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般道理,形諸議論(5)

千般道理,形諸議論(5)

編者按

一群執著於語文之美的教師,在語文教學改革之路上,且行且思,經歷過學習、實踐、反思、改進、再實踐、再總結……反覆的打磨與修改之後,一部凝聚著壽光初中語文教師團隊思索與智慧的《整合的魅力》誕生了,我們將陸續編髮相關文章,以饗實驗區(校)的老師們,同時也真誠的希望能夠引起更多實驗老師的關注和思考,藉助於整合,真正實現課內海量閱讀。

千般道理,形諸議論(5)

徜徉經典演講,俯拾思想之花

——《敬業與樂業》《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整合教學設計簡案

【學習目標】

1.理解這兩篇演講詞的主要內容;

2.學習這兩篇演講詞或具體有力或激情詩化的語言特點。

【學習重點、難點】

學習這兩篇演講詞或條理清晰或激情詩化的語言特點。

【課內探究】

一、理清脈絡

1.讀《敬業與樂業》,想一想文章先後談了幾個問題,文章的論點是什麼?

2.讀《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想一想作者讚美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可以歸納為哪兩部分?

二、品讀語言

1.《敬業與樂業》中作者為了讓論證具體有力,使用了很多論證方法,結合P122《論文閱讀》的知識,找一找這些論證方法,並說一說它們的作用。

如:課文3、4段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舉了孔子和百丈禪師的事例,具體有力地論證了有業之必要。

2.《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中雨果則用激情詩化的語言盛讚了伏爾泰,同時也展現了自己的思想光輝,請找出這些語言,品讀一下其蘊含的深刻含義。

如: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里出來!

表現出雨果與黑暗專制勢不兩立、鬥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同時也暗示著:長眠於墳墓中的伏爾泰,他曾經催生出的「黎明的曙光」,無論曾經怎樣被黑暗湮沒,但最終都將在人類歷史上大放光彩。

三、積累語言

兩文中都有一些優美的語句,請讀一讀背一背,做好筆記。

【拓展延伸】

請認真閱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之九年級上-2-《陽光的聲音》P63梁啟超《最苦與最樂》,邊讀邊悟,完成下面的內容。

1.根據提示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筆下,貧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失意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作者認為真正的痛苦源自_________。

2.請從最後一段中找出與「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內涵相符的一句。

3.你認為,文章最後所說的「卸卻」責任與「解除」責任有何不同?

「卸卻」責任指:(10字以內)

「解除」責任指:(10字以內)

4.用精鍊的語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論點。(10字以內)

5.本文以「最苦與最樂」為題,而不以「苦與樂」為題,為什麼?

6.讀完全文後,結合《敬業與樂業》談一談你是怎樣看待「責任」的?

原則是指南,行動才是力量。相信,只要我們準確把初中議論文教學的「六項基本原則」,靈活應用,學以致用,初中議論文教學「少慢差費」的困境突圍也就指日可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野花勾引他人采」
Life is Life-京都 奈良 宇治
我想,你不需要這樣的愛情
入秋後肉肉們該如何護理?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