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酆都知縣通過枯井進入地府,見到了冥王包拯和伏魔大帝關羽

酆都知縣通過枯井進入地府,見到了冥王包拯和伏魔大帝關羽

川蜀之地有座酆都城,在神話傳說里,這是一個陰陽兩界相交的地方,頗為神秘。酆都城裡有一口古井,據說從上古時期就被仙人開挖出來,當地老百姓經常會燒一些紙錢,投入井中,說是給陰司交稅納糧,以求平安。這件事在當地已成風俗,因為一旦稍有怠慢疏忽,當地就會流行瘟疫。

清康熙年間,有一位叫劉罡的人擔任酆都縣令,他聽說了這件事情,認為如此做法只是縱容鬼神,於是下令禁止。一時間眾人愕然,都說這樣子可能會開罪神明,但劉大人君子一言,下屬就只好去執行。師爺向劉大人進言:「大人如能向鬼神說明原因,那麼禁止燒紙錢這件事或許可取得鬼神的理解。」劉大人問道:「好吧,然而鬼神在啥子地方喲?」師爺道:「遠在天邊,近在井底,可是沒有人敢下去。」劉大人微一沉思,道:「也罷,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言畢擼起袖子,讓衙役取來長繩,綁在自己的腰間,慢慢向下墜入井底。旁觀的眾百姓都勸道:「大人不能夠啊。」劉大人的參謀李師爺,也是一位有膽色的豪傑之士,擼起褲管,道:「我也想看看小鬼長什麼樣子,就讓我隨大人一起探個究竟吧。」

繩子慢慢的放,井中早已乾枯無水。降落到距離井口大約十丈的地方,二人就踩到土地了。井底旁邊有一個斜向下的洞孔,兩人便從洞入,步行數百米,剛開始很狹窄,後突然間豁然開朗,由黑暗轉為光明,眼前見到的,是一片片連在一起的宮殿、房舍和城牆,竟然和陽間並無差別。但有一點,這裡的人走起路來雙腳不沾地,在光線下沒有影子。

眾鬼見到劉大人,紛紛跪拜,道:「大人是陽世間的好官,怎麼會來這裡呢?」劉大人答曰:「那啥,我來陰間請求冥王,免去酆都百姓的錢糧納貢。」眾鬼都連連稱讚劉大人是一位一心為百姓著想的清官,並給出建議:「這件事須當找包閻羅才可以。」遂把劉大人李師爺引到一處氣派宏偉的大殿,殿上高高坐著一人,頭戴華冠,身著彩服,大約七十歲年紀,儀錶端莊,不怒自威。這時,旁邊的小鬼大聲吆喝一聲:「酆都縣令到!」包公包閻羅親自走下台階迎接劉大人,拱手作揖致敬,讓了上座:「陰陽兩地,本自阻隔,不知劉公到此有何貴幹?」劉大人作揖還禮,道:「近年來酆都水旱之災接連不斷,百姓貧苦,財力衰微,朝廷每年下派的稅負尚且交納不上,哪裡還有錢再向陰司上貢,承擔雙份負擔呢?今日特冒死前來,為民請命。」

包公微笑著道:「世間有一些心術不正的和尚道士,打著鬼神的名號,誘騙百姓祭祀和布施,搞得很多成千成百的百姓傾家蕩產。只是鬼神所居住的陰司與陽世阻隔,不能揭露這些招搖撞騙的傢伙,使真相大白。明公想要為百姓除去此項弊端,就是不到陰司來,也不會有人反對的,最起碼我支持你。如今親臨蔽府,足見明公是大德大勇之人。」

話剛說完,突然一道紅光自天上直射而下,包公起身,道:「伏魔大帝到了,煩請明公暫且迴避一下。」劉大人便退到後堂等候。一會兒,關帝爺身著綠袍,須髯飄拂,和包公行了賓主之禮,就開始商議事情。關帝爺問道:「明公這裡為何有一股生人的氣味?」包公將事情原委詳述一遍後,關帝爺面露讚賞之色:「哦,這麼說來,這位劉縣令倒是一個好官,我想見見他。」包公說:「甚好。」

關帝爺禮賢下士,請劉大人和李師爺入座,態度很是溫和,詳細詢問了陽間的情況,唯獨不談陰司之事。李師爺是個直性子,突然打岔發起新的話題:「那啥,問一下,劉備劉玄德現在在什麼地方?」關帝爺不答,神色不悅,勃然拂袖而去。包公大驚,把李師爺拉到一邊,道:「明公啊,你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在一個忠臣面前,如何敢直呼其君主的大名呢?完了,你以後會有雷電之災,性命之憂啊。」李師爺這才意識到自己闖了禍,忙向包公求情,劉大人亦向包公討教化解的辦法。

包公略一沉思,道:「既然如此,只能讓李師爺先死了,才有一線希望。否則一旦糟了天雷之刑,恐怕身體都要燒成灰了。」說著從匣子里取出一塊玉質的印符,約一尺見方,解開李師爺的衣服,在他的背上蓋了一個章。劉大人李師爺與包公就此別過,沿原路返回人間。剛剛到達酆都城南門,李師爺突然撲通一聲,倒在地上,沒氣了。幾日後,晴空忽然打起霹靂,專門繞著李師爺的棺材轟擊,李師爺的衣服都被燒掉了,肉體卻只受了一點輕微的傷害,得以保全。

後來,有一些人說曾在大街上見過一個人,樣貌形容都很像李師爺。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頭哥沒有悲傷 的精彩文章:

TAG:木頭哥沒有悲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