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七星賾語錄第四十一季——誠意正心

七星賾語錄第四十一季——誠意正心

1

賾論經典

大 元

有人問我:老子的「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如何理解?對當今現實社會有何意義?大家怎麼理解?

溫展先

此語出自《道德經》。[原文]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無之以為用。

[譯文]三十根輻條彙集到一根轂中的孔洞當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空虛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可以開來好處,而「無」才是發揮作用的。

該文闡述了「無」與「有」的辯證關係,有可以理解有形的東西,人們常常看得見摸得著,一生追逐;可人們往往忽略無形的價值觀,思維方式所帶的巨大影響。

大 元

嗯,「無」與「有」的關係,《道德經》在開篇就提出過。「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二者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段話清晰地闡述了「無」與「有」在寰宇中的地位和它們相互作用對萬物的影響。有形的、呈現在人們面前可以感受到的東西構成了包含萬物的世界,而無形的才是萬物生產的本原。而二者相互作用才使得世界萬物層出不窮、生生不息。所以,一切事物「生於無,又歸於無。」這對我們當今社會的人也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明白了「無」和「有」的關係,我們就清晰了「物我」之間的關係,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為任何事情都會「歸於無」,我們現在的擁有只是暫時的,好好珍惜便是,沒有必要因物而喜;而我們每個實實在在存在的人,都會有獨特的價值,認真做好該做的事,沒有必要因己而悲。

明晰了世界上的「無」才會明晰萬物之妙。世界上那些有人參與的活動或創造出來的事物,哪個不是從「無」開始的,又受到無形狀態的構思、思維等的決定作用。即使是人類從未參與的自然世界,通過現在科技的發展發現也許是世界上的暗物質創造和「指揮」著它們。科學家發現人類可見的只佔宇宙總物質量的5%不到,暗物質和暗能量人們觀察不到,但對世界卻起著作用。所以,我們不要以為弄懂了觀測到的東西,就弄得了這個世界,對這個還有很多未知的世界,應該心存敬畏。

那麼老子說的「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又怎麼理解運用呢?其實,明白了「無」的含義,就不難理解了。有形狀態的東西給我帶來好處、利益,而無形狀態的東西才發揮效用。房子建出來可以為我們遮風擋雨,但它裡面必須是空的,「無」的狀態我們才能用啊!玻璃器物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但它只有空的,「無」的狀態才能蓄水盛物……我們要和別人學習,也要把自己頭腦中的東西倒掉,以「空」的狀態去接受才能真正學到東西。

劉斌

贊!

大 元

生活中,「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例子隨處可見。我們通過努力掙來的工資,給我帶來好處,但只有它從我們手裡消失,消費出去才發揮了其「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作用。所以我們經常鼓勵消費是對的!我們買的消費品,有了它們對我們有好處,但只有消耗掉了才發揮了它的效用……

所以,我們對於有形的東西要「不以物喜」,更要加強自己無形資產,如思想、思維的涉獵與豐富,才會不以己悲。昨天報到「金磚國家工商論壇」的記者就提到她去印度的見聞,她說印度雖然沒有我們國家富裕、現代,但他們的幸福感特彆強,也許他們在虔誠的信仰下真正明白擁有與失去的正在意義。所以,快樂不是你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幸福也不是追逐的多,而是效用把握的好!

懂 禮

老師,羊皮卷里所說,一切的人際關係必須以互利為基礎。且多以物質互利為主。

吉利

相互利用。

大 元

以物質追求為目標自然就會以利益來維護關係。有人說:如果你沒用,很快就在別人圈子裡消失。所以,如果別人眼裡還有你,要麼你有利用價值,要麼你與他之間不是物質利益關係,而是情感之維繫。

所以,在當今世界要想過的好,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效用價值,另一面要注重情感與心靈的把握。人生一世,所見之人,所行之事,都值得我們珍惜。因為要麼它會讓你物有所值,要麼他會讓你真情永駐。

人,要兩條「腿」走路,且兩條腿都要硬。一條腿是知識和技能;一條腿是心靈和智慧。

吉利

有道理!

楊猛

贊!

大 元

不怕機器有思維,就怕人類沒思想!

人,如果不注重思想與修養,就越來越像機器。沒有人的情感的世界一定是一個「冰冷」的世界。

我們前面討論過:人眼中看到的世界就是心中的世界。你所看到的東西或對看到東西的態度與取捨完全取決於內心的思想。所以《大學》提到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前還要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物」就是窮究事物的規律和道理,我們現在學習知識和技能就是「格物」的過程,而我們完成這一過程的手段比古人多得多或更清晰的多。「致知」就是要學清楚、懂到極致,有了透徹的事物規律的理解和洞察,距離我們應用它們去為社會、為世界做出應有的貢獻,還有幾步就是「誠意、正心、修身」,「誠意」就是讓自己的心靈或思維意動達到「誠」,什麼是「誠」,我們也討論過,即是做到按規律辦事、做到儘力而為、做到無欺三個層次就做到「誠」。那「正心」呢?怎麼正?正到哪兒?《大學》也給了答案:止於至善。我們的內心向著「至善」的方向就是正心,達到「至善」的過程就是正路,其餘的方向和道路均可忽略。所以,《大學》有「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為什麼「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是所謂的正其心呢?並不是要求我們什麼都不管不顧,而是我們在意的是朝著「至善」方向的東西,而不被外物所擾。除了「心之所向」的都可以「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只有這樣才會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才會練就強大的內心,而後「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唐邦校

學生愚見:格物致知,格的是萬物本身的根源,從而讓我們對外物的更了解,洞察規律,以至聖人。這是理學的道理。而老師您開頭所提「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就是心中的世界」是指王陽明老先生所說的「我心即天心,我道即天道」,這是心學。

心理從根源就不對啊?

大 元

「格物、致知」是儒家和理學家重點研討的,究其事物的義理與規律。而理學認為「理」在外,「格物」要去求萬物,而王陽明「心學」提出「心即理」,不必窮追萬物。所以,我們從老子「有」與「無」的關係能理解,萬物的規律重在吾「心」。特別是社會科學的東西,「正心」、「明心」不會對我們所處的三維世界產生影響,而是影響了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或對所看到的世界的判斷。

「不為外物所擾,不被心欲所蔽」。是我們當代人生中最寶貴的品質。

唐邦校

就是辯證的看待心理,心不全心,理不全理,而求一葦渡塵世。受教了!

大 元

心是全心,理是全理。心明理之照,理應心之明。

我們這個世界足夠大,完全可以滿足任何人的「內心」。就像一個人想過鄉村的幽靜生活,實現了目標後他眼中的世界就不會是高樓大廈;一個人總是內心充滿陽光、快樂地活著,那麼他就會忽略出現在視野中的困難和不悅;一個人內心非常注重友情,他一定會珍惜出現在他身旁的任何一個朋友……

張雪麗

贊!

大 元

所以,即使是當代的人,要想有其為,也要「深究事理」之後,誠其意、正其心!

2

八桂學堂

本期論典:道之為物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

八貴學堂元道國學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原著今解:

審視「德」的形態與運行,是遵循於「道」來變化的。「道」作為一種存在,是恍恍惚惚的。它是樣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形象。它是那樣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物質。它是那樣悠遠模糊啊,其中卻有精氣;這精氣非常真實,是值得信賴的。從古至今,它的名字一直不曾消亡,根據它才能認識萬物的初始狀態。我們憑什麼知道萬物之始的呢?就是憑藉「道」。

含義引申

關於「道」的存在形式,學術界曾有一致的觀點——「道」是一種絕對的精神,不存在物質形式。而老子的這一章卻明確告訴人們:「道之為物」,其「有物」、「有象」、「有精」、「有信」,那「道」就不是絕對的精神的,而是唯物主義性質的。「道」有其客觀存在性。

此外,本章中老子還告訴人們,「道」是萬物的本源,是永恆的存在,而且「道」中存在著訊息,而且是可以信賴的。

本章上乘第一章的「道可道,非常道」,下啟第二十五章的「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突出了「道」在大自然中的非凡作用,又指出人世間的「德」是由「道」所產生的。

不諳「道」義,何來「德」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海尼曼-At the Zoo
第三十期臨屏詩▎詩歌▎《捨得》
新街口的雨,請下的慢一些!
自媒體,200年前就有了
《星球大戰》又又叕換導演!《星戰9》導演慘遭勸退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