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國寶苗刀,和日本刀有什麼關係?

中國國寶苗刀,和日本刀有什麼關係?

苗刀是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其刀身修長,形似禾苗, 故名苗刀。關於苗刀的起源之說,一直眾說紛紜。

首先開章明義,苗刀,源自日本刀法及日本野太刀形制,刀法源流是日本刀法,刀制也仿自日本。一定要說不一樣,就是流傳過程中有了差異,但其刀法、刀形的核心本源都來自日本,這點毫無疑義。

那麼為什麼很多朋友說苗刀起源於中國呢?

我們可以看出,苗刀身形非常修長,這把龍泉寶劍廠鍛造的苗刀長約140cm

一是國內一些人的捏造,二是由於特定的歷史原因,某些朋友愛國心切,恨不能萬事萬物均為我國創造的心理作祟。

關於苗刀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簡單的總結成這樣:倭長刀——明仿倭御林軍刀——苗刀。

細長刀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唐代儀刀,那為什麼說苗刀源自日本,而跟中國的這些古代細長刀沒有關係呢?

苗刀,身形修長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寫:「長刀,自倭犯中國始有之」。魏晉兩宋御刀,唐儀刀都是120~160厘米的細長刀,之所以戚繼光出現這樣的考證。極大的可能就是當時中國雙手細長刀由於多朝代更迭,戰局改變,已經停止使用細長刀,所以明初全軍並不重視細長刀的實戰以至於埋沒,所以我們說苗刀源自於當時的抗倭戰爭。

戚繼光抗倭

事實上,中國古代軍陣實用之刀法劍法,到明朝基本已經失傳。像何良臣、茅元儀、宋懋澄、戚繼光這些名臣良將,在這個認識上出奇地一致。戚繼光因此在《紀效新書》第一版中乾脆不錄任何刀劍法,一直到第二版時,才將得自日本的刀法改良後收錄進去,定名為《辛酉刀法》。同時又仿倭刀形製造制軍刀,這便是現今存世不少的戚家刀。

辛酉刀法

而明代還有本《單刀法選》,為明代武者宗師程宗猷所著,內云:「器名單刀,以雙手執一刀也,其技擅自倭奴…余訪其法…不吝授余,頗盡壺奧」。習此刀法所用五尺刀,就是仿的日本野太刀,此刀技來源與戚繼光的不同,這是來自日本野太刀的刀技,程云:「今以倭刀為式,刀三尺八寸,靶一尺二寸,則長五尺」。所以,苗刀不但在形制上源自日本刀,而在刀法上也曾借鑒日本野太刀刀法。

單刀法選

綜上所述,苗刀的基本初型是在明代,並廣泛推廣使用,明代末期仿倭長刀名「御林軍刀」,它刀身修長,共五尺,兼有刀、槍兩種兵器的特點,且可單、雙手變換使用。臨陣殺敵,威力極大,非一般兵器可比。

影視劇中的御林軍刀(苗刀前身)

清朝民間苗刀技術低迷,但沒有失傳。

民國時,民間滄州武術家劉玉春,將中國這類長度120~160,刀身形似禾苗的刀統稱為苗刀,這是北洋政府曹錕官方認可的命名!而劉玉春傳承下來的苗刀刀法歷經幾百年變革,是為一路苗刀,已完全脫離日本刀技風格。後來其高徒郭長生結合通臂絕技,創二路苗刀,並且流傳至今。

武術愛好者演練苗刀

民國開始,苗刀再次在武術界朝氣蓬髮,引得日本劍道重視,直到後來1991年中國武術團訪問日本,應日本劍道強烈要求郭瑞祥表演家傳苗刀,榮獲金牌,引起整個日本劍道高度重視,至此日本劍道多次邀請中國苗刀高手切磋實戰,然而日本劍道敗多勝少。

武術愛好者演練苗刀

最後,總結下今天文章觀點,苗刀及其刀法源自日本這一點確鑿無疑,但是,苗刀在這幾百年時間的發展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已經融入了濃厚的中國特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國刀,和日本野太刀已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刀具,並沒有太大關聯。日本武士刀同樣源自中國唐刀,這同樣不妨礙其成為世界名刀。而關於苗刀的戰鬥力,上文也有提到,它曾多次挫敗日本劍道,真正做到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所以,我們要以正確的眼光看待歷史,審視過去。

文章部分內容源自於知乎作者汗青,不作商業用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泉寶劍 的精彩文章:

真後悔當年信了他們的話!刀劍上的血槽真的是為了增加出血量嗎?
武功不濟卻特別能裝?柯鎮惡是金庸小說中被打臉最多的龍套?
風清揚,還是張三丰?誰是金庸筆下劍法最高超的人?

TAG:龍泉寶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