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ICO最後的瘋狂 區塊鏈表示這個鍋我不背

ICO最後的瘋狂 區塊鏈表示這個鍋我不背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縮寫,首次代幣發行,是指企業或非企業組織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下發行代幣,向投資人募集虛擬貨幣(一般為比特幣、以太坊)的融資活動。9月4日下午,央行、銀監會、證監會等七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ICO不僅被定性為非法公開融資,相關的代幣發行活動和平台也均被叫停。公告同時表示,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

ICO最後的瘋狂 區塊鏈表示這個鍋我不背

「一幣一別墅」引發瘋狂炒「幣」

直至目前ICO被叫停,幣圈很多人仍在「回味」一夜暴富的神話,悔恨沒有趕上「好時光」。也正是「一幣一別墅」的美夢,吸引著一批又一批人義無反顧扎頭而入,實際情況是,扎頭而入的投資人其實並不知道自己的錢去了哪兒,投資的是什麼。

「95後8萬本金買房買寶馬」、「買了某幣半年後發現身價上千萬」...類似此類「案例」在幣圈流傳著各類一夜暴富的「神話」,交流群內更是不斷刷出「不要慫、滿倉干」「馬上11點拉升」等刺激用戶感觀內容。對於很多盲目跟投的人而言,其之所以瘋狂,是因為市場的賺錢效應高到讓人忽略了風險,買了就能賺到3倍以上的收益,這種市場是參與還是不參與?「ICO瘋狂盛宴」帶來的只是投資人被眼前暴利蒙蔽了的雙眼,寧可相信自己便是下一個「傳奇」。

ICO最後的瘋狂 區塊鏈表示這個鍋我不背

ICO亂象叢生 上演「瘋狂鬧劇」

ICO急劇膨脹的背後,則是行業的亂象導致,據Autonomous NEXT analysis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2016年,ICO在全球的融資額分別是2600萬美元、1400萬美元、2.22億美元。而2017年,這個數字已到12.66億美元,接近過去3年融資總額的5倍。

就中國市場而言,據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發布數據顯示,2017上半年國內43家提供ICO服務的平台共計完成ICO項目65個,累計融資26.16億元,參與人次累計10.5萬人。

而從今年5月開始,更是出現各類「奇葩」項目,如:「醫療鏈」「嫩模鏈」「共享鏈」...各種場景開始強行捆綁區塊鏈,從而進行ICO。此類所謂區塊鏈的項目背後,則是一些列「包裝」:購買代碼、包裝項目團隊、準備白皮書、上線官網;全部流程只需一個月,不到20萬,從0到有,一個包裝齊全的ICO便誕生。可謂「荒誕至極」。

「只要投資都有風險,很多人看到瘋狂的上漲速度早就紅了眼,顧及不了那麼多,只想著全部買入等到制高點再賣出狠賺一筆,而實則只是做了「韭菜」」,一位幣圈達人如是說到。歸根結底,這場鬧劇只因人性的貪婪,別無其他。

ICO最後的瘋狂 區塊鏈表示這個鍋我不背

監管叫停ICO,回歸理性思考

自9月4日發布公告,截止目前,60多家被中國互金協會點名要求整改的ICO平台,超半數已經進入「清退」流程,或下架ICO代幣或暫停服務,一些ICO項目方同時著手退幣等事宜。

據了解,本次可謂「穿透式」監管政策下發以來,幣圈投資群一片鬼哭狼嚎,投資人紛紛尋找「主家」討要說法,對於此類情況,只能一聲嘆息。實則對於ICO亂象早有相關報道點名,但投資人充耳不聞,一心專註拉高幣價,一夜暴富,被暴利沖昏頭腦,卻不曾想自己最終成為「韭菜」被收割。

ICO最後的瘋狂 區塊鏈表示這個鍋我不背

「ICO的這場鬧劇不得不讓人想起前些年的「某租寶」事件,也正如此般利用人性貪婪無度,讓無數人為之瘋狂。而本次監管出手,也正是時候進行清理,讓人們看清虛無「神話」的背後真相,促使市場回歸理性。」某資深業內人士如是說到。

而對於未來ICO何去何從,相信在高壓監管下其野蠻生長必受規範,也終將還市場及投資人一片光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