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誰導演了珍珠港事件?

是誰導演了珍珠港事件?

20世紀發生了許多造成重大傷亡的悲慘事件,其中意義最重大的是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因為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指揮的這次出奇制勝的襲擊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轉折。

長期以來,珍珠港事件充滿神秘色彩,究竟是誰導演了這一悲劇?圍繞這個問題展開的爭論從未間斷過。今天,我們終於可以回答這一問題了。美國歷史學家約翰?托蘭經過30年的努力,從他收集到的大量事實資料中找到了答案:美國總統羅斯福事先知道日本艦隊的動向,故意讓日本人進攻夏威夷基地,以便為美國參戰尋找正當理由。這個孤注一擲的血腥行動改變了世界格局。

美國在太平洋最大的軍事基地不到3小時被日本聯合艦隊的炸彈和魚雷摧毀之後,美國領導人立刻認識到這一事件的重要意義。陸軍部長史汀生同海軍部長諾克斯以及國務卿赫爾在當天晚上舉行的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錄音證明了這一點。

史汀生說:「在此之前,我們無法參戰,為了拯救英國,總統很想進行干涉。自1940年6月以來,在一年半的時間內,英國一直在孤軍奮戰。總統想在為時不太晚之際,徹底粉碎納粹德國對整個歐洲的瘋狂進攻。但是絕大多數美國人過去卻一直主張袖手旁觀,『坐視狂熱的、墮落的歐洲人自相殘殺。』」

諾克斯接著說:「現在,日本人幫助我們擺脫了進退兩難的困境。辯論已經結束。我們的夏威夷基地遭到卑鄙無恥的突然襲擊,美國人的思想障礙解除了。」

當晚,同陸軍部長談話的最後一個人是他的副官哈里森上校。史汀生對哈里森說:「沒有珍珠港事件,我們—包括羅斯福總統—決不可能把我國推進戰爭中去。」

翌日中午,因行動不便而深居簡出的羅斯福總統作出了異乎尋常的舉動,親自前往美國國會,而且沒有坐輪椅,由他的長子詹姆斯攙扶著走進國會大廳,向美國參眾兩院發表講話。

羅斯福總統用兩隻大手撐在講台上,對參議員、眾議員、最高法院法官和政府部長們開門見山地說:「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國遭到蓄意的猛烈攻擊,這個日子將永遠是我們的國恥日!」美國電台向全國實況轉播了羅斯福總統的講話。

他最後宣布:「美國和日本帝國已經進入戰爭狀態。」

漫長、殘酷的太平洋戰爭爆發了。這是美日兩國領導人的決策失誤導致而成的。那麼日美領導人是如何決策的?現在讓我們看一看這一事件的具體過程。

1941年春,華盛頓和東京的櫻花盛開,近衛首相越來越明顯地看到,他根據三國條約制訂的宏偉計劃正在破產。德國放棄入侵英國,美國在談判中的立場更趨強硬,加強向英國和中國國民黨人提供更多的武器,並逐漸拉緊向日本出口戰略物資的經濟套索。於是日本軍部加緊制訂消滅太平洋美國海軍力量的冒險計劃。這一計劃的主要設計者是山本五十六大將。

山本是一個精明的賭棍,他以自己下象棋、打撲克的高超本領而自豪。他在下棋、打撲克的時候,依靠的是審時度勢的絕妙本能。1940年11月11日晚,當英國皇家海軍「卓越號」航空母艦出動「旗魚式」雙翼轟炸機,襲擊義大利海軍在塔蘭托基地的戰艦的成功,使山本看到襲擊珍珠港是可能的。1941年l月7日,他提交了《對戰爭準備的看法》長達9頁的彙報提綱,提出了襲擊珍珠港的具體計劃。他將此計劃交給參謀長大西瀧次郎。大西少將立即責成源田實中佐研究這一計劃。36歲的源田是一位足智多謀的飛行戰術專家。前一個秋天他擔任駐倫敦海軍武官期間,也仔細研究了襲擊塔蘭托的報告。他很快得出結論:提出的計劃是冒險的,但有取得成功的很大希望。於是日本海軍總部責成山本全權指揮,負責實施這一計劃。

對於日本的這一計劃,美國已有覺察。

1941年12月4日晚,羅斯福在白宮總統辦公室同他的主要助手(陸軍部長史汀生、海軍部長諾克斯、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一起研究日本艦隊的動向時,發現一支強大的日本海軍艦隊從日本啟航後悄悄地駛向太平洋中心。華盛頓情報部門幾星期前就破譯了這支艦隊的代號「機動部隊。」

此時,擺在羅斯福及其助手面前的選擇有三種:第一,他們可以向全世界宣布,這支強大的日本艦隊已經啟航,因此,戰爭迫在眉睫。「披露」這一事實可能阻止戰爭的爆發;第二,他們可以在日本艦隊繼續向目標前進時,通知珍珠港基地和艦隊司令金梅爾上將,日本艦隊攻擊在即,讓他向部隊發出警報,把軍艦疏散到遠海,或者先發制人,粉碎日本海軍的突然襲擊。第三種選擇是羅斯福本人決定並在當晚會議上向他的兩名部長和馬歇爾將軍宣布的:只有柏林—東京軸心國之一突然侵略美國領土(例如夏威夷),美國才有理由參加戰爭。1941年初,他曾私下同丘吉爾討論過這個問題。

這確實是羅斯福的主張。他認為,儘管風險很大,但不可避免,為了打敗希特勒,美國必須參戰。然而美國只能在遭到侵犯的情況下參戰,主動參戰會在國內引起政治和道義上的分裂。

可是,希特勒是傑出的戰略家。他向德國海軍將領下達了嚴格的命令:任何德國潛艇不準在大西洋攻擊美國船隊。德國海軍嚴格執行命令。當時,納粹空軍根本不可能襲擊遙遠的美國。希特勒認為,他征服歐洲,摧毀社會主義蘇聯,最後制服英國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但必須有一個「條件」,美國不要介入。當時大多數美國人也主張持中立態度。

據希特勒身邊的工作人員說,當他獲悉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消息後暴跳如雷,在場的人被嚇得目瞪口呆。當時德軍已經取得席捲歐洲的輝煌勝利,德軍的裝甲部隊直搗蘇聯腹地,即將「大獲全勝」,珍珠港事件的爆發使希特勒預感到,他的世界戰略可能要功虧一簣。

與此同時,有三位國家領導人也預感到,自1939年以來不斷遭到失敗的民主國家可能要轉敗為勝。他們是華盛頓的羅斯福、倫敦的丘吉爾和自由法蘭西倫敦總部的戴高樂將軍。後者當晚對帕西上校說,他認為戰爭已成定局,今後「應做好解放法國的準備……」

12月6日晚,華盛頓最高當局作出決定,不通知珍珠港守軍,讓珍珠港遭受日軍攻擊。這天晚上,羅斯福徹夜難眠,同他的主要助手一起在白宮總統客廳等待日軍攻擊夏威夷的第一批電報。已經知道總統秘密決定的是史汀生、諾克斯、馬歇爾將軍和總統的私人顧問哈里?霍普金斯。

這些主要決策人知道即將發生的事件,知道今後幾天的連鎖反應:向日本宣戰,然後向日本的盟友德國宣戰。他們沒有料到並深感震驚的是日本海空部隊的猛烈和威力。他們預計美軍將遭受重大損失,但絕沒有想到艦隊被全殲,基地毀壞殆盡。

華盛頓當局和美國情報部門同當時所有的美國人一樣,對「矮小的黃種人」抱有種族偏見,因此沒有估計到日本航空母艦和潛水艇具有如此巨大的摧毀力。在幾個小時內,珍珠港美軍全軍覆沒,美國至今未能忘記這一慘痛教訓。這也是在戰爭後期,美國不經宣布便在廣島投下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的原因之一。

對於美國領導人對珍珠港事件的決策,約翰?托蘭評價道:「富蘭克林?羅斯福雖然是一位傑出的領導人,但他同歷史上的許多英雄一樣也有弱點。他認為只要目的是好的,可以不擇手段,可是,我認為,同日本打的這場可怕戰爭是可以避免的。我們為這場太平洋大戰造成的數百萬死者默哀,為在4年衝突中,在城市大火中,在廣島原子彈爆炸中喪生的所有士兵、平民,尤其是日本平民默哀……。」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迷世界 的精彩文章:

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主因:日本破譯我方密電
軍統、中統特務為何始終無法打入延安?

TAG:軍迷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