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六大陵墓,誰排第一?

中國六大陵墓,誰排第一?




中國帝王陵,是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皇帝的極權及其生死觀念相結合的必然產物,也是各個歷史時代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的結晶,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其中有六個規模和知名度比較大的,讓人不解的是,最大的規模的陵墓,竟然不是帝王墓。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里。




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



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截止2011年,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之陽稱「明孝陵」。第二帝建文帝朱允炆因其叔叔朱棣以「靖難」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所以沒有所謂的陵墓。







第七帝朱祁鈺,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鎮被瓦剌所俘,宮中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後英宗被放回,在心腹黨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又坐了皇帝。




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而以「王」的身份將他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這樣,明朝十六帝有兩位葬在別處,一位下落不明,其餘十三位都葬在天壽山,所以稱「明十三陵」。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寢,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




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帝都咸陽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位於內城南部,呈覆斗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




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秦陵四周分布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坑。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黃帝陵



黃帝陵所在的橋山,位於陝西黃陵縣城北約一公里處,是子午嶺向東延伸的部分。子午嶺南北而行,北為「子」,南為「午」,故稱「子午嶺」。橋山總面積566.7公頃,山體渾厚,氣勢雄偉,沮水三面環流。




山上林木茂密,古柏覆蓋面積為89.1公頃,計有古柏81600多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萬多株,是中國最古老、覆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宋樂史所撰《太平寰宇記》載:「橋山,《山海經》云:『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謂橋山』。」清顧祖禹所撰《讀史方輿紀要》載:「沮水至縣北,穿山而過,因以橋名。」










沮河由西向東呈U形繞橋山而過,站在山上朝下看,東邊有河,西邊亦有河,就像水從山底穿過,故此山名橋山,黃帝陵因山而得名橋陵。



1992年7月11日,《人民日報》刊發了題為「黃帝陵風水軸線」一文,文章說:「黃帝陵風水軸線就是橋山主脊至黃帝墓冢,並與印台山山峰之間構成一條連線,黃帝陵區的各種建築都是以此為軸線而建造,墓冢方向正好在這條線上」。




這條連線是西北至東南走向,也就是說,黃帝陵陵冢的坐向不同於後世帝王的正北正南(坐北朝南)或正西正東(坐西朝東),而是依據地理,背向西北,面朝東南,同橋山、子午嶺和號稱龍脈的昆崙山走向完全吻合,即中國地理的基本形態——「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








茂陵



茂陵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墓,位於陝西省咸陽興平市。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關中腹地、涇渭之交的咸陽原,是西漢皇陵的主要集結地。西漢王朝,凡214年,歷經11位皇帝,建陵11座,有9座位於咸陽原上,其中最為顯貴的有五陵,即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和昭帝平陵。




這五陵當時均建有陵邑管理,故將其稱為「五陵原」。古詩中有「五陵年少爭纏頭」,「五陵裘馬自輕肥」的記述。茂陵位於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北,東西為橫亘百里的「五陵原」。西距興平市12公里,東距咸陽市15公里。其北面遠依九嵕山,南面遙屏終南山。







傳說漢武帝劉徹在一次打獵的過程中,因在茂鄉附近發現了一隻麒麟狀的動物和一棵長生果樹,認定茂鄉是一塊風水寶地,於是下詔將此地圈禁起來,開始營造陵墓。此地原屬漢時槐里縣之茂鄉,故稱「茂陵」。



茂陵總體地理風貌,為黃土高原中的渭河平原黃土地貌,南北參差不齊,錯落有致。自然植被良好,具有地域特色。該地帶屬地熱水富裕層。








乾陵




乾陵是陝西關中地區唐十八陵之一,位於陝西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梁山是圓錐形石灰岩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泔河環其東,漠水繞其西,乾陵玄宮即位於北峰之上。梁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



乾陵是唐代「依山為陵」紀念性建築工程的傑作,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合葬墓。秦漢以後,皇帝、皇后多不合葬,而乾陵夫妻「二聖」合葬墓獨樹一幟。乾陵是唐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發現有雙重城垣的墓葬,內城象徵京城長安的皇城,外城相當於官員和土民居住的郭城,反映了當時中國古代都城的整體格局。







乾陵也是唯一歷經千年未被盜掘的唐代帝王陵,其地宮遂道編號刻字砌石已被發現,出土有細腰鐵拴板、錫鐵錠等,具有一般陵墓所沒有的獨特價值。








孔林




孔林,本稱至聖林,位於山東曲阜城北1.5公里處,是孔子及其後裔的家族墓地,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家族墓地。孔子死後,其弟子們把他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那時還是「墓而不墳」。




到了秦漢時期,雖將墳高築,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幾家守林人,後來隨著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規模越來越大。直至現在,它是我國規劃最大,持續時間也是最長,保存最好的墳墓之一。




六大陵墓里有四個在陝西,合著陝西光埋皇帝了,看來那裡還真是塊風水寶地啊!事實上,自古有十幾個國家定都西安,但統一中國稱為「朝」的有六個,所以叫「六朝古都」。




10朝說——依照時間次序為: 西周(前363年)、秦(統一後15年)、西漢(前202年)、前趙(11年)、前秦(33年)、後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


11朝說——在10朝的基礎上加上王莽建立的新朝(前15年)。


12朝說——在11朝的基礎上加上西晉(愍帝4年)。


13朝說——在12朝的基礎上加上東漢(獻帝6年),其中十三朝之說支持者最多,可以說是現在人們公認的建朝數。


14朝說——有兩種情形:(1) 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大夏王朝;(2)在13朝基礎上加上武則天建立的武周(15年)。



16朝說——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西漢末年由劉玄建立的更始政權、由樊崇劉盆子建立的赤眉政權和黃巢建立的大齊。


17朝說——也是分兩種情形:(1) 在14朝第1種情形的基礎上加上武周,大齊和李自成建立的大順;(2) 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更始政權、赤眉政權、大齊和的大順。




實在不想給大家灌輸歷史知識了,還是跟您說說西安的沒事吧:biángbiang面、鍋盔、羊肉泡饃、秦鎮涼皮、葫蘆頭、肉夾饃。。。還有臘汁肉!光是聽聽這些名字我就已經流水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O野 的精彩文章:

搜集到了一些復古的消防員面具
活人被螞蟻瞬間吞噬,穿越野人山
小區挖出血棺材,我差點變成陰陽童子!
【老照片】中國和她的人民,以及歡喜佛。。。

TAG:GO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