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懷孕 > 孕婦跳樓「真兇」疑似曝光!美國女人意外給出了答案……

孕婦跳樓「真兇」疑似曝光!美國女人意外給出了答案……

今日,一則讓人既痛心又氣憤的新聞刷爆朋友圈!

中國一位待產孕婦墜樓身亡,只因家屬三番五次拒絕孕婦剖腹產!

8月31日下午,在醫院的待產孕婦因為疼痛難忍,兩次跟家人商量迫切希望能剖腹產!醫生診斷胎兒頭部太大,陰道分娩難產風險大,強烈建議家屬剖腹產,並在《產婦住院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然而家人卻拒絕簽字,並要求孕婦順產。

當天晚上,幾近崩潰的孕婦從分娩中心墜樓身亡。

這個版本是昨日廣為流傳的一種說法,今早開始媒體上又流傳出另一個所謂的真相:

產婦的丈夫告訴記者,「產婦兩次出來都是說疼得受不了,讓他跟醫生說一下,要剖腹產。我當時就跟醫生再次說,不行的話就剖腹產,但醫生說,不用剖了,馬上就生產了,並在第一次產婦出來後不久,拿走了小孩的被褥用品。當時我們以為要生了,沒想到後面就發生了墜樓。」

隨後還有一段主治醫師的錄音流出:主治醫生告訴這名產婦,「疼痛了以後小孩才能生出來,醫生和家屬都替你受不了罪,你必須自己承擔!」

(產婦與丈夫最後的簡訊曝光)

也許對於那名孕婦來說,結束生命是一種解脫,生孩子本來是偉大神聖的時刻,懷胎十月已不容易,誰不希望能夠看著孩子順利出生。然而這個事件中,孕婦連決定自己生產方式的權利和自由都沒有,這放在任何一位女性身上都難以忍受!

如果這名孕婦在美國會怎樣?

悲劇已經發生,不可逆轉。但可以試想一下如果這位孕婦是在美國,可能會是截然不同的結局。

美國醫院則有明確規定:在患者有能力做出決定時,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意志,家人的意見只能是參考作用。只有在患者不能做決定的情況下,才有可能讓家屬做決定。

所以本案例中是否順產,理所應當是孕婦自己說了算!

順產到底有多痛?很多媽媽們用 「人間致痛」「十二根肋骨斷裂」 「如果把疼痛分成1-10級,那麼分娩一定是12級「來形容分娩的痛。在國內很多人都在討論如何順產還是剖腹孩子好,卻有很少人去關心怎樣能讓產婦的舒適度提高一些,讓分娩變得不那麼痛苦。

根據中國知名專家丁香醫生統計,在中國只有不到1%的「幸運兒」能夠採用無痛分娩,而在美國,孕婦的感受和孩子的健康同等重要,無痛分娩的普及率非常高,比例高達85%,甚至大部分醫院都會默認順產一定會打無痛分娩的,整個無痛會一直持續到分娩結束。

如果這名不幸的孕婦是在美國,她不僅可以完全自己決定自己的生產方式,而且也不會對於自然順產有如此強烈的抵抗感和恐懼感,退一步說,即使在丈夫家人的堅持下,她不得不選擇順產,也不會釀成此悲劇!

但在中國現行的公共政策評價體系里,女性舒適度的提升似乎並不在這個考量範圍內。

美國產科醫生表示,幾乎所有媽媽都會要求:I want EPIDURAL!我要無痛!醫院和家屬都要完全尊重孕婦的選擇。相比國內產房慘痛的回憶,很多在美分娩的華人媽媽的描述中完全感受不到那種撕裂的痛、聲嘶力竭的喊叫!甚至她們覺得會是一場幸福而奇妙的體驗.....

華人女性在美生產親歷

一次度假享受

在美國醫院,無痛分娩服務費是400刀,先打後付錢,不痛了才給錢。有網友說,麻醉師在給她打完麻醉後,還打趣的說:「接下來就要開始你的度假之旅啦,你還會在度假時獲得一個禮物哦~(寶寶)」

華人親歷:

華人親歷:

華人親歷:

華人親歷:

華人親歷:

國內拔智齒vs美國拔智齒

美國醫療的「無痛「不僅體現在分娩上,醫護人員的小細節和治療方式都讓人減少痛苦,舒適感倍增,更加人性化!如果說分娩之痛只有當媽媽的人才能體會,那麼拔智齒那種血腥的場面和錐心之痛很多人還是見識過的!

國內拔智齒:堪稱恐怖片

國內拔智齒時,鎚子鑿子敲的人下巴都要掉了,再遇上被實習生當做小白鼠反覆實驗,被折騰半個多小時疼的滿頭是汗還拔不出一顆牙齒,簡直是身心的雙重煎熬,如噩夢一般!

美國拔智齒:睡一覺而已

拔智齒國內的都是親一色的局部麻醉,美國很多人會選擇全身麻醉,撇開大眾經常討論的醫學上局麻和全麻對人體影響不說,大部分在中美有過拔智齒經驗的朋友都表示美國拔牙的客戶體驗要好很多!

但是在美國打上麻藥之後,睡一覺醒來一切都結束了,麻藥失效後也沒有那麼疼,臉腫的也不大。總體上看全麻對於病人來負擔要小很多,全麻狀態的病人對醫生來說操作起來也比較順手,疼痛感小,創面小,完全沒有國內拔智齒那種心理陰影。

有網友甚至表示,不經歷在美國拔智齒,怎麼都想像不到「爽」會和「拔智齒」放在一起:

為什麼在國內生孩子、拔牙非得經歷痛苦?

讓人有些不解的事情是,無論生孩子還是拔智齒,貌似都是一劑麻醉藥就可以拯救病人從天堂到地獄了。但是國內之所以沒有大範圍的施行,除了部分家屬的固有陳念之外:

1、技術依然不夠成熟。

「無痛分娩」起源於國外,至今已有了100餘年的歷史,在國外相當普遍。美國使用比率>85%,英國>90%。國內目前正在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普及,順產使用無痛分娩率約為30%~40%。

另外,在美國分娩,會有機器測最大宮縮,按照機器上的宮縮用力就可以 。但在中國二三線城市並不擁有這樣的設備,醫生往往通過孕婦的痛感和醫生個人經驗來判斷。

而拔智齒呢,國內二三線城市的小診所,根本不具有全麻的技術,硬體完全跟不上。

2、麻醉師人手不夠。

根據新華網報道,目前中國有麻醉醫生8.5萬多名,缺口約有30萬人!截至2015年,我國有麻醉醫生75233人,每萬人擁有麻醉醫生0.5人,而美國是每萬人擁有2.5名麻醉專業人員,英國則是2.8名。

而且社會對麻醉醫生的認知和尊重程度,卻與他們的重要性並不成正比。但在美國,麻醉醫師很受到重視,因為承擔病人生命的救治與維護,與其他專業比較,麻醉醫師的拿的可是頂級的薪水。

無論是無痛分娩還是全麻,是一定需要麻醉師在場的,麻醉師會現場監控病人的用藥,呼吸,體溫,液壓和血壓等等各種指標,以防止出現各種狀況。顯然國內目前無法達到這一的標準。

3、無痛分娩會使生產過程變慢。

有部分網友吐槽,通常國內三甲醫院人滿為患病床都不夠用,有些甚至達不到固定疼通頻率就不收住院,住院後來了個研究生,基本就沒見到正式醫生。好不容易進產房了,助產士全程就是快點快點,用力用力,不然娃娃就缺氧了。因而要快點生,要不根本沒時間沒精力管,一個生完趕緊下一個。對於拔智齒也是,國內牙槽外科的醫生每天基本上是50~60個號,普通智齒幾分鐘甚至按秒算的,這種情況下你說要全麻拔牙?!腫么可能,那麼多病人等著呢,全麻一天能做多少,局麻又能做多少?

美國醫療:病人舒適度很重要!

除了治療手法上的舒適度外,美國醫院在很多細節上都能體現更多的人文關懷,讓人不再感覺這是冷冰冰的醫院,而是充滿關懷和溫暖的度假村。

醫生問診細緻

美國醫生問診十分細緻,和病情有無關係的問題醫生都會詢問,還包括心理方面的異常。

生理上醫生會充分了解患者的痛感,一般醫生都會有一個疼痛分級表(Pain Scale),你可以照著分級表,看看從1到10個等級,你到底屬於哪個。這可以幫助醫生充分了解患者病痛程度。

很多親身經歷告訴我們,身體不適的時候如果再加上巨大的心理壓力,將讓人更加抑鬱,身體的痛苦也會隨之加強。在美國醫生通常會在問診時會耐心詢問病情,細心給出建議,開導病人不要擔心,一定能好起來。

醫護人員熱情、貼心

每個病人都是消費者,是在醫療接受治療,享受服務的,醫護人員特別體貼周到。在交流的過程中,醫生不會把你當做病人,而是朋友。說話特別溫柔,輕言細語,給人家人般的溫暖。

家屬可以全程陪伴

在美國檢查,家人都可以全程陪同,孕婦產檢老公都允許陪伴,都主要是出於對病患的關懷,而且在這一點上,美國醫院做到了極致。

一位媽媽分享了一件在美國醫院經歷的終身難忘的事。媽媽陪著兒子拔完牙,拔牙後兒子想下床走動,護士看他有點搖晃趕緊送上輪椅,並示意媽媽坐上輪椅,媽媽解釋:手術的不是我,是我兒子。「醫護人員解釋說:你坐上來,抱著你兒子,這樣他會更安全,也會更有安全感。

作為一位母親都沒有想到的事情,醫護人員能考慮的如此周到,頓時充滿敬意。

不可否認,對於華人在美國看病會有諸多的難事,比如:預約周期長,看急診都要等好幾個小時、不買保險看病貴的要死等等。但是在就醫感受和就醫環境上的優勢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注重患者個人情緒、尊重病人的個人選擇,給病人一個舒適的就醫環境和輕鬆地心情!

本平台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謝絕公眾號商業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巴西華人網 的精彩文章:

巴西主要行業組織網站
世界青年帶您了解美麗的聖保羅和廈門
最牛X辭職信:上班30年掙180萬,我閑暇時間兩年就能掙到!

TAG:巴西華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