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把孩子一個人丟到電子屏幕前

不要把孩子一個人丟到電子屏幕前

最初,電視機的發明者費羅·法恩斯沃思認為,他的發明將會給世界帶來和平;後來,人們相信電視有利於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也相信兒童會通過教育類節目更快速有效地學習新知識。——以上早已被證明是人們的美好嚮往。

現在,人們相信電子媒體和智能設備有益於孩子的大腦發育和學習進步,也相信教育類APP有助於孩子愛上學習、進行自主學習,且利於孩子更個性高效地掌握更豐富的知識。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如果孩子沒有儘早受到電子技術的熏陶,他們必將在全球網路經濟時代落於下風」。事實果然如此嗎?

關於電子媒體和智能設備的使用,我們需要思考這幾個問題:

1、它們符合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學習特點嗎?

2、它們究竟是讓兒童主動學習還是被動接受?

3、它們利於兒童集中注意力嗎?

4、它們究竟是啟發了還是限制了兒童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村落效應》用了兩章的內容來探討電子媒體和智能設備對兒童發展的影響。我們或許能從中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

電視危害

關於「電視危害」的研究已經很多,本書中同樣用了大量科學研究成果來闡述作者的觀點,其中有關於「看電視的階層分化」的說法較引人注意。

「社會階層越低的家庭,孩子會看更多電視……階層分化從很早就開始了。」「更令人震驚的是,電子媒體的使用情況出現了階級劃分。非高等教育家庭出身的孩子每天在各種電子媒體上花費的時間,比出身於高等教育家庭的孩子多90分鐘。」 「『玩具箱研究』發現:『在大多數國家,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父母幾乎從來不限制孩子看電視。』」

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家安妮特·拉魯針對美國家庭進行的一項規模龐大的長期研究發現,「下層家庭更難得跟孩子一起解決問題,或者和他們一起討論。上流社會和中產階級的父母則剛好相反。用拉魯的話說,他們『會把孩子看作一項事業』。他們會通過複雜的對話和有益身心的活動——幼兒健身課、戲劇小組、唱詩班、體育隊和機器人小組,培養孩子的語言和邏輯思維能力。……這樣的育兒方法相當昂貴,而且需要付出大量時間。」作者繼續寫道,或許正因如此,「大多數工薪階層家庭都願意對孩子採取放任不管的方法,工薪階級的學齡前兒童可能會花更多時間在電子屏幕前。」

同時,作者用了大量篇幅來強調看電視對對兒童語言學習和心理發育的負面影響:

蒙特利爾大學心理學教授琳達·帕里尼領導了一項研究,隨機選擇了1314名加拿大2-4歲兒童,記錄他們每周看電視的時間,然後在他們10歲時進行了追蹤調查,「結果令人震驚。……『幼兒看電視的時間越多,他們日後的課堂參與度就會越低,數學成績就會越差,受同學欺負的可能性也會越高;他們更有可能久坐不動,攝入更多垃圾食品,最終體重指數也會更高。』……『我們發現,兒童看電視的習慣很難改變。』帕里尼繼續寫道,『在兩歲時長時間看電視的孩子,在10歲時依然會長時間看電視。他們不能發展出健康的社交生活所需的技能。』」

視頻致呆(Video Deficit)。「觀看『教育類』的電視節目,對幼兒的語言能力沒有絲毫助益,甚至會帶來負面影響。」

電視讓現實索然無味。「如果節奏快速的媒體過度刺激了兒童發育中的大腦,那麼現實生活就難免令他感到乏味無聊。克里斯塔基斯說,現實生活的場景變化十分緩慢,『相對就顯得索然無味』。」

看電視無法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家帕特里夏·格林菲爾德(Patricia Greenfield)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兒童在看了以玩偶為主角的卡通片之後,更有可能用片中的玩偶來重現他們在節目中看到的景象,而不是編造自己的故事。」

看電視影響兒童專註力和控制力。「克里斯塔基斯和他的研究團隊統計了2600個美國嬰幼兒看電視的時間長短。他們發現,不滿3歲的幼兒每多看一個小時電視,他們在7歲時出現注意力問題的風險就會增加9%。」「另一項關於學齡前兒童的研究證明……電視會對孩子的自控力產生迅速而直接的影響。」

屏幕時間會降低孩子的幸福感。「琳達·帕加尼說,幼童的重度媒體使用可能會導致『他們看上去比二年級的同學更憂傷,更不幸福。』還有一項研究調查了1266名生活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初中生,結果發現,把大部分課餘時間都用來看電視、玩電子遊戲和刷社交網站的孩子,『往往認為自己比同齡人更不幸福,能力也不如其他孩子』。男孩尤其如此。」

看電視於兒童語言能力發展並無助益。「數據和經驗都告訴我們,孩子的年齡越小,他似乎就越難以擺脫屏幕時間的桎梏。現在的幼兒從兒童電視節目和DVD影碟上聽到的語言,遠沒有他們從父母那裡聽來的複雜,完全趕不上大腦的發育速度,而且為3歲以下兒童編排的電視節目中嚴重缺乏社交互動。如果沒有在現實生活中跟真人演練過,就不算真正的語言學習。看電視,只是單純的娛樂而已。」

這一點非常有意思:「雖然成年人自己也喜歡看電視和玩電子遊戲,但是大多數人都不會把娛樂和學習混為一談。他們幾乎只有在面對孩子時才會判斷失誤。

電子媒體和智能設備的影響

在緊隨電視危害之後的一章里,作者討論了新網路時代其他電子媒體和智能設備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影響。

本章開篇即討論了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青少年面臨的新威脅:網路霸凌和社交孤獨。隨後,作者以「每童一電腦計劃(One Laptop Per Child)」項目以及歐美國家十年來開展的技術進課堂計劃為研究對象,分析電子媒體和智能設備對青少年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的影響。

作者的觀點十分清晰:網路時代和新科技為青少年帶來了新的社交危機,而「高端科技並不能讓孩子更愛學習」。

研究發現,「筆記本電腦和電視一樣,確實可以成為教育的工具。但通常來說,它們都不是。」「學生得到免費的筆記本電腦後,他們花在課業和創意作業上的時間變少了,網路聊天室倒總能出現他們的身影。研究者還提到,在低收入的家庭中,很多家長都得長時間工作,他們的孩子較少受到成年人監督。所以,他們主要用筆記本電腦來娛樂:玩遊戲、聊天、下載音樂和電影。」

新技術的使用並沒有提升孩子的能力。

21世紀初,經濟學家雅各布·維格多和海倫·拉德花了5年時間,分析了將近100萬個五至八年級的美國學生,每年對他們的數學和閱讀能力進行評估,同時比對他們接觸電腦和網路的時間,評估技術對他們的影響。「結果不容樂觀。『在五至八年級時接觸到家用電腦的學生,閱讀和數學測試成績更有可能出現持續下滑……高速網路服務也會對學業產生類似的影響。能用上高速網路的小學高年級生和初中生,數學和閱讀測試的成績往往比同齡人低很多。』在家用電腦出現之後,學生的閱讀、寫作和數學成績出現了明顯的下降。直到研究者結束追蹤為止,他們的成績一直維持在較低的水平。」

「一項美國大型研究覆蓋了36個不同學區,調差了10000名六年級學生,結果發現,使用筆記本電腦的孩子的數學能力遠遠落後於他們的同齡人。」

電子產品更容易讓人分心。「有少量證據證明,不停發簡訊……玩電子遊戲,有可能引發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也有大量證據顯示,連續幾小時進行此類活動,可能讓青少年出現類似於注意力缺陷多動症障礙的癥狀:難以集中注意力,無法抑制一時的衝動……」

而關於APP的使用,年數較短,尚未有可靠的研究結果。不過,僅僅是關於軟體市場的這幾項調查數據,就足以讓人慎重和警惕了:

「未來的幼兒軟體市場肯定有利可圖。60%的iTunes暢銷軟體都是為幼兒和學齡前兒童設計的,數量幾乎兩倍於為成年人設計的軟體。」「一個專門探討兒童學習和讀寫能力的理論研究機構在2012年發布了一份報告:『在iTunes商店的教育類軟體中,為幼兒和學齡前兒童設計的軟體在過去兩年內出現了大幅增長,已經成了iPhone和iPad上最暢銷的軟體類型之一。』」

作者認為,大量藉助電子媒體和智能設備,很多時候是因為家長「希望能夠逃避幼兒教育階段令人生厭的工作」,希望把兒童教育階段的眾多勞心費時的項目一併外包出去。

很遺憾,根據本書採集的大量研究數據來看,電子媒體和智能設備對孩子的心理發育、學業進步和幸福感的影響並不樂觀。——這恰好與我們在多年教學實踐中得出的結論相符合。

我們不可能拒絕時代進步,更不可能置身時代之外。電子媒體和智能設備對兒童有很多積極作用,因此,我們無需因噎廢食、禁止孩子使用它們,而是不能把孩子一個人丟到電子屏幕前,更不能讓電子屏幕替代了面對面的交流和教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原來創造DTS:X的製作室是這樣的!-DTS美國總部探秘之行
產婦下跪還要堅持順產,可能這社會對剖腹產的誤區還是太大!
重溫央視版電視劇《西遊記》
始於道,終於法—韓非子的突圍(五)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