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個實體店,半個月都虧幾萬,實體經濟已死?

開個實體店,半個月都虧幾萬,實體經濟已死?

女朋友是坐標深圳,做實體店的,服飾和化妝品,從事經營有6年了,這6年的變化,實在是讓我們切身體會到,實體店的生意確實越來越難做。

至於說原因,聽我細細說來:

第一,租金是上漲的,一二線城市應該能明顯體會的,最初的3000元,現在漲到4800元,這六年差不多漲一倍,當然如果生意好的話,這點漲幅其實是沒什麼影響的,特別是剛的第一年,生意還是不錯的,旺季最高接近30000元純利潤,最差也有1萬左右,因為衣服有非常明顯的淡旺季。

第二,這兩年的移動互聯網,特別是微信的影響相當大,女人的朋友圈幾乎包羅萬象,衣食住行無所不包,賣衣服的特別多,賣家秀特別多,對實體店服裝的打擊非常大,淘寶時代,還沒有特別明顯,基於熟人關係的買賣,還是帶走了不少關係比較好的朋友生意。

第三,基於互聯網帶來的信息透明。原來賣一護膚品,價格可以在拿貨價上往100利潤加價,現在不敢這麼做,現在要比價淘寶價格,而且不少買護膚品的,過來了解了情況後,記下了你的產品,直接去網上購買去了。淘寶上的價格高一點,人家也不和你買。

第四,生活成本在上漲,導致的直接後果是,你賺到的那點錢,要不斷投入到生活的開銷中去,導致你能沉澱下來的流動資金越來越少,你不敢裝修,不敢壓貨,不敢輕舉妄動,陷入一個死循環中。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馬雲在2016年雲棲大會上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說得有點玄乎,之後的一年時間裡,颳起了新零售的熱潮,大家爭相解讀新零售相關的各種名詞和機會,並帶動了新一輪的投資熱潮。

作為普通商人,其實不需要太多去咬文嚼字地去關注這些名詞,新概念也會層出不窮,新零售本身就是一個不恰當的詞,一個真正顛覆性的東西,肯定不應該是用新來冠名的,就像汽車替代馬車之後,汽車不應該叫新馬車一樣。之所以馬雲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是因為大家都清楚原來的零售形態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的消費需求,至於到底是什麼樣的商業形態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呢?馬雲也不知道,我們也不知道,大家都在探索,那就冠以新零售的說法。

實體到底是不是越來越難做了呢?就像本文開頭所所講,肯定不是,反之,實體在新零售升級中反而擁有更多的機會。新零售的本質是提高顧客的消費體驗,而實體作為體驗消費的載體,在很多時候成了必備項,看越來越多的天貓線下超市,京東線下店,華為店小米店就知道,實體的機會才剛剛開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勝傳媒 的精彩文章:

再好的朋友也經不住考驗!除非你錢很多!
我的同事都是一群逗比,都是一群坑神!
你身邊有沒有小人同事,如果有,可以轉發讓他看看!
3無專科學歷,在當今社會白手起家,是不是做夢?
進入新公司莫名其妙不受待見,崩潰到想死!

TAG:美勝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