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聯通混改第一刀 總部編製砍一半省級公司精簡26%

聯通混改第一刀 總部編製砍一半省級公司精簡26%

聯通混改第一刀 總部編製砍一半省級公司精簡26%

9月6日,中國聯通召開「瘦身健體」、機構精簡實施方案宣貫視頻會,全面啟動相關工作。此次機構精簡方案的實施,是聯通混改方案公布以來內部體制機制改革的第一項重大改革舉措。機構精簡工作將於今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

本報記者 馬燕

昨日,聯通瘦身健體方案被中國聯通官方予以確認。

9月6日,中國聯通召開「瘦身健體」、機構精簡實施方案宣貫視頻會,全面啟動相關工作。此次機構精簡方案的實施,是聯通混改方案公布以來內部體制機制改革的第一項重大改革舉措。機構精簡工作將於今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

省級公司將減26%管理部門

據悉,目前,聯通集團總部已完成機構精簡。總部部門由27個減少為20個,減少26%;總部人員編製由1787人減少為891人,減少50.14%,其中,凈減編347人,生產分離549人;處室數量由238個減少為127個,減少46.64%,其中,凈減少56個,生產分離55個。下一步,將根據業務發展需要持續進行調整優化,推進總部簡政放權,優化業務流程。

根據聯通此次機構精簡實施方案,省級分公司機構設置的總體規則是,北方省級公司本部管理部門優化到18±2個(現平均為25個);南方優化至16±2個(現平均為22個);探索通過薪酬調節機制,鼓勵省分公司進一步壓縮管理部門數量;生產單位原則上數量不超過8個。基礎業務的生產單位設置從嚴,創新型業務的生產單位可以試點,但要有淘汰退出機制;建立機構數量與收入規模關聯機制。

機構精簡前,聯通31個省級公司管理部門總數為697個,精簡工作完成後要下降為516個左右,減少26%.

有聯通省級公司員工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省級公司具體方案還沒有上會,不確定具體情況,而且我們公司比較特殊,一把手有調整,方案要等新領導來後確定。不過,應該是堅決貫徹集團要求。」

欲改人浮於事

使資源下沉

中國聯通表示,機構精簡的總體思路是:落實中國聯通聚焦戰略和「三個一切」(一切為了客戶、一切為了一線、一切為了市場)經營管理理念,穩妥推進組織機構改革,瘦機構臃腫之身,改人浮於事之象,健高效管理之體,打造「小管理、大操作、強協同」的組織架構,建立起面向客戶與市場、為一線提供服務的倒三角服務支撐體系,為公司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機構精簡基本原則,一是做好區隔與分離,將基礎業務和創新業務進行區隔;將管理職能和生產職能分離。二是處理好三個關係,即現有管理層級與扁平化的關係、專業化與綜合化的關係、省級分公司與子公司的關係。三是平穩推進注重實效。不搞一刀切,給省、市公司一定彈性。不追求形式,鼓勵在滿足職能落地對接的前提下,儘可能減少機構和人員配置。

機構精簡的要點,一是明確集團總部、省級分公司、地市分公司、縣級分公司/網格四級組織定位。集團總部負責戰略管控+集約運營+支撐響應;省級分公司負責戰術制定+運營組織+支撐響應;地市分公司負責市場運營+支撐響應;縣級分公司/網格負責銷售服務。二是提升基礎業務領域運營管理效率。管理和生產分離,壓縮管理層級、管理部門和人員。生產單位專業化運營、集約化支撐。簡政放權,資源下沉,激發團隊活力。三是激發創新業務領域活力。通過子公司、業務單元等不同形式開展創新業務。建立市場化結算和退出機制。

混改內部改革第一刀

效果有待觀察

中國聯通黨組書記、董事長王曉初在動員講話中指出,中國聯通實施「瘦身健體」、機構精簡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有關精神,結合企業實際認真落實國資委關於中央企業開展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工作部署的重大舉措,是以實際行動快速落實此前已經公布的混改試點方案、深入推進機制體制改革的重大配套舉措,是混改中企業內部改革的「第一刀」.

王曉初要求聯通公司各級管理人員和全體員工,要站高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深刻理解機構精簡的重要意義,做到思想上認識到位,行動上堅決落實,打好「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攻堅戰。

此前,曾有聯通員工擔心混改後裁員的報道,此次瘦身方案出爐,基層員工有何反應?

上述省級公司員工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公司內都很平穩,沒有不同聲音。」

王曉初表示,瘦身只是手段,健體才是目的,要通過本次機構精簡,讓企業輕裝上陣、充滿活力,為混改方案的全面落地實施打好堅實基礎,促進企業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提升,增強廣大員工對聯通混改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保障企業實現快速健康發展。

通信觀察家項立剛在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認為,聯通瘦身健體的機構精簡動作,對公司的影響會逐漸顯現,效果還需要觀察。

據悉,目前,中國聯通混改方案的內部各項配套改革工作正在展開。本次機構精簡,是聯通混改企業內部各項重大改革的第一步。管理人員市場化改革、「劃小」改革、分配激勵改革等各項重大改革方案,將依次陸續推出。

延伸閱讀:

格力已為員工開建3000多套住房 董明珠表態不進入地產

本報記者 賈麗

董明珠的「造車計劃」自誕生之初,就受到市場質疑。日前,董明珠對外接受媒體採訪時首談銀隆和格力的關係,她表示,銀隆與格力是互補的關係,銀隆給了格力一個巨大的平台。

在過去幾年裡,董明珠帶領格力在多個領域進行多元化嘗試,汽車產業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她表示,格力不會對任何產業都「跨界」,不會隨波逐流進入很多家電企業都在做的地產業。「格力是家電行業唯一一個不做房地產的。」

同時,董明珠稱,格力有今天,靠的是不斷的創新。「格力這5年為國家創造的稅收超過了600億元,而過去21年加起來只有200億元,我們這5年創造的是過去21年的三倍。」

她透露,格力已經在珠海開始建3000多套的「兩房一廳」,要讓每個員工不用為一套房子辛苦一輩子。

銀隆和格力是互補關係

談及銀隆和格力的關係,董明珠表示:「銀隆與格力是互補的關係。汽車需要空調、模具、智能裝備,這些都是格力所具備的。所以說,銀隆給了格力一個巨大的平台,對格力來說,這非常有價值。」

業內人士認為:「董明珠所指的巨大平台,應該是格力的多元化機遇。近年來,董明珠帶領格力多次嘗試跨界,進入小家電、手機等多個領域,但未取得明顯效果。而通過銀隆對汽車產業的介入,是格力多元化的又一次嘗試。」

格力電器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700.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4.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8%.其中,格力電器空調業務上半年營收546億元,占其收入的78%.也就是說,目前格力的主要收入還是來自空調產業。對於格力而言,在競爭日益競爭的空調市場,加速擴大其他收入的貢獻力,是極為重要的。

根據半年報數據,格力與銀隆在上半年已簽訂的銷售合同金額達到65億元,已確認收入8.9億元。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由於銀隆今年的生產銷售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因此對這塊營收的預期可以在下半年得到驗證。

董明珠透露:「格力未來的智能家居也少不了儲能,銀隆的電池技術將給予格力極大的支持。」

雖然董明珠一直帶領格力嘗試進入了多個產業,但她表示,有一個產業,格力不會進入,那就是地產。「現在流行『跨界』,都去做別人在做的事情,但我從來不隨波逐流。比如,格力是家電行業唯一一個不做房地產的。」董明珠說。

格力去年納稅600億元

有消息稱,雖然格力電器空調業務上半年營收546億元,而美的集團空調業務也高達500億元,在格力賴以生存的空調市場,它的優勢正在一步步被美的集團追趕、蠶食。

董明珠說,在空調領域,格力絕對是排名第一的。格力有今天,靠的是不斷的創新。「格力這5年為國家創造的稅收超過了600億元,而過去21年加起來只有200億元,我們這5年創造的是過去21年的三倍。」

同時,董明珠透露,格力已經在珠海開始建3000多套的「兩房一廳」.「我們要讓每一個員工都有安居樂業的感受,不用為一套房子辛苦一輩子。」

智能製造快速擴張

而對智能製造版圖的加速擴張,顯現格力的全球化野心。

董明珠表示:「格力電器要打造百年企業,所以我們的規劃都是以百年為基準。」

據悉,目前格力已經開始了智能裝備的全面規劃布局,根據產業分布現狀,公司選擇珠海、武漢、杭州、成都四地作為格力智能裝備的主要研發或生產基地,現格力智能裝備產品已覆蓋了伺服機械手、工業機器人、智能倉儲等多個領域,超百種規格產品。

董明珠稱:「在全球化的競爭環境,格力不僅停留在空調領域,還進軍了智能裝備領域。在四年多時間裡,我們自主研發了近100種自動化產品,覆蓋了工業機器人、智能AGV、注塑機械手、大型自動化線體等10多個領域,擁有20多項設計專利。」

格力電器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格力的其他業務收入為26.8億,同比增長77.8%,其中智能製造數據今年首次單列,規模達到9.6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為實現下一個「千億」的目標,公司迫切尋求轉型,尋找新的收入和利潤增長點。智能製造或將成為引領格力下一個10年發展的重要業務模塊。

證券日報之聲

最火爆股市熱點最熱投資理財資訊

最新互聯網金融動態

獨闢蹊徑的角度和觀點

為您解答財經領域的政策導向

這裡是最火爆的股市熱點集結地!

之聲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日報 的精彩文章:

聯建光電持續布局移動營銷 愛普新媒購買股份彰顯信心
聚焦樂視控股權之爭:孫宏斌欲融資增持樂視股 賈躍亭仍為第一大股東
孫宏斌微博發聲力挺賈躍亭 賈仍為樂視網第一大股東
董明珠贊銀隆與格力完美結合 稱充電方面優於特斯拉
孫宏斌:新樂視將發力內容 商業模式稍微一改就賺錢

TAG:證券日報 |