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著名的七姊妹星團內發現許多變星,且其中之一臉上還長了個「斑」

著名的七姊妹星團內發現許多變星,且其中之一臉上還長了個「斑」

著名的七姊妹星團內發現許多變星,且其中之一臉上還長了個「斑」

昴星團因其擁有七顆最亮的恆星而知名。

昴星團(昴,音mǎo),是北半球地區夜空中最顯眼的一個星團。肉眼一般能夠看到這個星團中的七顆恆星,因此它還有個外號,叫「七姊妹星」。

七姊妹星其實遠不止七顆恆星。它是一個年齡在1億年左右的年輕疏散星團,包含了至少100顆甚至有可能上千的恆星。位於金牛座的這個星團被夾在獵戶座和英仙座之間,和我們相距不足500光年,非常奪目。但對於這些恆星的研究依舊是不充分的,一個很大的原因竟在於它們過於明亮了。

最近,一個國際天文學科研小組通過一種新的方法,藉助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在昴星團中發現了許多變星。

研究由丹麥奧胡斯大學恆星天體物理中心的Tim White主導,成果發表在8月11日的《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他們發明了一種新的技術,名為「暈光度測量」,可以對恆星亮度的相對變化進行識別,即便恆星本身過於明亮,以致於無法進行直接觀測也無妨。這種技術是一種演算法,它通過監視恆星周邊區域落在感測器上的像素點,而非恆星本身最明亮部分的變化,來確認恆星是否為變星。通過這一技術的運用,天文學家發現昴星團中至少有七顆變星。

這些變星中大部分是搏動節奏緩慢的B型星。這是一類大質量的亮星,它們的亮度會以一至五天為周期發生變化。對這類變星的認識還是貧乏的,因此這些新發現的變星有助於人們更好地了解究竟有哪些過程在影響著它們的搏動。

著名的七姊妹星團內發現許多變星,且其中之一臉上還長了個「斑」

伽利略手繪的昴星團。

不過在這些變星中有一顆與眾不同。這顆恆星名叫昴宿四(也叫邁亞,Maia),學名是金牛座20。它是昴星團的第4亮星。邁亞的光變周期是10天。初看起來與其它變星沒什麼不同,但通過光譜分析,天文學家發現之前觀測到的昴宿四光度變化和其大氣層中錳元素含量的變化是同步的。這顆恆星表面可能有一塊巨大的「化學斑」,它隨恆星的自轉而每10天出現一次,昴宿四也因此而成為了一顆變星。

有趣的是,60年前,天文學家就已經發現昴宿四是一顆疑似的變星,但當時測得的變化周期是以小時而非以天計的。邁亞變星因此還成為了一種新的變星類型。White對此表示,新的觀測結果顯示,昴宿四之所以成為變星,依靠的可能並非是它本身的常規變星特性。

著名的七姊妹星團內發現許多變星,且其中之一臉上還長了個「斑」

昴星團中七顆變星的光度變化曲線。其中的昴宿四(邁亞)變化方式與眾不同。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因為設備故障已經退出了觀測任務。但其先前獲得的大量數據仍然在支撐著天文學家的研究。通過對恆星亮度波動的分析,人們不僅可以對系外行星是否存在進行鑒別,也能夠對恆星本身進行研究。

在本次研究中,天文學家並沒有發現行星存在的跡象。但科研小組表示,他們發明的新演算法,有助於人們在那些明亮的恆星周圍尋找行星,而不必擔心感測器被強光「吞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空天文 的精彩文章:

珍惜光明:在太陽系的某些角落,黑夜一旦降臨就長達幾年
是誰在太空中,朝著我們睜開了這樣一隻巨大的眼睛?
「突破聆聽計劃」在御夫座方向接收到反覆出現的強烈無線電脈衝
六百年前失落的一顆新星真身再現
牛郎和織女:相會一次需要飛越16光年

TAG:星空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