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ICO激起千層浪,來聽聽矽谷大佬怎麼說?

ICO激起千層浪,來聽聽矽谷大佬怎麼說?

ICO最近成為創投圈最熱的議題。

頭條新聞

央行等六部委4日下午聯合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公告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一時間,一石激起千層浪。

不僅僅國內創投圈亂了套,矽谷也早已經開始了相關的爭論了。

那麼,矽谷的大佬們是怎麼看待ICO呢?

小編這裡為大家分享來自Founder Collective成員的Noah Jessop的洞見,在他看來,ICO的瘋狂是暫時的,但是風投所面臨的來自去中心化趨勢的衝擊和顛覆性力量是不可阻擋的。

他明確地分別為風投和創業者提出了建議,小編覺得非常醍醐灌頂。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是怎麼說的吧。

以下洞見來自Noah Jessop,小編辛苦編譯不容易,大家認真學習哦。

加密貨幣市場泡沫不小。本月初CNBC報道,加密貨幣ICO (Initial Coin Offerings)已經為初創企業融資超過12億美元。超過了2017年的風險投資,如今這一數據應該已經過時了,最新數值應該已經多了5億美元了。

讓我們拋開炒作,那些一夜暴富的百萬富豪以及令人眼花繚亂的數字。

來深入看一看這裡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尤其是這其中那些令人不安的事情。

噓,別聲張。這些都是矽谷人們私下討論的事情。

1.告誡風投:風投正在面臨巨大的生存威脅

除了匿名貨幣的隱含意義以及不可思議的技術可能性以外,加密貨幣也昭示了某樣非常重要的東西。市場對無縫接觸新項目以及不封頂的回報的渴望近乎貪得無厭。

ICO的瘋狂就是這一需求最明顯的信號了。

風投對資源,一直以來都對資金和信息的訪問有著嚴格的控制。這種機制起效的時候就能造就很好的夥伴關係,對於創業者、VC以及VC的資助者來說都是如此。

但是,如果任何人都有機會拿到10倍以上的回報的時候,尤其是始終都有現金流的時候,也就怪不得大家把自己1~2%的投資組合放進加密貨幣市場了。

吸引力在那裡。

基金,養老基金等對自己的投資組合也是這麼考慮的,只是我們大多數人沒有足夠的資金以及影響力來成為那些表現最好的基金里的投資人。

加密貨幣為大家提供了這樣的途徑,所以才有市場。

SEC的裁決有沒有障礙?

絕對有,有沒有不靠譜的玩家以及那些變成爛賬的項目?當然有。

目前的ICO市場是不是可持續的?當然,有許多東西都需要修正和調整。不管是像互聯網泡沫那樣中止還是逐步在監管下收緊(像中國一樣),當下這樣瘋狂的ICO市場都是難以繼續的。

但是,天機已經泄露:ICO的可達性和變現能力太誘人了,在去中心化趨勢下,將會對沙丘路那些風投機構帶來顛覆性的衝擊。

2.告誡創業者:無限資源將會帶來嚴峻地挑戰

Fred Wilson寫的《資源限制》真是及時,他提出了適當的警告:

「Resources are never the limiting factor to doing great things. 資源從來都不是你做成事情的限制性因素

The limiting factors are;真正的限制性因素是:

1. having great management that can make the right decisions and drive execution 出色的管理能夠做出正確的決定並且推動其執行

2. knowing what to do and what not to do 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3. playing your game and not someone else』s.」 玩自己的遊戲而不是別人的

他指出,擁有資源會讓2,3實現起來難得多。

當戰鼓打響,賭注豐厚的時候,需要找到一個不去關注其他成功的公司在做什麼的CEO。但是不幸的就是,融資狀況和員工人數是比較實在的標準,走到哪裡都有人用這兩個數字來衡量你的成績。

矽谷文化中最有毒的文化就是那些私下聚會上的社交濾鏡,「你最近在這邊做什麼?」「不好意思,我沒注意到你也是一個創始人,那麼,,,你的團隊有多少人啊?」

在產品開發領域,有一句格言:「don』t copy your competitors; you』ll only copy the product, not the why.」 不要抄襲你的競爭對手,你只能抄襲產品,而不是緣由。

對於你的企業來說,是的,你需要達到一些里程碑,拿到大量資金,但是,更重要的是你需要用你擁有的一切來守護你的「為什麼」。(也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勿忘初心」。)

沒有了資源約束的時候,公司不但會失去自己的聚焦點,失去自己的專註範圍,還會從根本上改變激勵機制。正如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所指出的:

「Never, ever, think about something else when you should be thinking about the power of incentives.」 (當你應當考慮激勵的力量的時候,千萬別考慮別的事情)

當你覺得自己沒有資源的時候,你的激勵機制就是快速行動,在資本更充裕的競爭對手行動前行動。

當你說服一個好的員工離開自己本來充滿前途的大公司,並且接受原來薪水50%的薪水的時候,你的激勵機制是不能辜負他們的信任。

當你現金流耗盡的時候,你的激勵機制是想辦法,坐上第一班航班去談成這個客戶,想早期投資者爭取更高的估值。

當你看到那堵牆正在快速襲來時會更容易說不,並作出艱難抉擇。

總結:

矽谷不是瘋狂造就的。

ICO帶來的是誘惑也是一種反思。

正如Noah Jessop所說的,去中心化是矽谷未來的趨勢,顛覆也許不是通過ICO來實現,但是風投們和創業者們都需要為未來做好準備,做出正確的選擇。

參考文獻:https://hackernoon.com/tokens-at-the-gate-what-happens-after-the-icos-5cd013f3778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vi闖矽谷 的精彩文章:

AI比你想像中恐怖,力量不輸核武器,或將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
谷歌眼鏡沒死,王者歸來!
谷歌微軟AI理念達成共識;樂視風波變風暴?

TAG:Vivi闖矽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