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語言天賦

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語言天賦

磨難

在與兒童打交道的過程中,成年人會慢慢變得自私自利,或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看待與孩子有關的一切,結果只能使他們之間的誤解越積越多。

當一個新的生命降生時,它自身包含了一種神秘的本能,這個本能講指導它如何活動,形成什麼樣的特徵以及怎樣適應環境。

————蒙台梭利

瑪利亞·蒙台梭利

孩子是如何從第一聲啼哭走進一年後的第一個單字的呢?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如何從說出一個詞到一年後的幾百個辭彙的呢?儘管每個人都能夠同意孩子需要、並能夠學習語言,但關於孩子如何學習語言並沒有一個一致的理論。語言發展是如何開始的呢?什麼樣的力量與過程推動了孩子參與到人類這種獨一無二的努力之中呢?學習和觀察孩子的語言發展,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對語言的了解和啟發。

不要浪費孩子最初期的語言天賦

嬰兒期,是一個孩子發現世界奇妙的時期,是發現物體是如何工作的時期,也是和大人共享每一天的歡樂和痛苦的時期。寶寶們並不會滿足於最初的對飛機、小鳥或鮮花的害怕、喜悅和好奇,他們想把他們的了解、感覺和頭腦中產生的「知識」告訴給別人。

遺傳通過許多方式在語言發展過程中發揮作用。首先由於人類擁有呼吸和喉頭系統,這兩個系統使迅速而且有效的有聲交流成為可能。其次,人類的大腦使語言成為可能。左半球是人們講話與語音分析的中心,是大腦的主要語言中心。右半球在理解說話的語調方面發揮作用,使我們能夠在陳述句、祈使句和疑問句、感嘆句之間進行分辨。沒有這些分析系統,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語言就不可能產生。

諾姆·喬姆斯基

諾姆·喬姆斯基認為,人類天生具有獲得語言的能力。他假設所有兒童有一種允許他們去獲得語言的結構或者是機制,他稱之為「語言獲得裝置(LAD)」。幼兒的LAD運用所有的語言聲音,用來處理很多語法的句子,甚至是從來沒有聽到過的句子。當孩子聽到一種特殊的語言,並且會對這種語言進行處理,從而形成自己的語法規則和理解。

埃里克·倫勒博格的觀點是:言語的產生以及語言獲得的能力,會根據已經建立起來的孩子的生物時間表進行發展。當時間成熟時,即達到我們所說的「共鳴」的狀態時,它們就會出現在孩子身上。那時,孩子的意識在一種嶄新的方式中獲得覺醒,他們能夠從所有聽到的信息中選出一些加以注意,並且智慧地忽略其他部分。

孩子就是這樣形成並發展著自己的語言。每一個孩子在語言方面都有他與生俱來的天賦。我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按照他們初生時所被賦予的才能來主導他們的人生。我們也正欣喜地看到,更多的父母在向著這個目標努力。

語言發展從出生之時就開始了,實際上,有些人認為,從出生之前就開始了:當母親欣喜地發現孩子在胎中,因為興奮、飢餓或只是伸展一下而帶來的「運動」,都是在和媽媽做情緒信號的傳遞;出生後的第一聲啼哭、第一次咂舌、第一聲咕嚕聲、第一聲「爸爸」「媽媽」以及第一句完整的話,都是孩子自主參與語言發展過程的證據。語言是我們之所以稱之為人的一種標誌,也是我們最傑出的智力成就之一。當孩子的語言越來越趨向於完善的時候,意味著您的孩子越來越獨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