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部分80後、90後的「三觀」教育,都少了一味葯

大部分80後、90後的「三觀」教育,都少了一味葯

(溫馨貼士:視頻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談到「三觀」,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老生常談、很俗氣。但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人的大部分行為,都是「三觀」決定的。比如發燒拉肚的,有的人看醫生,有的人找巫婆跳大神;再比如發生衝突,有些人群在談判桌或民事庭解決,還有些人群則抄起傢伙,武力解決。行為的不同,根源是「三觀」的差異。而錯誤的三觀,難免造成悲劇性的行為。

「三觀」不是天生的,是教育的產物。比如,有些人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有些人則對他人無節制地索取,這背後,往往是從小形成的教養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

和發達國家的同齡人相比,國內大部分80後、90後的「三觀」教育,都少了一味葯。其結果,是近十幾年來,我國出現了一個「獨特的族群」——月光族。此外,還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某個三四十歲的青壯年,突發急病、重病,無錢醫治,懇求社會各界捐助……

國內大部分80後、90後,「三觀」教育缺少的這味葯,是如何投資

所謂的投資,有兩層意思。第一是「把資金投出去」,說白了就是花錢消費;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讓花出去的錢,創造出儘可能更大的價值

花錢消費,似乎是很多80後的90後的「拿手好戲」。這些年,「買買買」已成為全民皆知的熱詞。但是,就很多人把錢花出去後,往往沒過多久就後悔得要「剁手」,甚至「剁手」已成為網上購物的代稱

——按照「投資回報率」的硬指標,這樣的花錢消費,得分在零下,因為你花掉了錢,不但買了是你其實根本不需要的東西,而且還為你帶來了恨不得要剁手的心理痛苦。辛辛苦苦掙的那點錢,換來的,經常是一堆沒啥用的「破爛兒」,甚至增加了心理痛苦,天底下,還有比這更荒誕的事兒嗎?

一切消費、花錢,或者把錢從一個賬戶賺到另一個賬戶,凡是和金錢有關並且能夠記賬的行為,都是投資。而「三觀正確」的投資,目的非常明確:

第一,要讓金錢為你帶來滿足和幸福。(而不是花更多時間「斷舍離」將買來的東西清理掉,甚至後悔到要剁手的痛苦。)

第二,要讓幸福能夠持續。(而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過把癮就死」,或者投資收益「暴漲暴跌」的投機行為。)

我們從小受的教育,往往是幾個極端:要麼,是要求勤儉節約少花錢,恨不得月薪萬元也要吃糠咽菜;要麼,是為了面子而不是自己的真正需求,盲目從眾消費;要麼,就是「活在當下」,假裝不曉得明天會怎樣,只求「一時爽」;要麼,就是幻想一夜暴富,把投機冒險的賭徒當做英雄……

這樣的「三觀」,就難免造成很多「零回報」甚至「負回報」的投資,俗稱「燒錢」,或者「花錢買痛苦」。

「花錢買痛苦」的典型行為之一,是衝動消費,尤其是:大量購買單價很低的物品。這些物品雖然貌似便宜,但其實並不是你真正需要的,而且,當送貨上門,你會懊喪地發現:就算退掉也很虧,那點錢可能連運費都不夠!然而單價很低的物品,買多了就是一大筆錢。你花一大筆錢,買了一堆破爛,長期堆在你的衣櫃里,幾個月或者一年半載後沒怎麼穿過就大批量扔掉。「一時爽」的衝動消費換來如此後果,何苦來?

另一種「花錢買痛苦」的行為,是大量的存款。你把錢存進銀行,尤其是定期存款,某種意義上講也相當於把錢「花出去」了,也就是花錢買到了銀行的債權。然而,如果你的存款時間很長,無論你怎麼存,這筆錢都註定要大幅度地貶值。十幾年前,6000元能在北京市中心買一平米的房,15萬元就能完成首付;現在,就算當初的6000元存款,連本帶息變成10000元,這筆錢即使乘以三,也遠遠不夠市中心一平米的房價;15萬元即使變成25萬元,也不夠首付!

此外,違反「幸福可持續」原則的投資,也是「三觀不正」的。一個最極端的,是花錢買毒品,只求一時爽,不惜毀掉未來。大多數年輕人雖然沒有這麼極端,但是,很多投資行為也與之類似。

幸福可持續,首要原則,是為將來做好準備,規避好風險。人生在世,在排除意外事故的前提下,有兩種未來風險,是誰都難以避免的。

第一是生病,尤其是大病。看病需要很多錢,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這個問題,只需購買重疾保險即可解決。一個沒有重疾保險的人,就像一顆不定時的炸彈,一旦爆炸(患大病),身邊所有的親友都會倒霉,不得不借錢給你,明知道這筆錢極可能再也收回不來。一個隨時可能坑害身邊所有親友的人,即使假裝「活在當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幸福」感過後,往往也會充滿鬱悶空虛,因為根本沒有一個良性的未來!

第二是年齡增長,任何走出大學校門不久的年輕人。頂多再過三十年,就將面臨衰老、退休。到那時,你靠什麼生活?「廣覆蓋,低保障」的社保,顯然不夠!為此,一個真正幸福(可持續幸福)的人,一定會儘早擁有穩健增值的投資理財渠道,你說呢?

然而,至今,大部分國內的80後、90後,都沒有重疾保險,也沒有投資理財的被動收入。相反,很多人的手機一年一換——今年7000元的手機或平板,半年後很可能連5000元都賣不掉,一年後當作廢舊手機回收,能賣3000元就很不錯。這樣的「投資」行為,尤其是背後「三觀不正」的錯誤理念,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

確實,大部分80後和90後,從小都沒有接受過「如何投資」的系統教育,長大後也一直是「投資理財盲」,甚至還被灌輸和熏染了很多錯誤的投資觀(比如忽視保險的重要性;比如不信任在線理財平台;比如寧可點頭哈腰地向親友借錢也不肯尋求普惠金融服務……)。這不能怪老一輩,因為這個領域,大多數老一輩也同樣一竅不通,因此一輩子「窮忙」。

但如今,80後和90後都已經成年,面對非常重要的未知領域,唯有儘快「自我啟蒙」,實現對投資理財的「掃盲」。此外,還需要結合正確的「投資理財三觀」,隨時審視和糾正自己的行為,自我完善。比如,當你興沖沖網購的時候,先靜下來想一想「這個東西我是否真正需要」;再如,經常花點小錢,親身感受下唐貸金融超市等在線理財平台,感受下如何讓金錢保值增值……

正確的「投資理財三觀」,是對財務乃至人生規劃,進行自我管理,這需要知行合一,誠如彼得·德魯克所言:管理,是一種實踐。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貸金融 的精彩文章:

別讓老一輩的「傳統教育」,成為你的人生障礙
部分95後已自稱「大叔」:致我們急速流逝的青春
關於錢,未來10年的十個預言
唐盛莊園,開啟農業創新新模式

TAG:唐貸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