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上第一部動物書籍

世上第一部動物書籍

康拉德·格斯納

瑞士博物學家,目錄學家。

他的五卷本巨著《動物志》涵蓋廣泛,且配有精確的插圖,被認為是動物學研究的起源之作。

他的目錄學著作《世界書目》的內容龐大,分類科學,影響十分深遠。他在語言學和植物學方面也頗有建樹。此外,他還是最早對鉛筆進行記載的人。

現代動物學的開端

《動物志》

康拉德·格斯納,1516年3月26日出生於蘇黎世,1565年12月13日在蘇黎世去世。

他的五卷本《動物志》出版於1551—1558年,被視為現代動物學的開端。

第一卷以插畫的形式描述了可懷孕的四足動物(哺乳動物);

第二卷是關於產卵四足類(鱷魚和蜥蜴)——當時澳大利亞的鴨嘴獸和針鼴還未被發現;

第三卷說的是鳥類;

第四卷則是關於魚類和其他水生動物。

第五卷關於類蛇動物(蛇和蠍子)的,於他死後(1587年)才得以出版。

《動物志》是格斯納的代表作,也是所有文藝復興博物學作品中最廣為人知的著作。它是如此受人歡迎,因此他在 1563 年於蘇黎世出版了該書的縮略版《動物書》【Thierbuch (AnimalBook)】,書中的木刻插圖都以手繪上色。

格斯納的章魚

格斯納的章魚在大多數細節上都是正確的,但是眼睛卻畫錯了。直到人們看到真正的章魚之前,沒人知道它們的瞳孔是水平橫向的,並且無論這個頭足類動物姿勢如何,其瞳孔始終都保持水平。

《動物志》是一次嘗試,它試圖將動物世界的古代知識與文藝復興的科學進展聯繫在一起。

格斯納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是基於《舊約全書》、希伯來文、希臘文和拉丁文的資料,根據民俗傳說以及古代和中世紀文本所編撰,許多動物的名稱都以希臘文和希伯來文出現。

關於當時實際存在的動物,他結合了古代博物學家,如亞里士多德、普林尼和伊良等傳承下來的知識;關於神話動物——他通常都如此稱呼它們,他借鑒了民間故事、神話和傳奇,其中一些資料來自《生理論》,這本關於動物傳說的書來自公元 2 世紀的亞歷山大城,其後被翻譯成敘利亞語、阿拉伯語、亞美尼亞語、衣索比亞語、拉丁語、德語、法語、普羅旺斯語、冰島語、義大利語和盎格魯撒克遜語。

《生理論》不是一本單純被不斷翻譯的作品,當它跋涉於時間與地理的漫漫長征中時,不止一個作者在創作它,其內容也不斷地被增補並修改。

公元 8 世紀時,它被翻譯成了拉丁語,最終演變成一部中世紀動物寓言集,而後被融入到《動物志》中。

《動物志》複製品

圖書館該書複製品的其中一卷,它保留著 1551 年的素壓印包邊、撒金(裝飾性塗繪)牛皮紙包裹的木板頁、黃銅及皮革所制的前頁邊搭扣——用以防止木板膨脹及內頁散佚。出自這一時期的前頁邊搭扣極少有保存得如此完整的原件。

儘管格斯納力求將事實與傳說區分開來,但他百科全書般的作品中仍然包括了神話中的生物和虛構的野獸,混雜著來自新世界、遠北(出版內容與東北和西北航道的早期發現相一致)的未知生物,以及在西印度群島新發現的動物。(丟勒著名的犀牛創作於1515年,出現在《動物志》第一卷中。)

在適當的情況下,格斯納會列出動物及動物產品的醫藥和營養用途,並註明它們在自然史、文學及藝術中的地位。

鰭的數量與位置說明格斯納的描述或多或少是正確的,但槳狀的吻部是錯的。

雖然格斯納把它叫作海猴,但這幅圖所畫的可能是一種叫銀鮫的軟骨魚的干制樣本。突出的背棘、大眼、鼠尾都是銀鮫的特徵,但它們不像鯊魚,沒有可見的鰓裂。

帙浩繁中的插畫

由於《動物志》中包含了插畫——通常畫的是在自然棲息地中的動物,格斯納闡述自然歷史的方法對 16 世紀的讀者來說極不尋常。

格斯納提及了他的主要插畫家中的一位,即盧卡斯·斯敞,這是位來自法國斯特拉斯堡的藝術家,同時他也認可其他幾位藝術家在繪畫上的貢獻——奧拉烏斯·馬格努斯)、紀堯姆·龍德萊、皮埃爾·貝隆、烏利塞·阿爾德羅萬迪和阿爾布雷特·丟勒。

他們的作品被轉移到木版上,由不知名的工匠雕刻。之後這些木版被用於在預留的紙頁空間上「印」出插畫,紙張上的文字是早已印刷好的。

在過去的三十年里,我有足夠多的機會引用格斯納的著作(當然是譯本),並且我曾複製過出現在這卷帙浩繁中的許多非凡插畫。

比如說,我的《海怪》(1996 年由克諾夫出版社出版)一書中涉及鯨魚、鯊魚、美人魚、巨烏賊、巨章魚和尼斯湖水怪。

格斯納的著作中只缺了尼斯湖水怪而已。書中還有諸多生物無法被歸入已知的類別,比如海猴。

阿爾布雷特·丟勒所畫犀牛

這隻犀牛的插畫直接源自阿爾布雷特·丟勒 1515 年的木版畫。由於丟勒也從未見過犀牛,因此格斯納的版本重複了所有原有的錯誤描述,諸如肩部突出的小角、全身披甲、袖筒、褲腳、鱗足以及尾部的鋸齒狀突起。

格斯納的海猴插圖直接引用自約翰內斯·肯特曼的一幅畫作,這位德國德累斯頓的內科醫生及博物學者也將它稱為海猴。

就如此處的複製品所示,格斯納的海猴有某些特徵類似於海豹(四個「鰭狀肢」)、鯊魚(許多牙齒)、水獺(四個鰭狀肢和長尾)以及某些魚類(但它沒有鰓裂)。

格斯納寫道:Non pisces quidhaec. Sed bestia cartilaginea,意思是「沒有魚類形似如此,但軟骨獸類肖之」。

他顯然意指它為一條銀鮫,這種軟骨魚既不完全像一隻鯊魚,也不完全像一隻硬骨魚。在希臘神話中,銀鮫是一種噴吐火焰的怪物,有獅子的腦袋、山羊的身體和巨蛇的尾。

現存的銀鮫大約有 40 種,銀鮫有一對大眼和兩道背鰭,第一道背鰭的前端有一根鋸齒狀毒刺。雖然它們有類似於鯊魚的多重鰓裂,但其鰓裂被一塊名為鰓蓋的片狀物所掩蓋,這一點和硬骨魚相似。它們有漸趨尖細的長尾,因此又常常被稱為「耗子魚」。

多頭蛇

多頭蛇的形狀令人聯想到巨型烏賊,除了某些細節,諸如七條「臂」上七個戴王冠的頭和小小的爪足。不過格斯納的多頭蛇插畫也許是對一隻擱淺的大王烏賊的曲解。

儘管《動物志》中有時會出現令人費解的內容,但它仍然為古代及現代動物學研究構築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五卷傑作中,許多已知生物(及一些想像出來的生物)被細緻地描述並畫了出來。

要想了解動物學的歷史,並一睹五百歲高齡的精美插畫,再也沒有比康拉德·格斯納的《動物志》更好的歷史指南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語者 的精彩文章:

日本傳統美食:壽司

TAG:墨語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