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仁亡了,日本刀也就亡了

仁亡了,日本刀也就亡了

當地時間2017年5月21日,日本野田市,忍術大師初見良昭創辦的武神館內陳列的日本刀。(視覺中國/圖)

刀劍,伴隨人類度過了漫長的冷兵器時代。然而,兵者絕非兇器那麼簡單。在古代的詩詞歌賦中,詠談刀劍的名篇不少,刀劍也不僅僅是被兵將用於殺敵。在中國古代,士農工商,乃國之四民。而四大階層之中的士,皆佩劍在左,攜短刀在右。而據《禮記》記載,劍在禮儀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事母、做客、外交、服飾等諸多事宜都有劍的參與。

盛唐時期,唐刀流入東瀛,日本刀在汲取其工藝後自成一派,漸漸聞名海外。歐陽修在《日本刀歌》中寫道:「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閑雜鍮與銅。」讚揚日本刀裝飾精美,做工精良。

刀劍研究者高山武士曾有一席話,點出了日本刀的精要:「日本刀有三要素。首先是作為武器的『機能』,其次是守護武士尊嚴的刀之精神,此外還有日本人灌輸於其中的美學態度。此三要素的重要性不分上下,當它們融為一體時,我們才能說日本刀真正誕生了。」


誕生

日本從彌生時代開始制刀,依照形狀、尺寸,可分為長刀、打刀、脅差、短刀等。而日本刀,則多指出現於平安時代末期以後,刀身呈現弧度,且一側呈鋒利狀的利器,廣義上還包括薙刀、劍等等。

從選材、冶煉、鍛打、淬火,到最後一步研磨,鍛造日本刀的每一個步驟都極費時間與心思。在刀匠看來,手工制刀的每一個步驟均不是機械化的操作,而是「與刀、與神的對話」。在冰冷的武器中,他們也希冀輸送美的意識。在恰到好處的爐火鍛冶和匠人的耐心打磨中,一把把獨一無二、剛柔並濟的刀得以面世。

刀好壞與否,可通過弧度、質地、刃紋、光澤、整體姿態等因素去判斷。一把弧度曼妙、質地亮麗、光澤躍動的好刀,就有如窈窕淑女,搖曳生姿。從室町時代以來一直致力於日本刀鑒定的本阿彌家族,則將「質地如清秋之空,泛青黑之暈;刃紋若冬松盛雪,綻綿柔之姿」作為識別好刀的準則。

日本刀的許多細節鑒賞須藉助於良好的光線,好的光源必不可少(資料圖/圖)

從實戰性層面上講,好刀不折不曲,易於切割,銳氣十足。儘管在日本的戰事中,刀的使用率遠遠低於弓箭、火炮、長槍,甚至有時連石塊都比不上,但刀絕不是戰場上的配角。近身肉搏時,刀的靈巧與威力便顯示出來,取敵人首級之重任更是落在刀上。日本刀可謂被賦予了特殊的使命與功績。

然而,對於日本人來說,刀不僅僅是物件所在,更是守護神般的高貴象徵。刀誕生之初,主要為位高權重者所用,在平民看來,刀可望不可即。他們對其幾乎一無所知,只發現那是能夠直接奪人性命的利器。人們既感到顫慄,又備受震撼。在信奉神道的年代,世人相信萬物有靈,並把自身所不理解之物視作「神之造物」,他們順理成章地認定刀中自有神明。刀逐漸變作日本人祭祀時用的法物,並被尊崇為能夠決定部族命運的神仙。

這種對刀的崇拜與信仰一直延續至今。現在日本各地仍有將刀供奉為神明的神社,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與刀相關的習慣。如在葬禮上,逝者的胸前通常放有短刀。人們堅信,刀能把逝者的魂魄保存在肉體之中,還有利於去除邪氣,幫助逝者在通往極樂的路上避開惡靈。不少家庭則保留世代傳刀的習俗,將祈求全家平安順遂的美好願望託付於刀中。


精魂

鎌倉時代,隨著武士政權崛起,日本刀的鍛造達到巔峰。為了顯示與平民的區別,武士被授予佩帶雙刀的特權——長刀主攻作戰,短刀或匕首則作輔助。對於武士來說,刀象徵著力量和勇氣。

在武士家庭中,孩童從小便被培養對刀的珍視與尊敬。他們學習持刀、揮刀的各種手法,年滿五歲後,則被授予30厘米以內的短刀。這於他們是一個莊重的儀式,意味著以後有資格成為真正的武士。除了習武,武士後代還要自幼學書法,上私塾,熟讀四書五經,接受英才教育。15歲成年後,他們佩上長刀,獲得奪取別人性命的權力,同時也賭上自己的生命,正式承擔起效忠藩主的責任。

被視作神明的刀越來越凸顯其武器屬性,在伴隨武士作戰的過程中不斷沾上鮮血。為了驅除刀中的血腥氣息,不少武士會在刀身上纂刻金剛杵、不動明王或者梵文等宗教符號。

1543年,火槍傳至日本,但在短暫興起後便遭冷落,武士仍執意攜刀上陣作戰。與火槍相比,刀大且笨重,攻擊力弱,在狹小的空間里不易揮舞,還容易生鏽。此外,日本刀消耗速度極快,磨損後需專業工匠才能修復。既然如此,緣何刀還能一直得到武士的青睞呢?

在武士的信條里,草菅人命是罪孽。火槍殺傷力雖大,卻容易令他們在大片掃射時錯殺無辜。刀速度稍遜,卻留有時間讓武士意識到自己正在進行的是攸關性命的行為,時刻提醒武士要警惕變成冷血的殺人機器——他們殺敵的目的在於維護本藩利益,絕非享受殺戮的快感。刀中飽含的,是武士追求正義與效忠藩主的決心與初衷。

這與武士道重視「仁」,即惻隱之心,以及武士的作戰準則,一脈相承。根據武士道,武士要正當用刀,切忌濫用,若捕獲身份或力量不如自己的敵人,則不能讓對方流血。在1184年的須磨浦激戰中,著名武士熊谷將一名敵人制服在地,摘下對方頭盔後,發現竟是一位未長鬍須的美少年。熊谷決意放過少年,請求他馬上逃命,可少年卻堅持自己已落於敵手,只求一死。雙方一直僵持。眼看手下將領就要趕來,熊谷知道,即便自己放過少年,少年也會死於同伴之手。為保少年名譽,不讓他斃命於無名之輩刀下,熊谷只好忍痛斬下少年頭顱。此戰過後,熊谷遁入空門,從此隱姓埋名。

無論是從武士的養成還是戰鬥來看,刀已成為武士紀律與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刀也漸漸被視作武士之魂。新渡戶稻造在《武士道》中稱:「他(武士)佩帶在腰帶上的東西,也就是佩帶在內心的東西——忠義與名譽」。但與其說刀在塑造武士,不如說武士道精神給予了刀新的詮釋和定義。武士在刀中傾注情感,讓原本冷血無情的兵器變得有情有義起來。

日本江戶時代的劍道護具與竹劍(視覺中國/圖)


變遷

19世紀中期,隨著幕府統治崩潰,武士勢力衰弱,日本刀漸趨式微。明治維新次年,維新先驅者修森有禮提議禁止佩刀,以求「一掃以往的野蠻之風」。在部分激進的維新志士看來,當時在國際格局中佔主導地位的西方國家的思潮代表先進,而日本的傳統思想則大多蠻橫落後,日本刀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他們唾棄的對象。

1876年,明治政府正式頒布廢刀令,規定軍人、警察等在穿制服的正式場合以外,不可隨身佩刀。制刀業受到重創,幾近走向末路。

日本刀的各個部位名稱及形狀(資料圖/圖)

為了追趕歐美,明治政府全面引入西方思想,鼓吹國家主義,並推出「富國強兵」政策,著手組建新式軍隊。其時,政府學習西方的軍隊培育方法,聘請德國教官訓練陸軍,並向軍隊灌輸武士道精神。但這裡的武士道精神,並不是指幕府時期鼎足純正武士道的「智、仁、勇」,而只強調武士甘心為主殉道的無畏理念。政府謀劃利用武士道中的忠君愛國思想,鞏固政權,加強國力,使日本躋身軍事強國之列。軍國主義的種子已悄然播下。

與幕府掌權期間,主要由武士或武者保衛藩國所不同,此時的明治政府號召「全民皆兵」,男子成年後需服兵役。在畸形發展的武士精神的洗腦之下,很多未受過教育的軍人缺乏自己對生命與人倫的思考,只懂僵守政府下達的命令。這種忠心漸漸固化為一種政治服從,為刀在之後日本一系列的對外侵略戰爭中變成幫凶埋下伏筆。

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生效,明治維新初期萌芽的霸權主義與殖民地主義等激進思想進一步膨脹,日本開始邁向擴張之路。隨著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打響,日本國內對刀的需求激增,日本刀以軍刀身份重新面世。

由於制刀業荒廢已有一些時日,刀匠流失,古時鍛冶日本刀的材質也所剩無幾,兵器製造廠與帝國大學等研究機關,紛紛謀求制刀的新方法。與古時煉刀追求力與美相結合所不同,這時製作軍刀,最看重的,是「量產、成本低、性能好」。人們仔細研究古代日本刀的優缺點,希望能製造出符合時代要求的,適應戰場的軍刀。

一批一批的新式刀具大量產出,並被不斷改良,與鐵槍洋炮一起,從明治維新後日本對亞洲各地的侵略到二戰結束,沾上了不計其數無辜者的鮮血。隨著舊武士階層的沒落,日本刀也在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的狂熱中成為了純粹用於殺人的工具。兵者無罪,罪在人心。任何武器,若使用者不加理智與剋制,便只能淪為兇器。

1945年,日本在二戰中戰敗,所謂的「大日本帝國」也隨之覆滅。其後,日本刀作為武器的「機能」逐漸被廢棄。在當今的日本劍道中,人們也多用竹刀,少用鋼刀。但古時制刀的技藝卻在二戰後被重拾,並一直傳承了下來,現在日本仍有匠人堅持打造工藝靠近鎌倉時代的日本刀,主要為兵器愛好者收藏和鑒賞。

那些見證時代更迭,流傳至今的刀具,則大多安靜地陳列在博物館中,供人觀賞。古時匠人費心打磨好刀、武士佩刀即擔負忠義、戰爭時期士兵無情揮刀等一段段歷史,刀中所投射出來的不同時期人們的迥異情感,觀者或許也能從中窺探一二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周末 的精彩文章:

招標「骨折價」,葯企「求廢標」 ——藥品短缺的背後
館藏文物數字化,讓全民共享
有錢有房有戶口,二線城市的搶人大戰
曹劉論英雄
你還有童心夢想未實現嗎?露營拖車公園來滿足你!

TAG: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