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豆瓣書評:是什麼讓優秀的設計優秀

豆瓣書評:是什麼讓優秀的設計優秀

本文作者「溶溶夜」,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關於設計的思考》是一本講述廣告設計基本原則的書籍,作者使用十分簡潔的語言,配以生動有趣的插圖,試圖想大家說明,那些優秀的設計作品到底是因為什麼而優秀。

《關於設計的思考》的作者是被稱為「平面設計界的畢加索」的保羅?蘭德 Paul Rand (1914-1996),是公認的印刷時代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之一。《關於設計的思考》這本書的第一版出版於1947年,在美國經過多次再版,今年被後浪出版引進中國。

保羅?蘭德的傳奇生涯跨越了整個平面設計的形成時期:

1)在《時尚先生》雜誌擔任媒體推廣和封面設計; 2)在開創性的廣告大賽中擔任藝術指導; 3)1954年起,保羅?蘭德開始參與企業形象標識設計,其中包括美國廣播公司(ABC)、西屋電氣(Westinghouse)、UPS快遞、IBM、耶魯大學(Yale),以及喬布斯開創的NEXT 電腦公司; 4)1956年起,開始在耶魯大學藝術設計學院任教,主要教授平面設計。曾獲得美國平面設計協會、紐約藝術家協會、英國皇家設計師協會、耶魯大學、哈佛大學授予殊榮。 5)保羅?蘭德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提名為「十大傑出藝術總監之一」,曾獲得美國設計大師協會(AIGA)頒發的獎牌、也曾入選紐約藝術總監名人堂和字體設計大師俱樂部(TDC),其榮譽可謂數不勝數。

保羅?蘭德轉換各種角色和身份馳騁設計領域,作為當代美國乃至世界上最傑出的圖形設計師、思想家及設計教育家之一,已然成為現代平面設計師們競相膜拜的一個祖師級人物。

20世紀40-50年代,在戰後的美國,以功能主義和理性主義為核心的現代主義設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保羅?蘭德主張,一個好的設計是通過視覺形式簡明地表達概念——在最好的情況下,升華尋常之物。

《關於設計的思考》這本書作為一部平面設計的重要著作,在保羅?蘭德事業巔峰時期寫就,明確表達了他在當時的先驅性觀點,即所有設計廣告、印刷或者工業設計應該無縫結合「美和實用」。即使在我們今天看來,這個觀點依然是設計的重要價值落腳點和指導原則。

《關於設計的思考》這本書重點講述了三個核心的觀點:

第一,「美和實用」是設計的第一原則。 第二,設計師的使命是什麼? 第三,設計中可把控的要素都有哪些?

保羅?蘭德的語言特別的簡練,甚至有些刻板,但是結合他提供的設計案例,你仍然可以看出他對設計極為認真的態度和全身心的投入。

01 設計的第一原則

什麼是設計的第一原則?

保羅?蘭德認為,無論是什麼類型的視覺傳達作品,包括廣告、期刊、書籍、印刷品、產品包裝、工業產品、標識還是電視廣告,都有一個共同的本質,那就是它們都應該被看作是形式和功能的化身。

所以,設計的第一原則就是;設計應該是美和實用的結合。

如果將形式和功能分離,或者將所要體現的概念和所要執行的用處相分離,那麼就不太可能創造出膾炙人口的好作品。真正意義的美觀,恰恰是在考慮了「美」和「實用」共同作用後而能表現出來的。這也是人們的一種強烈的審美需求。

例如一個基督教的分支流派「震教徒(shakers)」,就具備美和實用特性的綜合美感。他們的宗教信仰為設計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那裡美和實用性得以相得益彰地繁榮發展。他們的精神需求在織物、傢具和極具審美價值的器皿中得到充分的滿足。在這些生活用品中,體現出了「震教徒」對於比例、空間、秩序的感受力,以及他們所推崇的自我剋制、品味優良的生活態度。細看這些照片,似乎找到了現在風靡的北歐傢具的設計思想來源。

02 設計師的使命

有一種廣泛的對平面設計師的誤解,是認為設計師為了創造一個所謂「美觀」的好排版,他要做的只是對各式各樣元素做出一個賞心悅目的整理,也就是說設計只是簡單地隨意排布元素的實驗。

持有上述這種觀點的人,往往看輕了設計師的工作價值。如果設計師不幸遇到了這樣的甲方,或者這樣的領導,那麼在設計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干擾,而對最終設計的把控方向也會偏離,一般很難誕生什麼好作品。而某些自稱為是設計從業人員也持有這樣的觀點,專業的設計師面試中,往往會被毫不留情地刷掉。

設計師面對一個設計的項目或者命題,往往不是以先入為主的想法作為起點,而是應該進行謹慎的學習和大量的觀察,為了找到有效解決問題和表達方式經歷一個分析、闡釋、制定方案的過程。設計師基於自己對於相關命題的知識積累和理解,進行即興創作,協調和整合他的素材,不斷發明、發現新的組合手法,然後進行多次的統一、精簡。這中間,設計師還需要考慮到受眾的感覺和偏好。

設計師主要面對三種類型的素材:

1)給定的素材:產品、文稿、文案、商標、格式、媒體、生產流程;

2)形式化素材:空間、對比、比例、和諧、韻律、重複、線條、塊面、形狀、色彩、重量、體積、價值、質感;

3)心理素材:視覺感知和視錯覺問題、觀眾的本能、直覺和情緒、以及設計師自己的需求。

因為設計師得到的素材常常是不充分、模糊、無趣或者不適合做視覺演繹的,所以設計師的使命就是用視覺的傳達方式再創造再描述這個命題。

03 設計的要素

面對一個命題,設計師是怎樣將其用視覺轉達的方式進行再創造、再描述的呢?其中有一些較為關鍵的要素,是設計師安身立命的法寶。

1)符號化:

符號是藝術家和普羅大眾之間的通用語言。比如獅子是勇氣的象徵;埃菲爾鐵塔是巴黎的象徵。當然有時符號是一個抽象的形狀,也可以是一張照片、一副插畫、幾個字母或者數字等等。符號具有高度的靈活性,相同的符號可以用來說明不同的想法。一個紅色的圓可以代表太陽、國旗、停止標誌、一個溜冰場或者某個咖啡品牌… …這都取決於它的語境。

2)視覺幽默

調研表明,幽默元素在視覺傳達和設計上有著強大的吸引力。這裡不是指純粹的插科打諢,而是用視覺上的並列、關聯、尺寸、關係、比例、空間或者某種特殊處理而產生的微妙效果。幽默的本質是愛,不是那種開懷大笑,而是深藏於心的靜靜的微笑。

3)想像力和圖像

高明的設計師在設計時,會深刻思考和想像不同的藝術素材之間本質上的聯繫,從而傳達出想法的精髓,這就是藝術家的想像力。就拿插畫作品來說,僅僅是照搬現實的場景往往缺乏視覺特點,在平凡之物中挖掘意想不到的詮釋,才會讓設計大放異彩,擁有穿透的震撼效果。

4)受眾參與

廣告商和出版商的根本問題是要將信心傳遞到讀者心裡。太常見的圖像和缺乏想像力的可視化處理難以給受眾提供充足的理由全神貫注於廣告客戶的產品。所以受眾是否能夠感知和自我破譯在設計傳達時特意加入的視覺刺激,是必須要深入考慮的。例如蒙太奇的拼貼效果,將緊湊複雜的信息整合在一張圖中,觀眾需要通過自身的視覺拼成完整的效果,這樣反而提升了觀眾的興趣。

5)歲月感

偉大的藝術家會藉助傳統的、歷史的元素來完成當今時代的視覺描述。他們不迴避傳統,而是化為己用。在下面的圖中,傳統的「裝飾物」結合幾何形式建立起了新的關係,通過出人意料的方法重新排布這些熟悉的元素,往往可以得到具有歲月感的設計。

6)字型與表達

好的設計中,字型的選擇考量之一是可讀性。但是這往往也會犧牲設計的個性和魅力。所以在設計時,這裡應該更多花費心思去考慮品質感和受眾的體驗。通過字體和圖案,設計師能夠創造出新的組合,並引出新的含義。

以上就是保羅?蘭德提到的一個好設計必備的六個關鍵要素。如果他通過這些視覺傳達手法而轉譯出來的信息,不僅是引人注目的、有說服力的,還是富有想像力、戲劇化及娛樂性的,那麼他就完成了作為一個設計師應該在受眾履行的義務,同時也滿足了自己的內心。

總結

《關於設計的思考》這本書是保羅?蘭德對於設計多年實踐的深入思考。他力圖去證明這些設計原則和方法從古代以來就對產生一個優秀的設計具有關鍵的指導意義。

這些原則包括是:

第一,「美和實用」是設計的第一原則,形式和功能都是設計要照顧到的方面,缺失一方就和好設計無緣了。 第二,設計師的使命是運用視覺傳達的手法,對於已獲得的素材,進行再創造再組合再描述,從而給受眾以完整的形式美和功能完備的綜合體驗。 第三,設計中可把控的要素包括符號化、視覺幽默、想像力、受眾感受、歲月感和字型的設計,這幾個方面的傳達效果往往極大影響一個設計的質量。

心得體會

保羅?蘭德在這本《關於設計的思考》中的語言描述十分的精鍊,對於設計的境界追求,使得他更願意精準地闡釋設計的各個原則和思路。只有在介紹設計案例的文字里,才有一些對於設計細節的喜愛之情流露,能感受到暗藏的極大熱情。

保羅?蘭德講述的這些設計原則,在當年追求華麗、浮誇的嘈雜聲中擲地有聲,影響了幾代人的設計觀。直到現在,應用類設計仍然是遵循著保羅?蘭德的這些原則在進行。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在視覺設計方面的建樹和前衛精神對整個圖形設計領域而言,影響巨大而深遠。

書籍的裝幀設計

書籍封面的是黑白有序排列的算盤。那正是保羅?蘭德設計原則的體現。本書唯一遺憾的是書中案例的圖片都是黑白的,多少對於感受大師的作品少許的損失,色彩這個要素本身就是視覺傳達的重要手法,缺失的效果對理解作品會大打折扣。

所幸這本書的英文原版可以在保羅?蘭德的官網上找到,地址提供給大家;

http://www.paul-rand.com/foundation/books_by_rand/thoughts_on_design/#prettyPhoto

(全文完)

本文作者「溶溶夜」,現居北京,目前已發表了7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溶溶夜」關注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日記:跟隨「美國跑步教父」,安全無傷病,跑到100歲!
豆瓣日記:總看到美國人花生過敏,中國人卻沒有,難道花生還挑人?
豆瓣相冊:摸摸睡著了
豆瓣日記:散步住在京都「洛陽荘」內的源鳳院Ryokan Genhouin
《敦刻爾克》原著帶來不同於電影的沉浸式體驗

TAG:每日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