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什麼才是真正的美,我們為什麼會有審美?

什麼才是真正的美,我們為什麼會有審美?

「沉魚落雁」,是形容女子之美,魚見了也會羞愧,鳥見了也會驚呆。但可惜的是,這不過是人過度自戀,或者說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動物的想法產生的錯覺而已。

人見了美女會驚嘆,會稱道,會親近,然而魚見了美女卻會飛快地潛藏水底,是因為魚不懂得欣賞美色嗎?令我們如痴如醉的音樂,鳥聽到會驚飛,蟬聽到會沉寂,是因為鳥和蟬不懂得欣賞音樂的美妙嗎?就算是我們自己,如果讓一個漢唐之人來到現代,我們認為是美的東西,他也會認為是美嗎?那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美,我們為什麼會有審美?

來源於本能的「相適美」

《莊子》說:「毛嬙和麗姬,是人們稱道的美人了,可是魚兒見了她們深深潛入水底,鳥兒見了她們高高飛向天空,麋鹿見了她們撤開四蹄飛快地逃離。人、魚、鳥和麋鹿四者究竟誰才懂得天下真正的美色呢?」

「我們不喜歡住在陰暗潮濕的地方,不然就會腰部患病甚至半身不遂,但泥鰍卻喜歡住在水溝里。我們如果住在高高的樹木上就會心驚膽戰、惶恐不安,但猿猴卻安之若素,來去自如。那麼人、泥鰍和猿猴,究竟誰才懂得建築之美呢?」

「我們以牲畜的肉為食物,以為美味,但麋鹿食草芥,蜈蚣嗜吃小蛇,貓頭鷹和烏鴉則愛吃老鼠。那麼人、麋鹿、蜈蚣、貓頭鷹和烏鴉這四類動物,究竟誰才懂得品嘗真正的美味呢?」

「我們以美女為美,猿猴則把猵狙當作配偶,麋喜歡與鹿交配,泥鰍則與魚交尾。那麼人、猵狙、麋鹿和魚,究竟誰才懂得欣賞真正的美色呢?」

居住、飲食、繁殖,這些都是生存的本能。基於本能的審美,生而有之,有而定之,除非發生物種、基因的轉變,否則很難更改。但它卻並不能推廣運用於其他物種,因為「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它只會尋找與自己相匹配、相適應的東西,以之為美。

所以《莊子》有講「人籟」,人吐息為氣,切竹成簫笛,配五音而吹奏出來的樂曲,是為「人籟」。人籟之所以為人籟,是因為它僅適於人,只有人的生物結構適應於這種音樂。我們創作出來的認為很美妙的音樂,我們能欣賞,但於鳥獸魚蟲,就不一定了。因此運用這種審美觀認定的美,專屬於人。

來源於認知的「潮流美」

「潮流」,就像流行音樂一樣,僅能盛行一時,潮流一過,原來被認為的「美」就不再是美了。比如八十年代的喇叭褲、蛤蟆鏡,現在已經無人作如此打扮了。比如唐朝「以肥為美」,但我們現代卻「以瘦為美」,再前推至遠古,後推至未來,什麼才是真正的美女,又有誰知道呢?

記得曾經看過一部電影特別有意思,叫《美人稅》。故事的主角名叫愛子,從小天生麗質,是個不折不扣的美人。無論在公司,在飯店,甚至走在街上,都會得到各種飛來的優待,簡直是天生的人生大贏家。

直到有一天,國家由於財政緊張決定開始徵收「美人稅」。所謂「美人稅」,就是因為長得好看的美人享受的優待多,故而要額外交錢。稅率由機器判定,顏值越高,需要交的錢就越多。

愛子這樣的,要支付30%。不論是吃飯,買水,連工資都要額外扣除稅費。好不容易繼承了一筆遺產,結果因為母女倆都長得太美,反而倒貼一筆錢。到了最後,愛子實在受不了了,就聽信別人的建議開始裝丑,結果被人告發進了監獄。

在監獄裡,她似乎終於明白了人的內在美更重要。然而兩年後愛子出獄了,卻發現政府為了收更多的稅,改變了原有的審美標準。愛子之前是公認的美女,但現在卻變成了公認的醜女,周圍所有人看到愛子,就像看到醜八怪一樣,厭惡、嫌棄、可憐的眼神,讓愛子頓時崩潰了。

所以這種潮流美,是最不具備定性的,隨時而變,順勢而遷,它取決於當時之人當下的認知。就像善惡一樣,不同時期的不同人群,定義都是不同的。誰掌握了它們的定義權,誰也就從根本上掌握了它們,因此不足為憑,難以為恃。

比如岳飛,在當時被稱為民族英雄,大義為先,因為他抗金救宋;現在為何又被取消民族英雄稱號,因為如今金宋已為一體,而他殺傷了眾多金人,傷害了民族感情。所以運用這種審美觀認定的美,美在一時。

來源於體驗的「真實美」

《莊子》講了一個東施效顰的故事:從前西施心口疼痛而皺著眉頭在鄰裡間行走,鄰里的一個醜女人叫東施的看見了,認為皺著眉頭很美,回去後也在鄰裡間捂著胸口皺著眉頭。

結果鄰里的有錢人看見了,緊閉家門而不出;貧窮的人看見了,帶著妻兒子女遠遠地跑開了。那個醜女人只知道皺著眉頭好看,卻不知道皺著眉頭好看的原因。

最好的品性,是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並不是刻意去效仿的。所以評定一個人品性美不美,不能只看他怎麼說,還要看他怎麼去做。漂亮的假話空話人人都會說,但實際行動和結果卻不會作假。就像評定食物美不美,不但要看,更要吃一樣,這就是體驗的重要性。

田駢,是中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雄於辯才。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齊國人去見田駢,說:「聽說先生道德高尚,主張不能入仕途為官,一心只求為百姓出力。」田駢問:「你從哪裡聽來的?」那人答道:「從鄰家女處聽來。」

田駢問:「你說這些是什麼意思?」那人說:「鄰家之女立志不嫁,年齡還沒到三十歲卻有七個子女,說是不嫁吧,卻比出嫁更厲害。如今先生不仕,卻有俸祿千鍾,僕役百人,說是不做官,可比做了官還富有呀!」田駢表示慚愧。

所以話說得如何堂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經得起現實的檢驗。莊子就看得很清楚,他用「欲」和「爭」來檢驗「禮」:宴飲玩樂,一開始大家還能謹慎守禮,但縱慾到一定程度就開始胡搞亂來了;互相爭鬥,一開始大家還能你來我往,光明正大,但搞到最後就開始使陰招耍手段了。因此禮,在莊子的眼中不美。

所以包裝得如何精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本身的品質。魚目和珍珠有本質的區別,美顏化妝並不能代表人的本來面目,人為催熟的桃子就是比不上天然的美味好吃,因此運用於這種審美觀認定的美,美在真實。

來源於上天的「自然美」

那麼有沒有這樣一種美,無論鳥獸魚蟲,今人古人,都會覺得美?有沒有這樣一幅畫,無論學生老師,農民工人,都會覺得美?有沒有這樣一曲樂章,無論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都能欣賞?如果有這樣的美,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大美。

紐約有一幢如同火柴盒一樣的建築,西格蘭姆大廈。它有序排列,線條筆直,真正的規整方形,曾一度深受歡迎,被人廣為模仿。但後來,這種運用簡單的圖形構建而成的,幾何形的建築與美術風氣很快銷聲匿跡了。

一位德國物理學家說道:「為什麼一陣暴風雨過後,摧殘的樹枝,沒有葉,沒有花在夕陽下,冬季里,可以構成美麗的圖畫。而立方體,火柴盒般的高樓大廈,其實它可以是多用途的大學建築物,但卻被認為不美呢?建築師也是花了不少努力呢!」

他認為,我們對於「美」的感受,是由有序與無序交織而成的和諧的排列所啟示的,這正是大自然中的一切所共有的,比如雲彩、樹枝、山峰起伏、雪花結晶等等。但是簡單的幾何圖性,並不能給予人這種美的啟示,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它是反人性的。

而這種有序與無序的和諧排列,就是大自然的韻律。道生成天地萬物,正是運用這種韻律排列作了一大幅立體畫,而且有音有聲,有動有靜,有春夏秋冬,有風霜雨雪。藝術的起源,不過是源於人對「道生萬物」手法的模仿。

人不可能像道一樣,把草木山水都造生出來表達自己的心聲,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通過書畫、音聲等介質,來模仿那種神秘的韻律以表達自身情感。人為地栽種草木、堆砌山水,如果不具備那種韻律,就會讓人感覺「不自然」。不自然,正是因為人為破壞了那種神秘的韻律。

郭象注《莊子》說:「天地者,萬物之總名也,天地以萬物為體,而萬物必以自然為正,自然者,不然而自然者。」兒子不會認為母親是醜陋的,萬物不會以為自然是不美的,因為它們生於此,長於此,構建於此,它們就是其中的組成部分。

人籟,萬物不能欣賞;地籟,宇宙不能欣賞,天籟,才是天地萬物都能欣賞的大美樂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運用這種審美觀認定的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大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家大師兄 的精彩文章:

怎麼理解《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自然之美:德國拍出史上最高清照片:80萬億像素的晴朗地球
解老:《道德經》第三十一 三十三章 死而不亡者壽
《道德經》最容易被誤解的六個概念
解老:《道德經》第二十五 二十七章 道法自然

TAG:道家大師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