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家突然發文力挺區塊鏈,這是再明確不過的長期政策信號

國家突然發文力挺區塊鏈,這是再明確不過的長期政策信號

「ICO大撤退」,被渲染地極盡悲情色彩。

各種社群密布著鬼哭狼嚎,無數貿然進場的韭菜正走到了錢包的十字路口:往左,是「退幣」,損失50%還算輕傷;往右,是死扛,苦等項目團隊轉戰海外交易所。

他們捂著傷口,倉皇四顧,拿不定主意。

還有許多喪魂落魄的人,開始輕信網路上的謠言,稱地方監管機構會酌情處理,針對不同項目,有拍有揉。

我只想說,學會認清現實是任何投資的第一堂課。

接受現實,永遠是第二堂。

因為國家現在的整體思路,已經再明確不過了。

閃電釋放積極信號

9月5日清晨7點半,許多手上有代幣資產的炒幣玩家們剛剛熬過一個不眠之夜,中央人民政府官網「中國政府網」就拋出一篇落款「經濟日報」的文章,放在「要聞」一欄,站在這個時點來看,標題確實提神醒腦:

文章大意是:我國企業需要吸納全球頂尖科技資源,建立中國區塊鏈生態聯盟,加快技術攻關步伐。

這距離七部委重鎚取締ICO僅僅過去了16個小時,國家難道是在玩「精分」?當然不是!

這篇力挺區塊鏈的文章恰恰是完全清晰勾勒出國家中長期的發展思路:大力支持區塊鏈技術,取締作為創業項目融資方式的的ICO。

也就是說,區塊鏈和ICO,未來在國內會完全分離,成為毫無瓜葛的兩個名詞。

我自己是央媒出身,還想來說說「經濟日報」。和國內所有帶「日報」兩個字的報紙一樣,經濟日報也是位高權重的黨媒,而且還是一份由國務院主辦的中央直屬黨報。

財經媒體人都知道,它是中央指導全國經濟工作最重要的輿論陣地,也是全國經濟類報刊中權威性、公信力最強的報紙。

「經濟日報」四個字,還是鄧小平親筆題寫的。

它在這個時候發布這樣一篇文章,且被中國政府網一上班就轉載,已然是高層姿態最鮮明的傳聲筒。

還記得這場監管風暴是怎麼刮起來的嗎?許多人說措手不及,就是因為他們選擇性無視、甚至敵視媒體持續不斷的報道「吹風」。

就在一個多小時前,新京報還披露,設在北京金融工作局的北京整治辦要求各平台限時報送7種材料,並要求各平台股東、實際控制人、高級管理人員、財務負責人、核心技術負責人要在京全力做好平台清理整頓工作。

請徹底放棄幻想!

後ICO時代的機會

中美這樣的大國當下都對ICO採取了從嚴的監管姿態,其中誠然有許多力量的角力,但本質在於政府並不認為存在必須要靠ICO才能起步的優質項目。

什麼意思呢?政府的看法是,眼下的ICO是一種無法參透邏輯、極其高危、存在群體性風險、影響金融安全和維穩大計的融資方式,它和好項目的關係應該是「充分不必要」。

也就說,真正優質的區塊鏈項目可能會因為ICO進入加速跑道,但絕不會僅僅只能依靠ICO,所以政府並不擔心錯殺。

我不否認,對於優質項目來說,ICO是真正去中心化、分散式的理想狀態,它是最貼合區塊鏈精神的存在,但只要我們並不活在無政府的烏托邦,還在受到「中心化」的監管,那這種監管永遠只會從大處著手,絕無例外。

我自己也採訪過很多國外的區塊鏈或發起ICO的團隊,多數團隊不是依靠一個「概念」、一個願景,單純一份」白皮書「或者一份Road Map就直接向公眾發行代幣的,而是在已經有了資產、形成估值之後才發起ICO。

而當前國內受到打壓的團隊中,也確實有少數真正有情懷、有理想的區塊鏈團隊,但它們通常已經在早期拿到了風投的錢,甚至經受了天使輪和A輪的洗禮。

ICO對它們來說,只是迅速進入快車道的選項之一。它們本來就是VC們的寵兒。

據我所知,目前各地金融辦都連線學習監管ICO的精神,儘管覆巢之下安得完卵,國內團隊中還是有受到表揚的「正面典型」。

中央的核心精神在於謹防「脫實入虛」,現在對區塊鏈技術的態度已經明朗,未來的世界屬於那些真正能夠反哺實業的區塊鏈應用項目。

區塊鏈將迎來一個新的時代。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訊通 的精彩文章:

理性看待監管風暴,讓區塊鏈技術回歸本質
繼中國之後,俄羅斯央行也發布了加密貨幣和ICO警告
韓國立法者呼籲用加密貨幣法案保護消費者

TAG:快訊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