本學者鈴木平光曾進行研究發現,喘息性氣管炎是由一種叫白三烯的物質引起,而這種物質能被DHA等不飽和脂肪酸所抑制。

荷蘭一項針對7210名兒童的研究顯示,6至12個月內開始吃魚的孩子,到4歲時,患哮喘的風險可降低36%。所以,吃魚能一定程度上預防哮喘。

第五,保護視力。常吃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魚,能降低因衰老導致眼睛黃斑變性的風險。

第六,滋潤皮膚。多吃魚可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利於防止皮膚乾燥、鬆弛、出現皺紋。

第七,抗抑鬱。研究發現,魚肉內有一種特殊的脂肪酸,它與大腦中的「開心激素」有關!能緩解人的緊張情緒,而人之所以患抑鬱症,主要是因為長期精神壓力大,情緒低落所致。

科學研究目前仍在不斷豐富吃魚對健康的益處。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針對3.2萬名婦女的研究顯示,每周吃1條多脂魚,比如鮭魚、鯖魚、鱒魚等,可使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病風險降低52%。我國的中醫養生理論也認為,魚肉有滋補功效,能溫中益氣、滋養肝腎、補氣補血、暖胃潤膚。

女性吃魚的特殊益處

近年研究發現,女性更適合吃魚。除了不易發胖外,吃魚對她們還有以下特殊益處。

有利胎兒健康生長。

丹麥科學家研究發現,經常吃魚的孕婦出現早產的可能性,遠低於平時不吃魚或很少吃魚的孕婦。他們還發現,孕期每周吃一次魚,早產的可能性僅為1.9%,而從不吃魚的孕婦早產的可能性為7.1%。研究人員認為,魚肉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這種物質可能有防止早產和有效增加新生兒出生時體重的作用。

防乳腺癌。

有研究稱,日本、韓國、冰島女性的乳腺癌發生率較低,這與她們經常食用深海魚類有關。芬蘭研究人員發現,魚類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和歐米伽3脂肪酸可抑制癌細胞形成,阻止癌細胞繁殖。如果每周吃兩次魚,可降低乳腺癌的複發率。研究表明,魚油對乳腺癌和淋巴癌效果較好。防癌可常選擇食用沙丁魚、青魚、黃魚等,墨魚的墨汁也含有獨特的抗癌物質。

防止糖尿病併發症。

患糖尿病的女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很高。但國外研究證明,女性糖尿病患者吃魚越多,16年內發生心臟病的可能性就越小;相比很少吃魚的,每周吃魚5次以上的糖尿病人,心臟病的發病率可降低64%。有關專家認為:不管是對糖尿病患者還是非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吃兩次魚是非常合理而有效的。

減緩痛經。

魚類中含有的ω-3能夠緩解因血管痙攣和激素水平改變引起的身體不適。同時富含維生素A的魚類能夠緩解特殊時期的視力疲勞。特別是三文魚、金槍魚,絕對是健康又美味。

丹麥專家發現,每天讓有痛經史的少女吃下兩克魚油,經過三個月之後,這些少女的痛經獲得了改善。專家認為,魚油(包括魚類)富含的ω-3脂肪酸確對於痛經有緩解作用,痛經少女多攝入這種脂肪酸的方法就是常吃魚,最好吃深海鮭魚、鮪魚等。

魚怎麼吃最健康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成人每周吃魚280-525克。吃魚種類盡量多些,新鮮的魚最好蒸著吃,清蒸烹調溫度較低且用油少,能保護魚肉中絕大部分營養不被破壞,還能保留魚肉的鮮味。

《食品控制》雜誌上曾發表過一則研究裡面說到,魚蒸著吃最健康。裡面還提到,超過2分鐘,魚肉中的擬柱胞藻毒素可減少26%以上,但如果是水煮魚,這種毒素僅減少18%,而且魚湯中還會有殘留。擬柱胞藻毒素是由藍藻細菌產生的一種毒素,藍藻細菌大多存在於淡水中,長期攝入會提升患肝癌的風險。

為了比較不同的烹飪方法對這種毒素的降解程度,西班牙塞維利亞大學的研究人員以淡水魚為對象進行了實驗。結果表明,淡水魚不適合生吃,蒸著吃更健康。相比水煮魚,蒸魚加水,這樣就能更好地保留魚的營養。為了降低魚中的毒素,建議蒸魚時間在2分鐘以上。不過,也不是所有魚適合蒸著吃。生活中常用來蒸的魚包括:鯽魚、鯉魚、鰱魚、青魚、黑魚、墨魚、草魚。

如何選購優質魚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提醒大家,不要迷信野生魚。

一些人認為野生魚營養更好,實際上養殖魚跟野生魚的營養價值相差無幾。現在,養殖魚的飼料通常都是海洋中小魚小蝦研磨製成的魚粉,與野生魚的食物差不多,且在養殖過程中,水體環境、飼料質量等都有國家標準。野生魚生活環境差異較大,如生活在污染水體中,魚體內沉積的重金屬可能超標。

海魚風味更鮮,重金屬污染較少。

河魚和海魚的營養基本相同,但淡水魚土腥味較重,海魚味道鮮美,且淡水易受到土壤中農藥、化肥的污染,相對而言,海魚更安全些。

挑選身體呈梭子型的魚。

洄遊性魚類一般生活在水域中上層,由於產卵、季節等原因,它們不會長期生活在固定水域,體內沉積的重金屬污染物較少。這類魚的體態多呈梭子型、流線型,如鮭魚、沙丁魚、金槍魚、馬鮫魚。

定著性魚類生長在水域底部的礁石或水草中,不遷徙、不洄遊,較易受到水體污染的影響,這類魚通常呈扁平形態,如多寶魚、偏口魚等。

孕婦、幼兒盡量少吃貝類。

毛蚶、牡蠣、扇貝等貝類多生活在離岸較近的淺海區域,近海地區水體比較容易受到污染,汞、鎘、鉛等重金屬沉積在體內不易排出。另外,體型較大的魚體內也容易聚集污染物,建議上述人群盡量少吃。

盡量多給孩子選擇DHA、蛋白質含量高,肉多味美的魚類。如鮐魚(青鯰)、藍圓鰺(竹莢魚、池魚、黃鯰)、馬鮫魚(鮁魚)、沙丁魚等魚類。怕魚刺卡著寶寶的家長,可以給寶寶選擇羅非魚、銀魚、鱈魚、青魚、鯰魚、黃花魚、比目魚、馬面魚等。

本文綜合:生命時報、北青網、家庭醫生在線等網路綜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聚點 的精彩文章:

這5件事堅持越久患癌的可能性越大!
再這樣喝茶你的腎就沒了!支你9招牢牢固腎
蜂蜜8種吃法大盤點,讓你越吃越健康!
禿頂男人更易患這種癌和心臟病!6招干預最見效
這些東西千萬別和葡萄混著吃!快看

TAG:星聚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